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0-05-30
一个大二学子的《第三道门》 - 图1

题记

大概是2019年该书刚出版不久自己就阅读了本书,得到首页进行了推荐。在书中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陆奇”,那时自己对YC中国非常感兴趣,搜索了很多信息,看着这个互联网老兵陆奇的创业新征程。
昨天,校园VC·高创会项目邀请了三位高创会创始团队成员进行分享,其中重庆交通大学大二学生张晨的分享“趁年轻,逃课吧”,29分钟,非常有启发。
张晨的经历,其敲开中国深度学习中心的大门,成为实习生,就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第三道门”的成长经历。今天自己加了张晨的微信后,又电话交流了40多分钟,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image.png

一、《第三道门》简介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438225/,可试读第一章
本书作者亚历克斯·班纳言,讲述自己如何从大学宿舍出发,去追寻各行业的成功人士,探索他们在事业起步阶段,为实现梦想是如何另辟蹊径、突破自我。

美满的生活,腾飞的事业,辉煌的成就……想要得到这些,其路径和进入一家俱乐部是一样的。我们面前往往有三道门。

  • 第一道门——正门,99%的人都选择在这里排队,等待进入。
  • 第二道门——贵宾入口,亿万富翁、社会名流从这里悄悄地进入。

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第三道门。要进入这道门,你必须摆脱既定路线,沿着小巷一路探索,一遍又一遍地敲门询问,甚至要砸碎玻璃,从厨房溜进去……总之,走这道门就要另辟蹊径。
无论是比尔·盖茨销售出第一款软件时,还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成为好莱坞成功的电影导演时,他们走的全都是——第三道门。

二、张晨的“第三道门”

张晨在高创会分享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如下:

1.个性化选课

伙伴们看到这个标题,可能认为我们也可以选课啦。不是这样的,张晨所在的英才计划改革实验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达到总学分即可。
操作步骤是开学初把所有系统中的课退选;然后根据教务提供的全校课表,去找感兴趣课程进行试听;试听结束后再到教务处进行申请选修,出最终的课表。
这个选课的特权,其实是张晨努力争取到的;但和张晨交流中得知,目前也只有2个人(已经有2个实验班,18级、19级)使用了这个特权,另一个同学是家境较好、视野开阔、非常有自信的一个学生。
其实个性化选课,在哈佛等学校,这是每个同学的必经之路。
手动为张晨点赞,探索在中国土壤上的“个性化选课”之路。

2.社会学习与学校学习平行

能够在大二有这样的见解,真的不简单。
张晨参加过很多社会学习,比如参加校园VC实习生,作为高创会项目的创始成员,推进高创会项目从想法到落地,目前已经完成了第四季第八期了(完整32期活动,见B站校园VC空间)。想想每期要邀请3个嘉宾来进行分享、要彩排、要做市场、要复盘……一个活动,做1期、2期不难,难得是常态化的坚持。
今天电话交流中谈到在高创会带团队时,遇到了困难,于是请教校园VC创始人殷建松老师(“教学生创业不如带学生创业”理念的提出者Jason),殷老师推荐了书籍《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于是他们自己读完后,再通过每周的读书会进行内部分享交流。带着问题去学习,积极性与成效都非常高!
image.png
另外,张晨在5.29分享会中提到与中国深度学习中心的结缘史(中国首届深度学习年会,2019.12;知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结缘过程中的日期数据;具体每封邮件的内容,请查看张晨分享的PPT(见最后资源部分)。

  1. 2019.12.14,张晨——>中国深度学习中心,主题“咨询年会”。
  2. 2020.1.9 22:22,中国深度学习中心——>张晨,主题“Re:咨询年会”。
  3. 2020.1.9 23:23,张晨——>中国深度学习中心,张晨申请做志愿者,并附上了简历与自荐信(见资源部分)。
  4. 2020.1.12,方厚彬——>张晨,深度学习中心的组织者用自己邮箱进行了回复。
  5. 2020.1.17,张晨——>方厚彬,介绍自己想开展的工作。
  6. 2020.1.27 7:26,方厚彬——>张晨,具体提出需要哪些类型的志愿者服务。
  7. 2020.1.27 12:00,张晨——>方厚彬,说明自己可以承担的志愿者服务类型。
  8. 2020.2.3,方厚彬——>张晨,分享了微信,建议语音交流。

为何自己不厌其烦的把这个邮件交流的日期,甚至是时间整理出来,因为这些时间,反映了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积累。没有毅力与坚持,是不可能达成最后的目标的。
从第一封请求咨询邮件(2019.12.14),到最后对方分享微信(2020.2.3),整整50天的时间,我想在面试中,如果候选者把类似的经历分享出来,一定对该候选者很感兴趣。
一直觉得,作为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有国际视野,跨出本校的视野。张晨同学提供的这个案例,非常有价值。
同时,今天电话交流,发现自己和张晨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对HTH、探月学院、密涅瓦大学、钱志龙老师等都有共同的兴趣。
image.png
自己不厌其烦的希望张晨同学分享自己的简历与自荐信,是希望看到此文章的伙伴,能够看到大二学生,也可以写出自己有丰富经历的简历,也可以抓住机会,为成长加油!包括后面与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发起人)的邮件交流,也是非常棒的故事,因为自己也通过邮件、微博等,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些机会,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
自3月份接触并加入到校园VC,自己最深的改变有2个:

  • 主动和他人打招呼
  • 主动邀约刚认识的朋友,电话或语音交流

之前很少会和刚认识的朋友进行电话交流,但自己从这个改变中收获太多太多了。感谢3.9殷建松老师的一句话“打我手机吧,这个快点”,开启了自己的一个小改变(当时手机太卡,自己刚刚卸载掉微信,还没有来得及重装,这次交流是通过电脑微信端)。
image.png

3.不尝试不知道自己有多菜

真的,唯有尝试,走出去,做事,我们才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么多,不懂礼仪,不会PS,写文章抓不住重点等,因为社会是强反馈(明天我将整理 5.29 17:00-19:00拜访浙江传媒学院19届毕业生、创业者朱世财的分享,进一步佐证)。
但走出去,我们也会逐步、快速成长。

三、《第三道门》资源汇总

1.高创会张晨分享

B站视频:张晨——趁年轻去“逃课”吧,29分钟,可以2倍速;圆桌会议
分享中涉及到的PPT、自荐信、简历等(可点击下载)。
高创会第四季第八期 高创会-张晨-final.pptx
致钱志龙老师的一封信(张晨).docx
简历 DL China(张晨).pdf

2.《第三道门》作者的专访、分享

【专访】99%的人都在拿着简历排队,只有1%的人打开了第三道门 | 造就talk·班纳言,22分钟。
【Boma】成功vs成功学——“第三道门”通向何方?,17分钟。

3.校园VC

加个VC做好友,创新创业不用愁! 小助手联系方式17778123019

官网:http://www.xiaoyuanvc.com/
开源知识库:https://www.yuque.com/r/xyvc/books?q=
高创会知识库:https://www.yuque.com/xyvc/au27cb

4.快车道10.0-申思

今天和张晨的交流,还了解到一个教育实践类项目快车道,学员招募 | 「快车道10.0-申思」期待每一个思变的你~,如果你对融资、创业感兴趣,欢迎点击阅读,快快报名啦,了解自己,认知公司,洞见未来,课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