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O与设计思考 - 图1

零、题记

在设计界,IDEO公司是神一般的存在。在双创课堂中一般都会提到“设计思维”,主要模型就来源于IDEO公司。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点击IDEO中国官网链接查阅与下载(链接:工具包里的设计思维)。如果是设计相关专业,IDEO官网不容错过。
另外《商学院》杂志2012年2月以16页整版介绍IDEO,标题为“用设计思考一切,以无形推进有形”,也值得打印下来阅读啦。

一、学习笔记(《商学院》)

1.确认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在IDEO项目流程的第一步是内部研究,确认具体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下子就从客户提出的问题开始),核心如下:
这个项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研究需要寻求哪些核心信息?

2.观察的艺术:生活不具有代表性

每家公司都有很多出色的问题解决这,但企业首要问题是先弄清楚“问题在哪里”。
观察的目的是关注人们没有做的,倾听人们没说出来的。有时关注边缘地带,发现极端用户,可能带来全新洞察。
留心人们要什么,对什么不满(顾客无法告诉观察者如何实现突破性创新),找到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3.换位思考

记得在混沌大学研习社课程《设计即沟通:企业提升设计里的10个方法》,著名设计师唐圣翰先生提到自己给台大学生上课,第一课就是让学生到台北火车站体验,同学坐在轮椅上完成几个指定的任务(由另一个同学推着,坐轮椅的同学录像)。一节课下来,学生就会感知到“原来设计这么有价值,生活中有这么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突然想起杭州下沙老物美(四号大街五号路口的这家),为了防止电动车进入超市门口的广场,用铁栏杆把外围拦了起来,如果推着婴儿车进去,必须把婴儿车抬起来才可以过去;然后还要再次抬起来,在进超市大门前(防止手推车推走的围栏)。
如果商场工作人员有过类似经历,可能就能够多想一些办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给客户更多方便,而不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处理。

4.信息的梭形整合与蝴蝶测试

IDEO与设计思考 - 图2
怎么从杂乱无章收集的信息中心找到关联与洞察,这里就需要先发散再收敛,就像钻石一样的菱形。
什么创意能够胜出呢?想法通过便利贴提交在墙上,大家用少量小便利贴“选票”来投出自己认为应当继续推进的想法上,避免领导创意权重过大。

5.视觉思维是秘密武器

这一点非常认同。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看到产品(即使再粗糙),大家也会更有感觉,知道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视觉化过程可以使用故事版、简单的材料等快速制作出一个原型。
提醒:一定要快速建模,以最小付出发现最好主意;在模型投入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增加沉没成本,对不是很棒的创意因为付出多而不断改进,偏离了方向。
讲故事,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
IDEO与设计思考 - 图3

6.从问题开始

举例:

从答案开始:怎么设计一款新式手机? 从问题开始:新一代的通讯行为是什么样子的?

哪一种提问,能够更可能把我们带到正确的轨道呢?提问是思维的表现。练习从答案思维,逐步过渡到问题思维。

7.T型人才

IDEO培养的是T型人才。T型的纵轴是每个人的技能;横轴是好奇、同理心及由此而来的涉猎各种兴趣。
之前提到赵勇的书籍《就业?创业?》,以及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犯罪),就是扼杀了绝大部分人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如果培养人才呢?在项目中学习。

8.设计是对未来的投资

由于设计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与客户探讨的话题不是究竟喜欢黄色还是蓝色,而是与CEO谈业务,讨论如何设计企业的未来。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