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1-07-31

一、“助学老农”陈自绪爷爷的爱心募捐

image.png
助学老农 陈自绪爷爷(湖南省醴陵市五里牌人)

继去年(2020年)面向原来陈爷爷助学的学生,发起了第一期爱心募捐活动;今年(2021年)发起了第二期爱心募捐。通过微信群,一共有23人共募集5810元。

但这次需要在8.10前募集2万元,于是陈爷爷再一个一个电话联系原来的受助学生(已经毕业工作了的学生),今天陆陆续续又有6-7个学生捐助了近3000元。

真的很感动陈爷爷的精神,从1999年开始助学活动,一转眼就23年了。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坚持!
(2021,视频)86岁的陈自绪仍跋涉助学,倾情帮助39名贫困学子
(2020,视频+文本)“助学骑士”陈自绪:爱心车轮永不停息

85岁的耄耋老人,21年助学路,骑坏11辆自行车,走遍500多个自然村落,449所学校,牵线资助1817名学生,行程超过10万公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二、用户的关注点(兴趣班为例)

今天下午孩子从青少年宫兴趣班(毛笔字)出来后,有了如下对话:

孩子:爸爸,以后我们不报这里(沿江中心)了。 父亲:为什么呢? 孩子:这里上一次课才有1个积分;原来的少年宫(文化中心),上一次课有好几个积分,而且兑换的礼物也好一些。

每次兴趣班课程续报前,兴趣班前都堆满一面墙的礼物,续报(报名)就可以领礼物。所以孩子都会急迫的要求家长报名(好拿到礼物)。

而兴趣班到底有多大价值?只要该兴趣班质量不是太差,家长其实很难比较A画画班与B画画班,到底哪个优秀。原因有二:一般报名前可能会咨询朋友,了解推荐的机构;另外,选择了一个机构后,很少会换另外一个机构,除非口碑太差或孩子强烈反对。

机构获客成本占总费用较大比例(一般为10-30%),如果一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用户(孩子)的角度来吸引已有用户续费(比如积分卡的使用),则可以持续降低获客成本。

三、广告,需有明确的行动指引

经常在路上看到一个广告,“你熬夜吗?”,匆匆看过后,“熬夜”还是记得很清楚,但下文呢?有解药吗?
一个广告,除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外,更大的目的是促成行动。比如“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大家都记得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原来“累了困了喝红牛”,如果去调查,很多年轻伙伴(如大学生)已经不知道了。看广告,时间很短,而且精力不集中,快速的给出有价值的信息,更能够促成转化。

熬夜吗?熬夜然后呢,没看到那个具体的指针,到底有什么熬夜来瓶王老吉,那么大家知道去买,你要有行动指令。

四、高频与低频

在小区外,相邻有两家店,分别是蔬菜水果店 与 土猪肉店。原来蔬菜店没有卖肉,所以大家都选择去旁边土猪肉店购买,两者形成了有效互补。

后来蔬菜店也开始卖肉了,慢慢的土猪肉店的人流量就少了很多。基本上家有孩子的,每天都会买菜,买菜顺便买肉,蔬菜店横向扩张,于是基本上就把专门卖土猪肉的店“干掉了”。

另外,小区附近开过好几个蔬菜店,但目前存活的就2家(其中一家还是今年春节后易手的,换老板了;另一家至少我住在本小区后就一直开着,经常付款要排队)。
后面新开的蔬菜店,也慢慢站好了脚跟。

对了,小区旁边就是公园(好几个小区拥抱着这个公园),早5:30-6:30,有早市,卖蔬菜等。这个早市,其实也是蔬菜店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