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使用完整文字稿,而非PPT,主要是学习了“一堂”(以太创服)的直播体验(下列回放与文稿,需要有权限,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快速展示,周二过期)。
(1)直播回放:https://yitang.ethercap.com/lesson/G0mU5fbccf5ada26
(2)直播文稿:https://yitanger.feishu.cn/docs/doccnlyrRKGTAhL2Wf3A6p0lNOh

壹、学生基本数据(双创实验班,15人)

贰、学情调研(问卷)

2021短学期双创实验班·3分钟·学情调研(匿名)

https://www.wjx.cn/vj/rJnFz4R.aspx

1.非常高兴大家选择“双创实验班”,自己希望在“双创实验班”(3周时间)有哪些相对具体的成长或收获呢? 2.大学以来,参加过哪些创新创业活动、比赛呢? 3.参加比赛、申报项目,真实动机与目的(大概按照内心重要性排序)?

叁、创赛项目科普

1.比赛 类

获奖有奖金,比完就结束,一般周期2个月-1年,人人都可报名,有校赛、省赛、国赛等。

附件:学科竞赛、专业竞赛和展览类库 关于印发《浙江传媒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项目 类

立项(可能)有经费,一般周期是1-2年,人人都可以申报,一般经历 准备&申报、立项、实施1、中期检查、实施2、结题答辩、推优答辩 等环节。

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简称“大创项目”,搜索“创新基金”、“训练计划”)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简称“新苗人才计划”)

3.两者关系

  • 项目类,主要是为了给比赛获奖,进行前期培育。
  • 申报项目,立项了有经费支持;做好了参加比赛,又有概率进一步获奖。

为什么上述创赛活动值得大学生参加呢?
个人认为,认真准备、参加赛事、实践,收获特别大,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无论是求职、升学、面试,深度参与、并且有成果的赛事活动经历,都值得大书一笔。
个人成长,本质上是“他律”的结果,任务式驱动效率较高
详情见 浙江传媒学院·主要创赛项目汇总(含 大创/校创、新苗人才、实验班等)

肆、(干货)如何成功申报项目并顺利结题?

申报思路

  1. 了解时间节点
  2. 全面收集素材
  3. 积极寻找指导
  4. 先完成、再完美
  5. 多次修改完善
  6. 积极实践落地

一、了解时间节点

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同学,有两个网站建议特别关注:

(1)内网信息门户 (2)“浙传创就业”公众号

二、全面收集素材

我们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来收集。

1. 官网渠道(重点:内网信息门户)

这里分享一个小窍门

小窍门:哪个部门发布的通知,就一定可以从中挖掘出往届相关信息。

image.png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多年的项目立项情况,当然,你搜索的时间不一样,结果也会有差异。即使自己已经有了想法,也建议同学们看看过去1-2年立项名单,说不定会给自己很多启发。

2.善用百度、搜狗、Google搜索

上面三个搜索引擎,就不逐一介绍了。
了解了自己学校的申报立项情况,我们也可以看看其他学校的立项情况,比如 中国传媒大学,百度搜索“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然,还可以搜索其他高校的信息;以及直接搜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家可以看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从该网站可以搜索历届的项目立项信息。
善用搜索,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能力;这里再说明一下,如果我们搜索好了,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强烈建议大家把搜索学习到的内容整理好,并公开发布出来。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推荐大家可以使用如简书、石墨文档、语雀文档等进行整理分享。整理好之后,可以分享到班级群、朋友圈。
有同学会问,这不是增加我们竞争难度吗?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利大于弊。
因为整理分享的习惯,会让你收获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包括学校的老师、班级同学,甚至是不认识的全国天南地北的伙伴。
image.png

3.结合专业、兴趣、社会问题,提炼出合适的选题

如果是大一学生,开始不太明白,从往届去借鉴,是最快上手的方法。
比如你想考研,那研究一下“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关键因素”、“大学生考研路上的主要困惑及解决方案”。
如果你家里、哥哥姐姐在做某个生意,也可以探究下“XX产品的有效营销推广方法”,真正带着问题去探究,而且探究出成果来。
又如现在收纳整理越来越流行,是否可以在大学生中推动呢?

除了课堂,大学生主要有哪些主动成长方式呢?大学生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找到实习机会呢?大学生一周有效学习时间是多少呢?社会/职场对我们这个专业学生最核心能力要求有哪些呢?……很多很多啦,关键是我们“真正去思考、真正想花时间去搞明白”。

一个项目要落地,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结合专业、兴趣、社会问题,提炼出合适的选题。
可以从四个方面评估:
(1)个人兴趣。
是否能坚持结题。
(2)个人成长价值。
对自己有意义。
(3)对他人与社会价值。
能否立项。
(4)相关资源与技能。
能否实现初定目标,能力与资源,要和目标匹配。

往届项目结题评审,最大的问题是(1)与(4),大家申报时积极,想得很大很远,但事后发现根本做不到,缺乏资源,超出个人能力,然后就放下不管了。

三、积极寻找指导

看了很多立项名单,我该如何动手呢?这时候上面的搜索就有价值了。推荐的项目都会有申报的学生名字、指导老师。
我们可以找立项项目的第一个人(负责人)学长学姐了解,也可以进一步看到近几年哪些老师(特别是你认识的老师)经常指导学生获得立项申报,从而主动去寻找这些老师的指导与建议。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老师是哪个学院、部门的,怎么办?可找辅导员、班主任咨询。

本质上,学校的每个老师,都知道其他老师的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等);大家找指导老师,可以刻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锻炼自己,主动联系对你项目帮助最大的老师,而不是离你最近的老师啦(一举多得,申报了项目,又新认识了一位老师)。

四、先完成、再完美

只有在先有初稿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去完善,否则都是无米之炊。根据项目申报书,大家有一个想法后,可以尽可能先填写自己会写的部分;再去“磨”难搞的部分。

找指导老师咨询的话,也建议伙伴们提前写下自己的初步想法、困惑、需要的帮助等,这样我们能够给老师一个很好地印象,也会获得更多的帮助。

写下来,而不是放在头脑中。你会逐步感受到“写下来”的深刻价值。

另外,不要担心你的创意被他人抄袭。做成一件事情最终的决定要素是“人”,是“执行力”(而不是被保密的idea)。本质上,大家现在做的事情,99%都可能是有N多人想过并做过啦。所以,我们的申报才叫“训练计划”,是训练大家学会申报项目、完成项目。

五、多次修改完善

  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在比赛、项目中获得好名次的同学(团队),都是积极准备,反复修改完善的。

一般来说,如果在老师指导下改过2-3遍,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学院级别的立项了。自己评审过的学生项目,被毙掉主要有两个原因: (1)有一半左右格式太差,惨不忍睹。——自己都不认真,就不要希望别人认真对待了。 (2)没有说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为什么你能够做成这件事情?(团队的资源、基础等)。

六、积极实践落地

并不是每次申报,都能够获得立项。如果没有立项成功(常态),我想唯一需要做的(假设你真的对这个idea很感兴趣,很想研究),那么不管是否成功,都不能阻挠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当我们真的研究出一些成果了,下一次立项成功还会远吗?

而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有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去实践,就一定会有很多机会啦。

另外,学会一鱼多吃,真正把一件事情做深、做透,这样不仅可以申报“大创”,也可以后面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结合专业、结合兴趣,真正去做一些有价值、能够探索出一些未知的东西、完成一些能够帮助自己(身边人、社会)的事情。

最后的提醒

如果申报项目,就一定要有申报(立项)后每周推进,直到结题的心理准备,特别是负责人,要有一人完成项目的心理准备。
所以申报的项目,一定是真正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为了学分、经费来申请。老师会积极指导,但关键还在于团队,特别是负责人努力。

建议:项目最好集中一段时间完成(比如1个月),项目负责人每周文字版向指导老师和团队汇报项目进展与下周计划。建议团队每周能够开展项目例会。

参加比赛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成长方式之一,英文名字是PBL(基于项目的学习)。 套用18级某同学在回应“你没有学过会计财务,怎么能做这个工作呢?”TA的回答“你不做,怎么会有经验呢?” 实践+反思=成长。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热爱成长的同学。

总结一下,大学生项目申报的六个步骤,

  1. 了解时间节点
  2. 全面收集素材
  3. 积极寻找指导
  4. 先完成、再完美
  5. 多次修改完善
  6. 积极实践落地

伍、一个小作业

(1)【必做】针对自己感兴趣比赛或项目,查阅该赛事完整日历(比如2020年),整理下来!并写下自己的参加时间计划。
(2)【选做】从学校公布的获奖名单或立项/结题名单中,找到一位名单中同学,想办法找到其联系方式(比如咨询老师,或者咨询我),约着见面交流一下或视频/电话交流一下。并写下自己的收获与遗憾。

陆、推荐资源

一堂创业课

介绍(8.9元,建议不要去买会员),知乎主页
创业者不缺「好点子」,但「好点子」就是「好项目」吗?https://zhuanlan.zhihu.com/p/353064529

成长必读|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