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我在硅谷的创业人生》,读出了“搞事情”的巨大价值 - 图1
在高泽金老师的高泽金的2020:面向阳光,汲取“专创融合”的每一分能量,感受到一个双创教育践行者的脚步,在其印象深刻的书籍中看到了一本《我在硅谷的创业人生》。高老师推荐,必属精品,于是搜索并下单购买了此书。

一、总结与感悟

1.13年前的书籍,是否还值得一读呢?答案是:可以成为一本大学(创业)必读书。

作者写书的时间,恰好是其即将踏入到大学的时间点。该书英文版出版于2007年(该书原名为《My Start-Up Life: What a (Very) Young CEO Learned on His Journey Through Silicon Valley》),2017年翻译并引入到中国。
作者大概生于1988年,小学6年级(约1999年)时科学课上一个课题,他在暑假把该课程实现了,开发了一个网站,市民可以上网发布自己对市政的抱怨。
上述网站运转了2年后关闭,并产生了新的创业想法:是否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快速的处理市民的抱怨呢?于是在初三时开始梳理想法,拜访潜在客户与硅谷投资人,外包原型开发工作给印度(或孟加拉国)的IT从业者,用2000+美元开发了网站第一版(0.005版本),成功开始了测试,开启了真正的创业历程。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1)整合资源的能力。

作者ben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认识了很多硅谷的人员;通过外包软件开发,自己专注于客户需求调研,从而推进业务前行。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15岁,高二时雇佣了1个大22岁、年龄37-8岁的CEO戴夫来全职运营这个项目。当然,背后有他父母的全力支持,包括最开始的启动资金就是家人出的(大概5000美元)。

(2)作者的真诚。

为何可以成为一本大学必读书,在于本书的实操性。比如如何进行销售、如何通过语言&行动挽回决定辞职的兼职技术主力、拜访他人前的准备等,都可以适当修改(甚至不需要)就可以提升我们自己的沟通能力。
举个例子:如何激发潜在客户再推荐其他客户?通过不动声色的赞美(“有没有其他市政官也喜欢创新,和您志同道合”)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image.png

2.行动的价值,精益创业。

从小学6年级毕业后的网站创业(虽然接了广告,但还没有到20美元提现的额度广告公司就倒闭了);到初三开始的第二次创业(为市政部门开发处理市民投诉的网站);到最后的转型发展,其实都是属于“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精益模式。
书中提到一个如何快速认识更多有价值的人的方法:

搭建一个平台,利用平台更容易结交到有价值的人脉。

比如你创办了一份报纸,或者一个社团(有一个公众号),然后以社团的名义向对方发出采访的邀请,访谈成功的概率比纯粹的个人想请教,要高很多。
记得自己在2014、2015年想推广MOOC,于是和一个自己选修课上的学生(焦敬昌同学)共同发起成立了“MOOC学习者联盟”,发起“万人学MOOC”活动;后来我们的社团活动还获得了清华大学MOOC平台学堂在线的礼物赞助,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校长的鼓励。在离开广东海洋大学后,有一天前同事发来信息“学校今年引入了学堂在线的MOOC”,真的非常开心。
当时的博文潘友建:“万人学MOOC”师生座谈会 活动总结,看来那时自己还较为年轻。也就是这种活动中结下的友谊,今年焦敬昌同学还推荐自己报名“得到大学”第6期(虽然最后未能入选,需继续努力;敬昌是得到大学深圳校区的学员)。
大学,值得搞点事情

3.沟通与创业的经典教材。

除了上文的沟通场景,记忆深刻的还有:6年级毕业后开发了市民投诉网站,但无人访问(别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呢?自己和父亲撰写好新闻稿,然后发给了几家报社。于是就有了报道与关注,以及不断上升的访问量。
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的是:要他人(机构)帮助自己,首先是降低对方帮助自己的成本。我们根据报社风格,写好了完整的稿子,再投递给对方,这可以极大提高对方刊登的概率。如果你需要报社派记者来采访、写稿并发表,则刊登的概率低很多(因为很可能忽略掉这个请求)。

二、相关资源

1.作者Ben Casnocha的主页

https://casnocha.com/,可以看到作者的博客。

2.读《我在硅谷的创业人生》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020742

3.购书淘宝最低价

原价49员,当当网38.5员,上次自己购买网址,24.26元,包邮。推荐入手一本啦。
纸质书的唯一不方便的地方,就在于不能“快速搜索”,在使用惯了“得到”APP的电子书服务后。

三、《我在硅谷的创业人生》语音版计划

计划在寒假时,把该书

(1)做成语音版 (2)整理出若干有价值、可实操的方法(卡片)

欢迎对此有行动想法的伙伴微信联系(丁又专微信号:15968856142),报名加入啦。报名前提:购买了此书,并备注(学校/机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