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丁又专
日期:2020-12-12
image.png
今天(2020.12.12)在学校进行英语四六级监考,于是中午在食堂和班级两个大一伙伴交流了80分钟,感受到大家积极成长的心与行动。同学们交流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里简单整理一下,分享给有需要的伙伴,如何迈出小的行动脚步,开启新成长。

伙伴们的成长困惑,概括起来有如下5点,目录如下:

1.社团成长,抓痛点。 2.考研探索,选方向,以终为始。 3.创赛实践,行动为王。 4.学习提升,自学是关键。 5.职业探索,贵在自觉。

1.社团成长,抓痛点。

很多伙伴都加入了社团,成为了社团干事,也想在大二时能够进一步成长为部长,那如何更快的从社团收获更多呢?
一句话,抓社团痛点。比如社团搞活动,邀请校内外嘉宾分享,很容易遇到参加的人寥寥无几(对,可能就是个位数);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人员流失率很高,参与度不高。社团办了活动,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非常可惜。

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站在高两级的位置来思考(现在是干事,站在部长、会长的角度),怎样才能够让活动价值真正落地呢?

  • 比如是否能够申请到公假、学分?
  • 宣传海报,是否好好设计,更能够击中潜在参与者的心(痛点)?
  • 是否可以重新设计一下活动过程,比如有抽奖,结束时有干货带走?

到底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啦。留心生活中、微信群中、朋友圈中、文章中的一些好的活动点,做好笔记,以及主动搜寻、请教,总能够找到优化的地方。
把社团的事真正当成自己成长的垫脚石,主动承担责任,以社团活动实效(实际成效)作为自己作为社团一员参与活动的出发点。

2.考研探索,选方向,以终为始。

部分同学想考研,不管是国内考研,还是国外深造。

  • 国外深造,一般是申请制,对绩点要求较高,建议有出国打算的同学,各门分数尽可能在85分,甚至95分以上,以免大四时决定申请出国深造而刷绩点(和学弟学妹一起重修课程);
  • 国内考研,分为本专业考研,和跨专业考研。

也许同学会想,跨专业考研是否会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不管是跨专业考研,还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当我们以终为始来看待问题,就可以找到破解的办法。

自己心向往的研究生专业,读研时主要学习那些内容,要做哪些事情?毕业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上面这些信息如何获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正在读该专业的研究生,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如何找到,一般需要通过2-3度人脉获取。比如先找到辅导员、班主任等,询问是否认识该专业的在读研究生?通过该专业的研究生,再进一步请求介绍其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
为何花这么多力气来寻找上面信息?因为读研的时间成本较高(备考一年、读研2-3年),我们尽可能提前对该专业多了解一些。了解到该专业需要的能力、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要求,就可以在大学时开始积累相关能力。这样在考研复试(面试)时就能够不输于本专业考研的学生,甚至还可能优于上述学生。
除了上面直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外,在“知乎”进行搜索,或者知乎提问;以及在“得到APP”上询问相关领域的人;还有就是“领英”网站,查找相关校友等。

那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呢?没有捷径,真正在探寻过程中做事情、做项目,通过实践才能够发现该专业是否为自己真爱。见到过太多咨询想转专业的同学,问道对新专业了解多少?答案是“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感觉新专业会更合适自己”,纯属猜测。

如果有隐隐约约的目标高校,比如中国传媒大学,那可以百度搜索“中国传媒大学 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通过改变年份,就可以找到近3年的招生简章),可以看到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生(免试研究生人数)、初试科目、所在学院等信息。
其中招生人数中,如果没有列出(推免生人数),则一定要打电话到研究生院招生办问清楚,最近2-3年推免生所占比例,否则看起来招10人,可能7人是推免生(就是保送读研究生),实际通过考试录取的才3人,竞争非常激烈。也可以进一步找到该专业所在学院,找到学院办公室电话咨询。
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用心!期间可能会遇到敷衍、不知道,不要气馁,可以进一步问“请问打哪个电话可以了解到保送学生的信息呢?”

除了推免生所占人数,还要了解是否能够买到往年的专业课试卷、专业课推荐书籍等。找到后(买到后)自己看看,找找感觉。
如果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获取到了上述信息,个人建议可以把过程及结果整理成文章(甚至是短视频),分享到班级,以及知乎。上述分享行动,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朋友。
image.png
image.png

3.创赛实践,行动为王。

各类专业赛事很多,赛事实践对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推荐每个学生在大学都至少参加一次较高质量的比赛(或项目申报),通过实践收获成长。
是否可以推荐一下赛事活动呢?最好的实例,其实就是我们学长学姐的获奖了。2020年到底有哪些项目获奖呢?感兴趣同学可以点击老师分享到班级群的三个文件(建议下载后电脑打开,链接):
image.png
需要用电脑、用心查看啦。
更全面的创赛名单,可以查看如下10页的文件啦。附件一 2020校学科及专业竞赛目录.pdf

如果想对某个赛事进一步了解,推荐的步骤有二:

(1)自己先百度了解一下该赛事,整理下相关信息到文件,比如“语雀知识库”。 (2)找到本校在该项赛事获奖的学长学姐名单,找到该学长学姐联系电话,主动打电话咨询。如何获取联系方式,之前说明过。一句话,你们的老师,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在校生的联系方式。

如果是在本校区,建议直接拜访请教;如果跨校区,可以电话请教。请教结束后,请务必把所获得的信息整理成文档,再把自己的笔记发给该学长学姐,感谢TA的帮助(这样很容易加深印象,因为“孺子可教”;为下一次求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教不是目的,行动才是。把自己的整理与思考分享到班级、专业群、朋友圈,让更多伙伴看到你对该方面的兴趣。如果有设想计划,也可以分享出来。一方面可能有主动的人来联系你,加入到这个计划中;另一方面,主动邀请你觉得互补的伙伴来参加(有可能被拒绝,但我们也没有多大损失啦)。
关键,我们自己努力推动,不管是否有其他伙伴参与。在做的过程中,“得道多助”。

4.学习提升,自学是关键。

大学四年,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到底上哪些课程,可以通过专业培养方案来了解(文产专业培养方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表(2017级).xls)。
不要等到开课了才学习,自己觉得有价值,现在就可以开始学习。比如通过B站、YouTube、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来学习北大、清华、浙大、中国传媒大学等优质课程)。
能力分三种,从低到高分别是:知识、技能、才干。知识需要理解、技能需要刻意练习、才干需要触类旁通。
借用殷建松老师的话就是,最好的三所大学分别是:Google、YouTube、twitter;最好的三种学习方式是OSC:Output(输出,通过输出倒逼输入)、Search(搜索,充分、高效利用在线资源)、Community(社群,同伴共学)。

5.职业探索,贵在自觉。

职业探索,主要方式有:知识学习、专家/行业讲座(分享)、兼职、实习。
学校里面,经常有各种相关的讲座等,要积极参与,不管是否有加分等,甚至鼓励请假参与。比如我们文产专业三个方向:媒介管理、制片人、经纪人。本周一晚在文管学院二楼制片人协会(筹)举办的活动,就值得还在进行职业探索的伙伴参与(还有公假)。
兼职实习,是更主动的方式。实习其实分为线上远程实习、线下实习两种。在上学期间,其实推荐线上远程实习的形式;寒暑假则推荐线下实习。
如何找?感兴趣伙伴欢迎私信交流。两个词:积极准备,勇敢投递简历。

一下子写了很长,欢迎对短视频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做成短视频啦。推荐感兴趣伙伴观看如下短视频“【現在做也來得及】學生時代做好這3件事,現在年收至少漲10倍”(点击链接可以链接到 UP主LittleBoatTan小船,看到更多精彩视频)。
如果上述链接访问不了,可以转到B站观看链接 【現在做也來得及】學生時代做好這3件事,現在年收至少漲10倍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