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或外购分析 Make-or-buy analysis(规划采购:工具与技术)

  • 收集和整理有关产品需求数据,对包括采购产品或内部制造产品在内的多个可选方案进行分析的过程。
  • 制定自制或外购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当前的资源配置及其技能和能力,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不愿承担永久雇用的义务,以及对独特技术专长的需求
  • 参考的数据:回收期、投资回报率(ROI)、内部报酬率 (IRR)、现金流贴现、净现值(NPV)、收益成(BCA)
  • 在进行“自制/外购“分析时,有时项目的执行组织可能有能力自制,但是可能与其他项目有冲突或自制成本明显高于外购,在这些情况下项目需要从外部采购,以兑现进度承诺。
  • 任何预算限制都可能是影响“自制/外购"决定的因素。 如果决定购买,还要进一步决定是购买还是租借。”自制/外购“分析应该考虑所有相关的成本,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例如,在考虑外购时,分析应包括购买该项产品的实际支付的直接成本,也应包括购买过程的间接成本。
  • 在进行“自制/外购“过程中也要确定合同的类型,以决定买卖双方如何分担风险。而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程度,则取决千具体的合同条款。

计算:

如果需要采购一批数量的资源,是外购还是自制更划算呢?

自制成本:

自制成本 = 设备成本 + 单个成本 x 数量

外购成本:

外购成本 = 单个购买价 x 数量
当采购不同数量的资源,比较上述两者的大小


自制或外购决策 Make-or-buy Decision(规划采购:输出)

  • 通过自制或外购分析,做出某项特定工作最好由项目团队自己完成,还是需要从外部渠道采购的决策。

  • 在项目管理团队决定外购时,先要分析需求、明确资源,再比较选择一个合适的采购策略。项目管理团队还要对外购产品还是自制产品进行评估。

影响自制或外购决策的因素可能包括:
(1) 项目实施单位的核心能力;
(2) 合格供应商所能提供的价值;
(3) 用经济有效的方法实现需求的风险;
(4) 项目实施单位内部能力与供应商能力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