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对质量 (Quality) 的定义是:“反应实体满足主体明确和隐含需求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 国家标准 (GB/T 19000-2008) 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从用户的角度去定义质量:质量是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

质量与等级的区别

  • 质量作为实现的性能或成果,是“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 9000) “
  • 一个低等级(功能有限)高质量(无明显缺陷,用户手册易读)的软件产品,该产品适合一般使用,可以被认可
  • 一个高等级(功能繁多)低质量(有许多缺陷,用户手册杂乱无章)的软件产品,该产品的功能会因质量低劣而无效和/或低效不会被使用者接受

质量发展历史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阶段 4 个阶段。

  1. 手工艺人时代
  2. 质量检验阶段
  3.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 全面质量管理

    1. 手工艺人时代(非正式、双重角色)

  • 20 世纪前手工艺人时代,技艺娴熟的手工艺人通常扮演着产品制造者和检验员双重角色。 这种质量管理是非正式的,制造者竭尽全力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 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把关,剔除废品)

  • 20 世纪早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的工作催生了一套新的生产理念,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这种质量检验方式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故后把关,因此质量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

    3.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6σ、SPC)

  • 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σ”(发音:六西格玛。每一百万件中,只有3.4件废品)

  • 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4.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产品寿命循环全过程,全员参与)

  • 20 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费根鲍姆朱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最控制。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的质量管理方法,统计技术,特别是“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核查单”、“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等被称为“老7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质量控制和改进。
  • 20世纪70年代, TQC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高,其中轿车、家用电器、手表、电子产品等占领了大批国际市场。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这一时期产生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这一时期产生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 JIT,Just in Time准时化生产、 Kanben 看板生产、Kaizen 质量改进、 QFD 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新7工具等。 | 质量管理方法 | 质量管理老7工具 | 质量管理新7工具 | | —- | —- | —- | | JIT,Just in Time准时化生产 | 因果图(鱼骨图) | 亲和图(又名:KJ图) | | Kanben 看板生产 | 流程图 | 关联图 | | Kaizen 质量改进 | 直方图 |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 | | QFD 质量功能展开 | 核查单 | 树状图 | | 田口方法 | 散点图 | 优先矩阵 | |
    | 帕累托图 | 活动网络图 | |
    | 控制图 | 矩阵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