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感染、创伤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伤的过程

    症状描述

    休克综合征

  • 脸色苍白或发绀

  • 四肢湿冷,出冷汗
  • 脉搏细速
  • 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 神志淡漠、昏迷
  • 脉压减小

急性循环障碍的认识阶段

  • 交感神经衰竭学说
  • 微循环学说交感兴奋、微循环障碍
    • 休克时交感是兴奋而不是衰竭
    • 交感兴奋——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减少

休克的分类

按原因分类

  •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
  •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
  • 烧伤性休克(burn shock)
  • 感染性休克(infectious shock)
  •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 神经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维持机体有效循环量的因素

  • 血容量充足
  • 心泵功能正常
  • 血管床容量正常

    分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 失血性休克
    • 失液性休克
    • 烧伤性休克

失血失液烧伤—血容量减少、静脉回流不足—血容量下降

  •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心衰——心输出量下降

  • 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 过敏性
    • 神经源性

血管床扩张——血管容量上升——回心血量下降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

  • 低排高阻型休克(低动力性休克、“冷休克”)
    • 大部分休克均属此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 特点:心脏排血量低、外周阻力高
  • 高排低阻型休克(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

    • 主要见于:血管源性休克
    • 特点:心脏排血量高、外周阻力低 | | 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 | 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 | :—-: | :—-: | :—-: | | 心输出量 | 下降 | 高 | | 外周阻力 | 上升 | 下降 | | 皮肤 | 苍白、冷湿 | 温暖、潮红 | | 临床 | 多见 | 感染性休克早期可见 |


    休克的发生机制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 血容量充足——下降

  • 心泵功能正常
  • 血管床容量正常——上升

微循环的调节

全身因素

  • 血压、血容量、心输出量

    局部因素

  •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

    • 收缩——α受体占优势:微A、后微A、微V 、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 舒张——β受体占优势:A-V脉吻合支
  • 体液调节
    • 缩血管: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垂体加压素(ADH)、ET-1、TXA2(血栓素A2)
    • 扩血管:组胺、激肽、腺苷、PGI2(前列环素I2)、NO、TNF、内啡肽、H+、K+

image.png

  • 不同血管对同一因素反应不同 | | 儿茶酚胺 | 酸中毒 | | :—-: | :—-: | :—-: | | 前闸门 | 敏感 | 耐受差 | | 后闸门 | 不敏感 | 耐受好 |

发生机制

典型失血性休克

  • 休克I期:休克代偿期
  • 休克II期:休克进展期
  • 休克III期

休克Ⅰ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休克代偿期)

  •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而微V+
    • 通过直捷通路回流

image.png

image.png

  •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及意义
    • 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 回心血量增加(自身输血-第一道防线;自身输液-第二道防线)
      • 心输出量增加
      • 外周阻力增加
    • 血液重新分布(保持心脑血供)
      • 皮肤、内脏(尤其肾脏)血管——收缩:α受体占优势
      • 脑血管——收缩不明显:α受体密度低
    • 心脏冠状血管——扩张:局部代谢产物:H+、K+、腺苷等
  • 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及机制

image.png

休克Ⅱ期(淤血性缺氧期、 可逆性失代偿期、 休克中期)

如果休克的原始病因不能及时除去,病情继续发展,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长期过度兴奋,组织持续缺血和缺氧,病情可发展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或称休克期。

  • 多灌少流,灌大于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血压进行性下降:交感神经仍然亢奋

休克Ⅲ期(休克难治期、DIC期)

  • 特点
    • DIC、不灌不流、微血管麻痹性扩张、
    • 多器官功能衰竭
    • 此期也称为微循环衰竭期
  • 临床表现

    • 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升压药无效
    • 脉搏细弱频速
    • 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降低
    • 静脉塌陷
    • 出血征象
    • 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表现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失血性休克

  • 定义:是由于快速大量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15’内失血量>20%可致休克,>50%时可致死);

  • 病因:主要是创伤。全球每年死亡190万人,创伤占150万;
  • 特点:为休克研究的基础模型,微循环学说的三期表现比较典型;由于血流重分布,易发生休克肾和肠道屏障功能损伤。

    发病机制

  1. 微循环变化
  •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致微循环血液灌流不足,交感兴奋和缩血管物质释放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
  1. 全身炎症反应
  • 白细胞激活
  • DAMPs释放
  1.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病,coagulopathy)
  •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丢失、消耗
  • 低体温使血小板功能障碍
  • 酸中毒使凝血酶原活性降低
  •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屏障脱落成分中的肝素类物质抑凝血
  • 大量晶体液输注导致凝血因子稀释,等等。

image.png

分级

  1. 按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是脉搏(次/min)与收缩压(mmHg)的比值。SI的正常值为0.5-0.8,其数值与失血量呈正相关。 | 休克指数 | 失血量(%) | 休克程度 | | —- | —- | —- | | ≥1.0 | 20-30 | 血容量减少 | | ≥1.5 | 30-50 | 中度休克 | | ≥2.0 | 50-70 | 重度休克 |
  1. 综合评估法 可综合心率、血压、尿量、呼吸频率、神经系统症状等对失血性休克程度进行分级。

防治原则

可分为4期:急救期:抢救生命;‚优化调整期:增加组织氧供;ƒ稳定期:防止器官功能障碍;④降阶梯治疗期:撤除药物,恢复内环境稳定。

  1. 容量复苏 应及早进行快速输血。在院前急救中可采用等渗晶体液扩容。在院内,对活动性出血患者应采用输血治疗(血浆与红细胞比例为1:1)。对活动性出血患者,应采用限制性容量复苏策略,直至出血已明确得到控制。
  2. 止血 体表出血,可采用敷料;开放性肢体损伤,可用止血带;对活动性出血患者,在抗休克的同时,建议早期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3. 血管活性药 应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使用。对于危及生命的极度低血压(收缩压 < 50 mmHg)或经液体复苏后不能纠正的低血压,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如前负荷良好但心排出量不足,首选多巴酚丁胺
  4. 处理凝血病 尽早诊断凝血病;早期使用血浆,补充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活动性出血患者可静脉使用氨甲环酸;活动性出血患者应立即纠正抗凝血药物的作用。
  5. 处理低体温 尽量保温,提高环境温度。体温<32 ℃者可加温输血。
  6. 抗炎治疗 可选用乌司他丁

感染性休克

  • 感染性休克又称为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脓毒症的一种亚型,其临床特征是脓毒症患者经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存在持续的低血压,需要升压药才能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 mmHg以上,其血乳酸水平>2mmol/L。过去称为败血症休克。
  • 给动物注射内毒素(LPS)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类似的表现,称为内毒素性休克(endotoxic shock),常用作感染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流行病学

  • 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
  • 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身体状态等一般因素,还包括解剖结构的破坏、药物因素、基础疾病状态

发病机制

image.png

血流动力学特点

  1. 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暖休克),为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见类型

CO↑ , PR↓,“warm shock”

  1. 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冷休克),较少见,见于感染性休克晚期

CO↓ 、 PR↑,“cold shock”

高动力型 低动力型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脉搏 缓慢有力 细速
脉压 较高(>30mmHg) 较低(<30mmHg)
皮肤色泽 淡红或潮红 苍白或紫绀
皮肤温度 温暖干燥 湿冷


image.png

image.png

防治原则

  1. 早期复苏

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开始3h内给予至少 30 ml/kg的晶体液。然后评估血流动力学以指导后续液体复苏。平均动脉压的初始目标为65 mmHg,使血乳酸水平降至正常。

  1. 控制感染

在1h内尽快启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可经验性使用一种或者几种抗菌药物进行广谱治疗, 一旦微生物学确认,应降阶梯为窄谱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应尽快明确感染灶,控制感染源。

  1.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选择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选升压药, 或加用血管加压素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剂量。

  1. 其它支持治疗

对ARDS患者,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6 ml/ kg预计体重), PaO2/FiO2 < 150 mmHg者宜采用俯卧位通气;两次血糖 > 180 mg/dl者启用胰岛素治疗;伴急性肾损伤时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对有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尽早进行肠内营养,以减轻肠屏障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