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寄生虫-原虫梳理.mmap

概述

    • Class lobosea(叶足纲) - 伪足
    • Class Zoomastigophorea(动鞭纲) - 鞭毛
    • Class Sporozoa(孢子纲) - 无
    • Kinetofragminohporea (动基裂纲) - 纤毛
  • 生活史种类

image.png

  • 病理

机会致病原虫 Opportunistic protozoa
Immunity normal ,suppressive infection ,no asymptomatic
Immunity injured ,showing obvious symptoms.

分论

疟原虫

Plasmodium

学名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e
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

形态与生活史

  • 在人体内发育
    • 肝细胞-红外期
    • 红细胞-红内期
  • 在蚊体内发育

在人体内发育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裂殖体、配子体在红细胞中,将血红蛋白消化完,紧贴膜,红细胞色淡,不易区分
三种原虫在红细胞中发育的比较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红外期发育时间(肝细胞) 7d 6d 12.5d
红内期发育时间 48h 36-48h 72h
红内期发育场所 外周血液 环状体和配子体在周围血液,其余各期在内脏毛细血管中 外周血液
对红细胞的选择 网织红细胞 各期红细胞 衰老红细胞


在蚊体内发育
image.png

生活史特点

  • 子孢子有两型,为感染期
  • 红内期裂体增殖有周期性
  • 红内期几代裂体增殖后才发育为配子体
  • 感染方式主要为雌性按蚊叮咬,经皮肤感染
  • P.v & P.o有迟发性子孢子,P.m & P.f则无
  • 疟疾的传染源为外周血液中带配子体的人

    致病

  • 潜伏期

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它包括红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
红外期+几次红内期裂体增殖

  • 发作

由于感染的红细胞被裂殖体胀破后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等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寒战、发热

  • 表现为周期性地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
  • 发作周期和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再燃

  •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

    复发

  • 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彻底消灭,但红外期疟原虫即迟发型子孢子休眠期结束,未经蚊媒传播,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

    贫血的原因

  • 直接破坏红细胞

  • 脾功能亢进
  • 免疫病理损害
  •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凶险型疟疾

  • 常见脑疟疾

  • Pf多见,Pv国内也有报道
  • 疟区儿童,外来人
  • 脑型多见超高热型,胃肠型
  • 脑疟疾发病机制:机械阻塞学说

    免疫

  • 带虫免疫

人感染疟原虫后,多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

  • 免疫逃避

    • 寄生部位
    • 抗原变异
    • 改变宿主的免疫应答性

      诊断

  • 血膜染色镜检

    防治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 危害大:脑、眼、淋巴结(机会致病-死亡)
  • 分布广:我国5-20%隐性感染
  • 生活史复杂

    中间宿主——肠外期发育—> (无性繁殖)> —包囊

    生活史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致病

    image.png

    诊断

  • 病原学诊断

    • 涂片染色法(取材:脑脊液、血液、羊水等)
    • 动物接种
  • 免疫学诊断

    传播途径

  • 猫是主要传染原(误食猫粪中的卵囊感染)。

  • 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类、鲜奶、禽蛋。
  • 输血、器官移植。
  • 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
  • 母婴垂直传播。
  • 节肢动物携带卵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