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慢支,肺气肿,支扩,哮喘
  • 限制性肺病
    • 急性—ARDS ,慢性—硅肺
  • 感染性肺疾病: 细菌性(大叶性、小叶性)
    • 病毒及支原体性(间质)
    • 结核(原发性、继发性、肺外)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肿瘤:鼻咽癌,肺癌

    肺炎

    Pneumonia

  • 炎症:变质、渗出、增生

    概述

  • 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 病变分布大叶性,小叶性
  • 病变部位肺泡性,间质性
  • 病变性质化脓性,纤维素性
  • 按病因

    • 感染性因子
      • 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
    • 理化性因子
      • 羊水吸入,放射性
    • 变态反应因子
      • 风湿性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概念

  • 主要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

  • 累及肺叶肺段,在细支气管以上部位
  • 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性炎(渗出性炎)

    临床特点

  • 青壮年

  • 起病急
  • 发热、咳嗽、胸痛
  • 咳痰,痰呈铁锈色
  • 临床体征

    • 扣诊:浊音
    • 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捻发音;水泡音;胸膜摩擦音

      病理及发病机制

  • 病原菌: 绝大多数(95%以上)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

  • 发病机理
    • 诱因→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多
    • 变态反应
  • 发病部位
    • 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
  • 炎症性质:纤维素性炎
    • 病变可累及一个肺大叶数个肺大叶,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肺。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病变发展大致可分四期、病程约十天。

充血水肿期 I期

  • 肉眼
    • 病变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
    • 肺叶充血水肿重量增加
  • 镜下
    •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渗出
    • 少数红细胞、中性粒细胞
    • 大量细菌
    • 均质淡染为水肿液

红色肝样变期 II期

  • 肉眼
    • 色红充血
    • 质实如肝
  • 镜下
    •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 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少量中性粒及巨噬细胞
    • 渗出的纤维素通过肺泡间孔连接成
  • 临床特点
    • 肺实变体征为主(叩诊实音,语颤增强、呼吸音减弱,闻支气管呼吸音,胸透大片致密阴影);缺氧、胸痛,咳铁锈色痰(含铁血黄素),痰细菌检出率高

灰色肝样变期 III期

  • 肉眼
    • 色灰白
    • 质实如肝
  • 镜下
    • 毛细血管受压充血消退
    • 大量纤维素渗出,可伴有纤维素性胸膜炎(fibrinoid pleuritis)
    • 纤维素网中大量中性粒细胞
    • 细菌基本消失
    • 肺泡腔扩张,腔内充以纤维素,并见中性粒细胞

消散期 IV期

  • 肉眼
    • 质地变软
    • 病灶消失
  • 镜下
    • 中性粒细胞变性
    • 纤维素溶解
    • 肺泡壁结构保持完好
  • 并发症

    • 肺肉质变 (机化性肺炎):未被完全吸收清除的纤维素等渗出物,由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呈褐色肉样纤维结缔组织为肺肉质变(pneumonary carnification)
    • 胸膜肥厚与粘连
    • 肺脓肿脓胸
    • 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 感染性休克

      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概念

  • 化脓菌引起的

  • 细支气管为中心,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 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
  • 急性化脓性炎症;
  • 多发生于小儿年老体弱者

    病因及发病机理

  • 病原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多种病菌混合感染。

  • 发病机理: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使呼吸道原寄生菌得以入侵繁殖。常继发于其他疾病,老、幼、病弱者多见。
  • 病变以肺小叶单位灶性分布
    • 两肺散在灰黄色实变灶,两肺下叶背部较重,重者病灶融合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 镜下观
    • 实变病灶内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有多量脓性渗出物(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病灶附近的肺组织充血水肿
    • 中性粒细胞中含有蛋白水解酶会破坏肺泡壁的结构完整性(包括I、II型肺泡细胞毛细血管愈后差
  • 邻近肺泡的代偿性肺气肿

    临床病理联系

  • 咳嗽、咳痰

  • 缺氧、紫绀、呼吸困难
  • 两肺湿性罗音
  • X线检查两肺散在灶性阴影

    并发症

    并发症的危险性比大叶性肺炎大得多

  •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 败血症、脓毒血症
  • 肺脓肿、脓胸。

    大小叶肺炎区别

    | | 大叶性肺炎 | 小叶性肺炎 | | :—-: | :—-: | :—-: | | 病因 | 肺炎球菌 | 多种细菌 | | 好发年龄 | 青年 | 小儿、老年、体弱者 | | 病变范围 | 肺大叶 | 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单位 | | 病变性质 | 纤维素性炎 | 化脓性炎 | | 机体抗力 | 强 | 弱,常以并发症形式 | | 病变 | 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 | 渗出中性白细胞为主 | | 病变特点 | 累积一个肺段或一侧肺大叶,极少破坏肺组织 | 病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大小不一,病变性质多样,但已化脓性炎为主,严重者形成融合性病变 | | 结局 | 绝大多数治愈 | 多数治愈,少数体弱者易并发呼吸及心功能衰竭死亡 |

慢性阻塞性肺炎

COPD
image.png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

  • 病变性质:器官,支气管粘膜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临床表现
    • 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喘
    • 每年至少持续三个月
    • 连续两年以上

病理变化

慢性炎的三大特征

  • 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 组织结构炎性毁坏
  • 明显的实质细胞及间质纤维增生
  • 呼吸道上皮的损伤与修复
    • 纤毛倒伏、脱落,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严重影响纤毛排送系统的功能。

image.png

  • 粘液腺肺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发生粘液化
    • 粘液腺增生肥大
    • 粘液分泌亢进
    • 上皮鳞化
    • 管壁充血、水肿、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 平滑肌束、弹力纤维断裂,软骨变性,萎缩。
    • 支气管破坏塌陷,可发生肺气肿

临床病理联系

  • 咳嗽咳痰
    • 支气管粘膜因炎症刺激
    • 腺体增生、浆液腺粘液化,分泌粘液过多。
    • 小气道狭窄所致(支气管痉挛、纤维增生、粘液栓及渗出物阻塞)。

并发症

  1. 肺气肿: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
  2. 肺源性心脏病
  3.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

概念

  • 由于支气管壁炎性损伤支气管阻塞小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常见于肺段以下小支气管

病变

  • 肺内支气管腔持久性扩张
  • 管壁纤维性增厚
  • 慢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

  •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或/和反复咯血等症状

病因

  1. 感染:多继发于慢支、肺结核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炎
  2. 异物吸入和肿瘤
  3. 遗传因素

发病机制

image.png

病理变化

大体观
  • 部位
    • 下叶背部多见
    • 多累及段级支气管以下及直径>2mm的中小支气管
  • 形状多呈圆柱状、囊状
  • 支气管腔内常积聚脓性渗出物
  • 管腔不规则,管壁增厚。
  • 邻近肺组织:肺萎缩,纤维化或肺气肿。


    病理改变

  • 多囊性:先天性

  • 节段性扩张:后天性
  • 近肺膜处支气管呈圆柱状、囊状扩张
  • 内有脓性物潴留

支气管扩张症:肺叶之间有纤维粘连

镜下观

支气管壁呈慢性炎症改变

  • 变质-组织结构破坏
    • 粘膜上皮损伤
    • SMC弹力纤维断裂
    • 软骨破坏
  • 渗出-血管充血,炎细胞浸润
  • 增生-粘膜上皮鳞化,肺组织纤维化

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1. 咳嗽,大量恶臭性脓痰、血痰、咯血
  2. 低氧症状:胸闷、胸痛、紫绀、伴杵状指
  3. 脓肿、脓胸、脓气胸
  4. 晚期肺心病

肺气肿

Pulmonary emphysema

概念

  • 末梢肺组织(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下降膨胀功能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 化脓性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其他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尘肺等。

  • 阻塞性通气障碍:管腔狭窄、黏液栓。
  • 弹性回缩减弱:末梢肺弹力纤维破坏。
  •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炎细胞降解肺组织的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多糖

类型

  • 按解剖组织学部位分

    • 肺泡性肺气肿
    • 间质性肺气肿

      肺泡性肺气肿(alveolar emphysema)

  • 病变发生在肺腺泡内,因常合并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也称阻塞性肺气肿

  • (肺腺泡:肺小叶内的Ⅰ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
  • 分型

    • 腺泡中央型-呼吸性细支气管囊状扩张,肺泡管、肺泡囊扩张不明显。最常见
    • 腺泡周围型-与中央型相反
    • 全腺泡型-末梢肺组织全扩张。见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

      囊泡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

  • 全腺泡型肺气肿气肿囊腔融合成直径超过1cm较大囊泡

  • 肺大泡:形成直径>2cm的大囊泡

基本病变

大体观
  • 体积增大,边缘钝圆、色灰白
  • 柔软而弹性差压痕不易消退

镜下观
  • 肺泡扩张,间隔断裂,可融合肺大泡
  •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 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

表现或症状

  • 原有病变--慢支症状
  • 进行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 低氧血症
  • “桶状胸”
  • 肺心病气胸

支气管哮喘

概念

  • 呼吸道过敏所致的一类慢性炎症疾病,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

病因

  • 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肺尘埃沉着症

Pneumoconiosis

包括

  • 肺硅沉着症(硅肺、矽肺)
  • 农民肺(霉草尘肺)
  • 煤工尘肺

硅肺

Silicosis

  • 一种常见的职业病
  • 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
  • 病变以硅结节形成和广泛肺纤维化为特征

病理


image.png

病变

  • 硅结节(silicotic nodule)形成
  • 弥漫性肺纤维化
  1. 肉眼观
    1. 境界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
    2. 直径2~5mm,灰白色
    3. 质硬触之有砂样感
  2. 镜下观
    1. 硅结节
      1. 细胞性结节(肉芽肿)
      2. 细胞-纤维性结节
      3. 纤维性结节(可进行到玻璃样变
    2.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3. 硅肺性空洞形成(缺血缺氧引起)
    4. 胸膜广泛纤维性增厚
    5. 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呈同心圆式排列胶原沉积增多,同心圆状或漩涡状排列玻璃样变的结节

分期

  • Ⅰ期:肺门LN结节分布在中下肺叶。<3mm
  • Ⅱ期:弥漫于全肺中下肺叶为主,范围不超过全肺的1/3。 <1cm
  • Ⅲ期:硅结节密集融合成团块,可有空洞;肺门LN蛋壳钙化;>2cm

肺硬、直立、沙砾感、沉水

症状

  • 肺结合:易形成空洞
  • 肺感染
  • 肺气肿和自发气胸
  • 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cor pulmonale)

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部的病变->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与发生机理

image.png

image.png

病理变化

  1. 肺病变
    1. 各种原发病变
    2. 无肌肌化,肌型肥厚
    3. 小动脉纤维化
  2. 心脏病变
    1. 右心肥大,右心腔扩大肺动脉瓣下2cm处肌厚度超过5mm

肺部病变

  • 肺小动脉的变化
    • 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SMC增生
    • 无肌型细动脉肌化
  • 肺组织原有病变

心脏病变

  • 右心室壁肥厚(N=3-4mm)

肺A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 >5mm

  • 心尖钝圆,主由右心室构成
  • 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
  • 镜下:心肌细胞肥大或萎缩,横纹消失间质水肿,胶原纤维增生
  • 肺心病诊断标准:以肺动脉瓣下2㎝处右心室壁厚>5㎜即为诊断的形态标准。

临床表现

  1. 肺原发病表现
  2. 右心衰竭表现
  3. 肺性脑病


    肿瘤系统常见肿瘤

鼻咽癌

是一种发生在鼻咽腔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东南亚国家多见,我国居世界之首,广东广西居全国之首,西江流域发病率特高,有“广东癌”之称。

病因

  1. EB病毒
  2. 化学因素
  3. 遗传因素:据流行病学资料证实,本病有种族性及家族聚集现象。

组织发生

绝大多数来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 少数来源于鳞状上皮, 极少数来源于粘膜腺体。

病变

  • 好发部位:鼻咽顶壁最多,其次为两侧壁
  • 肉眼类型
    • 结节型
    • 菜花型
    • 粘膜下型
    • 浸润型
    • 溃疡型
  • 部分可见角化珠


    image.png

    泡沫核细胞癌(大园细胞癌)

  • 较多见,为鼻咽癌的特殊类型,具有核大, 空泡状, 核仁粗大的特点, 癌细胞之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过去又称为“淋巴上皮癌”。 此型预后较好,对放疗敏感,5年存活率高。

未分化癌

  • 少见
  • 癌巢不明显,癌细胞呈小圆形,小梭状,有时需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 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区分

腺癌

  • 可分化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扩散特点

  1. 直接漫延
    1. 上破坏颅底骨侵犯颅神经(Ⅱ-Ⅵ)
    2. 前阻塞后鼻孔破坏筛板、鼻腔、眼眶
    3. 两侧破坏阻塞咽鼓管口、甚至中耳
    4. 后侵犯颈椎及颈段脊髓
  2. 淋巴道转移
    1. 早期即可发生,最易转移到颈上深组淋巴结(胸锁乳突肌上端前沿内侧),常为患者的首发症状。
  3. 血道转移
    1. 多见于肝、肺、骨、肾

临床表现

  • 常有涕中带血(抽吸性痰),鼻塞,鼻衄,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淋巴结肿大及颅神经受损等.
  • 颈部无痛性肿块,常为首发症状

治疗

  • 放疗为主
  • 未分化癌低分化鳞癌放疗较敏感

肺癌

Carcinoma of the Lung

  •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随工业发展,空气污染而不断升高。
  • 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男女发病率为2:1。

病因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吸烟
  2. 大气与空气污染
  3. 职业因素
  4. EBV、HPV与肺癌

组织发生

  1. 大多数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癌
  2. 少数源于腺上皮或肺泡上皮→腺癌
  3. 细支气管肺泡癌源于细支气管粘膜上皮肺泡上皮
  4. 小细胞癌源于嗜银细胞属APUD瘤

病理变化

  • 肉眼类型
    • 中央型:60-70%
    • 周围型:30-40%
    • 弥漫型:2-5%
  1. 早期肺癌
  • 中央型:段、叶,局限于管壁,未侵肺实质,无LN转移
  • 周边型:小支气管,肺内结节直径<2cm无LN转移
  1. 隐性肺癌
  • 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临床及X线检察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无淋巴结转移者
  1. 扩散
    1. 直接蔓延 中央型可侵犯纵隔、心包、血管,并侵犯对侧肺脏;周围侵犯胸膜。
    2. 转移
      1. 淋巴道转移:肺门、纵隔、锁骨上下、腋窝、颈部LN
      2. 血道转移:脑、肾上腺、骨以及肝肾、胰腺、甲状腺皮肤等转移。

鳞癌

  • 最多见。男多于女。中老年多。
  • 吸烟关系明显
  • 起源于段以上支气管。肉眼多为肺门型
  • 分为高、中、低分化鳞癌,中分化者最多。
  • 痰涂片、纤支镜检查阳性率高。
  • 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强阳性

腺癌

  • 占30~35%,预后不如鳞癌。含瘢痕癌、肺泡癌
  • 多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
  • 肿块位于肺外周部(易侵及胸膜)
  • 女多于男,与吸烟无关
  • 早期无明显症状。
  • 血道转移早。
  • 亚型:
    • 腺泡状腺癌
    • 乳头状腺癌
    • 细支气管肺泡癌
    • 实体癌

小细胞癌

  • 发生率居肺癌第二位。
  • 多位于肺门部。中老年男性多。
  • 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较好。
  • 起源于嗜银细胞
  • 能分泌胺类多肽类激素
  • 临床表现:副肿瘤综合征
    • 成巢,由纤维结缔组织加以分割,有时癌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假菊形团结构结构,多见坏死。
    • 细胞形态:成短梭形淋巴细胞样或多角形浆少而似裸核。典型时癌细胞一端稍尖,形似燕麦穗粒称之为燕麦细胞癌(oat cell carcinoma)。
    • 电镜下特点:细胞浆之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

大细胞癌

  • 癌细胞形成实体性癌巢团块
  • 细胞体积大,瘤巨细胞多。异型性明显
  • 恶性度高,生长速度快。

结核病

概念

  1.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病
  2. 肺结核最多见
  3. 典型病变为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结节)伴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属特殊性炎症。
  4. 活动期有全身中毒症状—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疲乏、消瘦等。肺结核常伴咳嗽、咯血


    OT试验(结核菌素试验)

  • 结核菌代谢产物,主要含菌体蛋白
  • 意义:检测是否受过结核杆菌感染
  • 方法及标准

    • 5TU OT稀释液左前臂皮内注射
    • 2-3d测皮肤硬结 | 直径 | 表示 | | —- | —- | | <5mm | 阴性(未曾感染) | | 5~19mm | 曾感染 | | >20mm | 强阳性(结核可疑) |


    卡介苗接种(BCG)

  • 使用活的无毒力牛型结核菌为不曾感染人群接种,使之获得免疫力,常可持续3~5年;

  • 每隔3~6年复种,可增加记忆T淋巴细胞数量,激活巨噬细胞,增加免疫力;
  • BCG不能预防感染,但能减轻感染;
  • 接种反应:BCG接种2~3W后,局部出现变态反应,之后数周内自愈。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原菌:结核分支杆菌(人型/牛型)
  • 传染途径:呼吸道传播
  • 传染源:

    • 开放型结核病病人
    • 小于5µm的微滴致病性最强
    • 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

      病因

  • 病原菌:结核杆菌(人型,牛型)

  • 含三种致病成分
    • 多糖类:中性粒细胞浸润
    • 脂质
      • 磷脂-使巨噬C转化为类上皮C
      • 糖脂-产生索状因子
      • 蜡质D-引起强烈变态反应
    • 蛋白:具有抗原性

传播途径

  • 经呼吸道
    • 开放型结核病病人
    • 小于5 µm的微滴致病性最强
    • 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
  • 经消化道次之

image.png

基本病变

具炎症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

  1. 以渗出为主的病变(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
  2. 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结核结节(Tuercle)
  3. 以变质为主的病变→ 干酪样坏死(Caseation)

渗出为主的病变

  • 出现时机
    • 病变早期
    • 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
    • 菌力强(菌量多、毒力大)
  • 部位:肺、浆膜、滑膜、脑膜、疏松组织。 
  • 性质:浆液 / 浆液纤维素性炎
  • 转归:吸收消散;转向增生或坏死。

增生为主的病变

  • 条件: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力强
  • 病变特征: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
  • 镜下组成:
    • 中央:干酪样坏死
    • 周围: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
    • 外围: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 肉眼观:结节境界清楚,粟粒大小,灰白色半透明/略黄色隆起于器官表面
  • 转归:上皮样细胞-成纤维细胞-结节纤维化
  • 巨噬细胞吞噬结合杆菌-上皮样细胞-朗罕氏巨细胞

坏死为主的病变

  • 出现时机
    • 变态反应强/菌量多毒力强
    • 多由渗出增生性病变转变而来。
  • 表现: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
  • 形态特点

肉眼观:结核坏死灶由含脂质较多, 灰黄色,均匀细腻,坚实状如奶酪故名干酪样坏死
镜下:为红染无结构颗粒状

  • 渗出, 坏死, 增生三种变化往往同时存在.
  • 但以某一种改变为主: 取决于机体状态和细菌的量, 毒力大小

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

转向愈复

  • 吸收消散,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可完全吸收消散。
  • 纤维化、包裹、钙化

增生为主的病变向好的方向发展以纤维化修复,大范围干酪样坏死则周围纤维包裹,逐渐钙盐沉积,病灶钙化。

转向恶化

  • 浸润进展
    •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干酪样坏死.
    • X线:病灶周围出现絮状阴影, 边缘模糊
  • 溶解播散

    • 干酪样坏死物液化 - 通过自然管道排除
    • 形成空洞 ,内含大量结核杆菌- 通过支气管播散
    • 临床为溶解播散期:肺、肾具有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出现脓肿为空洞;而脑无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应表述为空腔


    肺结核病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肺结核

  • 概念
    • 机体肺部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结核病。多见于儿童,也称儿童型肺结核病。
    • 由于初次感染,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故病变易播散。
  • 病变特点
    • 原发病灶
      • 部位: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
      • 肉眼:实质、色灰白/灰黄
      • 镜下:初:渗出性病变、干酪样坏死;周围:结合性肉芽肿组织
    • 结核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 原发综合征
      • 原发病灶
      • 结核性淋巴管炎
      • 肺门淋巴结结核
      • x光检查:形成哑铃状阴影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 临床联系

多数症状轻,患儿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获地一定免疫力,少数病变较重,出现中毒 症状。

继发性肺结核病

特点
  • 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
  • 多见于成年人
  • 病变性质:以增生为主,机体有一定免疫力,病变容易局限,同时,因变态反应强,易发生干酪样坏死
  • 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 支气管扩散为主,易发生肺空洞
  • 病程反复复杂,慢性经过。

局灶型肺结核

(focal pulmonary TB, apical - )

  • 早期病变
    • 非活动性结核,无自觉症状
    • 部位: 右肺常见, 肺尖下2~4cm处, 大小 0.5~1cm, 境界清楚.
    • 增生为主病变,中心干酪样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包裹,病变局限化
    • x线检查:单个或多个结节性病灶
  • 病变:局限于肺尖一个或多个病灶,多以增生性病变为主。
    • 一般无症状
    • 属非活动性。
    • 少数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

Infiltrative TB

  • 活动性病变, 多由局灶性肺结核发展而来
  • 渗出为主病变, 中心干酪样坏死,
  • 临床:低热, 疲倦, 盗汗, 咳嗽, 咯血, 痰中有结核杆菌
  • x线检查:锁骨下云絮状边缘模糊阴影,又称锁骨下浸润
  • 临床最常见类型(活动性肺结核)
  • 部位:锁骨下
  • 来源:由肺尖结核发展而来或首发于锁骨下
  • 病变性质:周围渗出,中央干酪样坏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成人结核常见类型

  • 是形态最典型的成人肺结核
  • 浸润型发展而来
  • 病变特点
    • 肺上部形成厚壁空洞,周围结核病变复杂,病灶大小不一,上旧下新,上重下轻,新旧交替。

image.png

  • 镜下:空洞壁分三层
    • 干酪样坏死
    • 结核性肉芽组织
    • 纤维结缔组织

image.png

干酪性肺炎

  • 来源: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急慢性空洞细菌扩散。
  • 眼观:小叶或大叶肺组织实变,黄色干酪样。
  • 镜观:大量干酪样坏死,周围渗出性病变,细菌量多。

结核球(结核瘤)

Tuberculoma

  • 多位于肺上叶
    • 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 大小:直径2-5cm, 单个或多个
  • 来源
  1. 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
  2. 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充
  3. 多个结核病灶融合
  • 相对静止的病变,可以恶化进展,抗痨药不易发生作用, 多采取手术切除
  • x线需与肺癌鉴别


    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5cm。多位于肺上叶

    结核性胸膜炎

  • 青年人多见

  • 类型
    • 湿性: 浆液纤维素性炎
      • 浆液多——胸水,
      • 浆液少——胸痛,摩擦音,移动浊音,纵隔移位经治疗可吸收;
      • 纤维素多 ——机化-胸膜增厚粘连
    • 干性: 增生性病变
      • 胸膜下结核病灶蔓延所致,多发生于肺尖,纤维化-局部胸膜粘连


  • 渗出性
    • 浆液
    • 纤维素性炎
  • 增生性

    • 多位于肺尖
    • 局限性胸膜增
    • 厚机化粘连


    image.png

    血源性结核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结核性腹膜炎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