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 一大群具有包膜的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ssRNA病毒。

    重要特性

  • 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

  • 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 带病毒节肢动物通过叮咬人或自然界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并维持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因此,大多数虫媒病毒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病
  • 节肢动物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季节密切相关,其传播的疾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常见病毒

    image.png

    临床表现类型

  • 虫媒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 脑炎或脑脊髓炎,如乙型脑炎、森林脑炎东部马脑炎
    • 无特殊部位的全身性感染,如登革热
    • 主要表现为肝炎的全身性感染,如黄热病
    • 主要表现为出血热的全身性感染,如登革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的全身性感染
  • 在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病主要有

    •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森林脑炎、基孔肯雅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以及新近在我国发现并流行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节肢动物媒介

  • 伊蚊

  • 库蚊
  • 吸血白岭

    蚊和蜱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动物宿主

  • 蝙蝠
  • 啮齿类动物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

  • 简称乙脑病毒,亦称日本脑炎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型脑炎为一种人和动物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和亚洲地区的一种严重急性传染病。

  • 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轻重不一,5%~20%的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生物学形状

  • 有包膜,+ssRNA;病毒结构蛋白有三种: M蛋白(基质蛋白、包膜内侧)、 C蛋白(衣壳蛋白)、E蛋白(血凝素刺突);

    • C、M蛋白参与病毒的装配和成熟;
    • E蛋白为包膜蛋白,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和介导膜融合等活性,决定病毒的细胞嗜性与毒力;为中和抗原,并具有血凝素功能;
    • 7个非结构蛋白:NS1可存在于宿主细胞的膜表面,诱导产生细胞免疫(不能诱导产生抗体);
    • NS3与NS5具有聚合酶功能,与病毒RNA的复制有关
  • 抗原性: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仅一个血清型
  • pH6.0-6.5条件下病毒能凝集雏鸡、鸽和鹅的红细胞

    抵抗力

  • 对酸和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等)

  • 不耐热56℃ 30 min、100℃ 2 min 、37℃48h均可灭活
  •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多种消毒剂可灭活
  • 对紫外线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性

    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只有少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

    传染源

  • 主要是携带病毒的猪、牛、马、驴、羊、鸭、鹅、鸡等家畜和家禽和各种鸟类。幼猪具有高的感染率高滴度的病毒血症,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 病人的病毒血症短暂,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故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 蝙蝠亦可能为乙脑病毒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传播媒介

  • 主要传播媒介是三节吻库蚊(三带喙库蚊)

  • 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蚊子不仅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流行环节

    image.png

    流行特征

  • 乙脑的流行在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流行和散发;而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有严格的季节性,与蚊虫的繁殖、活动有关。

  • 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
  • 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除青海、新疆及西藏外均有乙脑流行
  • 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中)流行为主(冬季少有病例)
  • 易感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

    致病过程

    image.png

  • 颅内高压的症状:头疼,喷射性呕吐,脑疝

    临床症状

  • 高热

  •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
  • 昏迷
  • 中枢性呼吸衰竭
  • 脑疝

    • 病死率:10%~40%
    • 后遗症:5%~20%,表现为痴呆、失语、瘫痪

      致病机制

  •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病毒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易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 细胞因子释放增加:

    病毒感染刺激脑组织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TNF-α、 IL、IFN等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免疫损伤

  • 诱导细胞凋亡

    免疫性

  • 免疫力稳定持久(主要以体液免疫为主——中和抗体;但完整的血脑屏障和T细胞免疫亦有重要作用

  • 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无保护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法

  • 病毒抗原检测

  • 血清学试验

    •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ELISA
    • 血凝抑制试验
    • 补体结合试验:单份血清1:2为可疑,1:4为阳性,1:16以上有诊断价值;(补体抗体出现较晚,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用;但由于该抗体持续时间不长,故可用于诊断近期感染)
    • 中和试验:主要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新分离病毒的鉴定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做好猪的管理工作,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

  •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
  • 保护易感人群:乙脑病毒灭活疫苗(9个月~10岁以下儿童) 第1年接种2次,间隔7~10 天,其后2、3、7、13岁时分别加强接种1次

    出血热病毒

  • 出血热病毒是指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引起病毒性出血热的一大类病毒

  •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组疾病或综合征的统称,以发热、皮肤和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不同脏器出现损害和出血以及可能伴有的低血压和休克为特征。这类疾病以“3H”症状为主要的共同特征
    • 高热(hyperpyrexia)
    • 出血(hemorrhage)
    • 低血压(hypotension)休克及不同脏器的损害
  • 这类疾病的不同之处表现为发热的程度、热型;出血的程度、部位以及损害的脏器等
  • 引起出血热的病毒种类较多,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病毒科,我国已发现的主要有:汉坦病毒、登革病毒及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