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

概述

  •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种嗜神经病毒。
  • 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如狼、狐狸、蝙蝠等)及家畜(如犬、猫等)中传播。
  • 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而受感染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 形态:子弹状,一端圆形,另一端平凹,

宽75-80nm,长140-180nm。

  • 结构:
    • 中心:-ssRNA、核蛋白、多聚酶(L蛋白)、基质蛋白(M1-衣壳成分、M2-包膜内面)
    • 衣壳( N蛋白 ):螺旋对称;诱导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也可诱导机体产生抗N蛋白抗体,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但不能中和的感染性;
    • 包膜:糖蛋白刺突(G蛋白) ,具有结合凝集红细胞的特性并与神经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促进病毒吸附、决定了病毒的嗜神经性;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 培养特性:病毒的动物感染范围较广,但宿主细胞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形成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内基小体
  • 抗原性:有6个血清型(I型为典型狂犬病毒),不同的病毒株可能存在异质性
  • 变异性
    • 野毒株:从患者或自然感染的病兽体内分离的V株。
      • 特点:毒力强。接种动物发病的潜伏期长。
    • 固定毒株:野毒株经兔脑传代50代后,潜伏期从当初的2-4周→4-6d,再传代,潜伏期不再缩短.
      • 特点:对人、犬的毒力、致病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 抵抗力:抵抗力不强,热、紫外线、直射阳光均可迅速降低病毒活力;

    • 56C 30min或100C 2min可灭活。
    • 可被强酸、强碱、乙醇、乙醚、甲醛、胆盐、肥皂水、去垢剂等迅速灭活。
    • 在脑组织中室温或4C可持续1-2周。甘油中可保存数月。

      致病性与免疫性

      感染途径

  • 被患病动物咬伤;

  • 因破损皮肤、粘膜接触含病毒材料而感染;

    传染源

  • 病犬是发展中国家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80%~90%的病例由病犬

传播)

  • 其次是由家猫和狼传播的

    野生动物(狐狸、蝙蝠、臭鼬和浣熊等)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

  • 已发病的病人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致病特点

  • 多种易感动物:主要是病犬,其次是猫和狼

  • 有严格的嗜神经性:对神经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细胞不敏感;在入侵部位一般不增殖,也不侵入血流,故不形成病毒血症
  • 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1-3个月(4-12周),也可短至1周或长至数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运行、扩散过程有关,取决于咬伤部位、伤势程度、病毒数量、距离头部的远近以及患者的免疫力等因素
  •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狂犬病毒主要在受侵犯的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内大量增殖而引起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和退行性病变
  • 发病率30%-60%;死亡率100%

    致病过程

    image.png
    • 不进入血液中,不形成病毒血症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3~8周,短者10天,最长可达数月或数年。
  • 前驱期:全身不适等症状
  • 兴奋期: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恐水症:怕水、怕风、怕光、怕声。常因咽喉痉挛和呼吸困难而死。呼吸衰竭而死亡。

    微生物检查

  • 人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先观察动物是否患有狂犬病;若经7~10

天动物不发病,一般可认为该动物不是狂犬病或咬人时唾液中未带病毒,危险性不大

防治原则

  • 捕杀野犬,加强犬管理,注射犬用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人若
  • 被动物咬伤后,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 清洗和处理伤口 :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不可合用)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70%-75%乙醇及碘酒涂擦。
    • 被动免疫 :咬后8小时内,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于伤口周围与底部行浸润注射及肌注,剂量为40IU/kg(动物源血清,马抗狂犬病血清)或20IU/kg(人源血清,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LG)。病毒血清需要做皮试
  • 注射狂犬疫苗
    • 暴露后免疫:人被动物咬伤后应及早接种疫苗。我国目前用地鼠肾原代细胞或二倍体细胞培养制备的灭活病毒疫苗。于伤后第0、3、7、14、28天各肌注(三角肌或大腿前侧肌肉)2ml,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少。中和抗体在全程免疫后7-10d产生,保持免疫力1年左右
    • 暴露前免疫:于0、7、21或28日接种狂犬疫苗3次,每次2ml。定期检查抗体水平,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通常是在第0、3天接种疫苗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