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呼吸道:
    • 鼻、咽、喉 — 上呼吸道
    • 气管主支气管 — 下呼吸道
  • 胸膜和胸膜腔
  • 呼吸运动装置

三部分组成:外鼻、鼻腔、鼻旁窦

外鼻

鼻根、鼻背、鼻尖、鼻翼
鼻背的后部是鼻骨

鼻腔

  • 鼻阈 — 是鼻腔的前后界限,前为鼻前庭,后为固有鼻腔
  • 气道阻力绝大多数是由鼻腔产生的

固有鼻腔

  • 境界:两口四壁
  • 前口为鼻孔,后口为鼻后孔通咽腔
    • 鼻腔顶:弯曲狭窄(除其后部),按照组成分为三部分:额部筛部蝶部
    • 鼻腔底:较顶宽,由上颌骨腭突腭骨水平板构成;
    • 鼻腔内侧壁:为鼻中隔;
    • 鼻腔外侧壁:不规则,有向下弯曲的3个鼻甲;
    • 鼻甲向内下弯曲,构成3个沟(即鼻道)的顶。
  • 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组成,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被覆黏膜
  • 鼻黏膜:分嗅部和呼吸部
    • 嗅部
    • 呼吸部:除尘、加湿、加温
  • 鼻旁窦(副鼻窦)
    • 额窦:位于颚骨内,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
    • 筛窦:位于鼻腔外侧壁上部之间,筛骨体内。是唯一分组而不分对的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 碟窦:位于蝶骨体,开口于蝶筛隐窝
    • 上颌窦:位于两侧上颌骨体内,呈三角锥形,是鼻旁窦中腔体最大的、位置最低的一个。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

  •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道路,为一漏斗状肌性管道,位于C1-C6前方
  • 上方固定于颅底,下方于第6颈椎体下缘续于食管
  • 咽以腭帆游离缘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喉咽

  • 咽壁
    • 结构:黏膜层(咽淋巴环)、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 肌层: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茎突咽肌
    • 交通:
      • 鼻咽:前经鼻后孔通鼻腔,两侧经咽鼓管通鼓室,后通口咽部
        • 咽鼓管咽口上方前、上、后方有一明显的隆起,称为咽鼓管圆枕(tubal torus)
        • 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凹陷称为咽隐窝(pharyngeal recess),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 口咽:前通口腔,口咽与口腔的分界为咽峡,后通喉咽
      • 喉咽:前通喉口,下与食管相续
  • 喉口上有会厌软骨来控制喉口开放

  • 位于颈前部中份,喉咽的前方,上界约平C3,下界达C6下缘,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 下通气管,上经喉口通咽喉
  • 喉的软骨
    • 甲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前角上端称为喉结,受激素影响
    •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
    • 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板上缘,一对
    • 会厌软骨:与覆盖其前后面的黏膜共同形成会厌
  • 喉的结缔组织连结
    • 环甲关节:运动的前屈后伸(冠状轴运动),与环甲肌一起对音频的高低音影响,控制环甲肌的神经为喉上N外支
    • 环杓关节:有声门裂(上呼吸道最为狭窄的地方),可以对音频的音响调节
    • 方形膜:结缔组织,下缘形成一堆游离的边缘,组成前庭韧带
    • 弹性圆锥:又称环甲膜,形成环甲正中韧带上缘形成一对游离的边缘,组成声韧带
  • 喉的肌肉

image.png
迷走神经控制

  • 环甲肌:紧张声带拉长声带
  • 环杓后肌:声门裂开大,声带紧张
  • 环杓侧肌:声门裂变窄
  • 甲杓肌:声带松弛,声门裂变窄
  • 杓横肌、杓斜肌:缩小喉口声门裂
  • 喉腔的结构

    • 前庭襞,有前庭裂,位于上方,在活体上呈粉红色的称为前庭襞
    • 声襞,有声门裂(喉腔最狭窄的一部分,也是全喉腔最狭窄的一部分),位于下方,颜色较为苍白 | 喉口 | 喉前庭 | 喉中间腔 | 声门下腔 | C6下缘 | | —- | —- | —- | —- | —- |
  • 喉的黏膜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

  • 位于颈部中央,食管前方,上界C6下缘,下至T4下缘分支,前为胸骨角
    •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走向与主支气管偏离角较大,向水平走向
    • 右支气管粗而短,走向与气管的角度较小,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image.png

image.png

  • 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脏胸膜内,有左右两侧
  • 下为膈肌,中间为心包,前为
  • 外形特点: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 肺尖: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超出锁骨内1/3段上方2.5cm
  • 肺底:与对应
  • 两面
    • 纵隔面:内侧面纵隔相邻,称为纵隔面
    • 肋面:前后外侧面面对肋间肌,称为肋面
  • 三缘:前,后,下
  • 肺裂:左二右三(斜裂、水平面)
  • 肺内侧面:(纵隔面)
    • 肺根:进出肺门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
    • 肺门:中央椭圆形凹陷
      • 左、右肺根内结构排列(前-后):肺静脉、肺动脉、肺主支气管 VAB
      • 左肺根内结构排列(上-下):肺动脉-左主支气管-肺静脉 BVA
      • 右肺根内结构排列(上-下):右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BAV
  • 肺段
  • 肺的血管

    • 功能血管:肺A,V
    • 营养血管:支气管A,V
    • 胸主A发出分支来营养肺

      胸膜

  • 膜性结构,覆盖于肺表面的称为脏胸膜,而衬贴在胸壁内面膈上面纵隔侧面的部分称为壁胸膜 | 壁胸膜 | 肋胸膜:衬覆于肋和肋间肌内表面
    膈胸膜:覆盖膈上面
    纵隔胸膜:衬覆在纵隔两侧面
    胸膜顶:覆盖于肺尖上方,超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 | | :—-: | —- | | 脏胸膜 | |

  • 壁胸膜脏胸膜互相移行形成的腔面叫胸膜腔负压无空气,有粘液
    • 气胸:胸膜腔内出现空气,正压,压迫呼吸。有内源性肺大泡形成)和外源性两种
  • 胸膜隐窝:是即使是吸气肺缘也无法达到的胸膜腔
    • 肋膈隐窝(8-10肋)穿刺常在9-10肋间,常发生胸膜腔积液(胸水),由肋胸膜膈胸膜转折形成,是胸膜腔最低处
  • 体表投影
    • 胸骨后方胸膜出现无胸膜间区,称胸上三角胸下三角
    • 胸下三角左间肋角心包穿刺 | | | 胸膜 | | :—-: | :—-: | :—-: | | 锁骨中线 | 肋6 | 肋8 | | 腋中线 | 肋8 | 肋10 | | 肩胛线 | 肋9 | 肋11 | | 脊柱旁线 | 肋10 | 肋12 |

呼吸运动辅助装置

骨性胸廓

组成

  • 12胸椎121胸骨链接而成
  • 胸椎的椎体呈心形,有肋凹,棘突长呈叠瓦状
  • 椎弓上的横突有横突肋凹
  • 12对肋是由肋骨肋软骨构成

    • 1-7:真肋,前端附着在胸骨两侧相应位置,骨折多发生于4-7肋
    • 8-10:假肋,前端依次附着在上位肋的肋软骨,形成肋弓
    • 11-12:浮肋,前段游离

      呼吸肌

  • 主要吸气肌:肋间外肌,膈

  • 辅助吸气肌: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前锯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胸锁乳突肌、前、中、后斜角肌等
  • 呼气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肋横肌、肋下肌
  • 辅助呼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