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

Vibrio chilerae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基因组结构

  • 革兰氏阴性; G-
  • 弧形(curved)或逗点状(comma-shaped)(人工培养后呈杆状,不易与肠道杆菌区别);
  • 米泔水样粪便—暗视野悬滴法观察(单一鞭毛,见作“穿梭”运动—似鱼群穿梭样运动或似夜空中的流星或飞镖样);
  • 具菌毛(pilus),无芽孢;一般无荚膜,但O139群具有荚膜(capsule);
  • 基因组结构:双染色体结构特征(大染色体具细胞壁合成、霍乱肠毒素及表面粘附抗原的基因;小染色体起源于1个大的质粒,含有整合子结构→主动捕获外源基因→有效增强细菌的适应性)

    培养特性

  • 兼性厌氧(facultative aerobe);生长温度范围广(18℃~37℃)

  • 耐碱不耐酸,pH8.8~9.0;常用碱性蛋白胨水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
    • 碱性平板中菌落呈2mm大小,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扁平(与肠道杆菌不同:灰白色凸起);
    • 选择培养基(thiosulfate-citrate-bile-salts-sucrose, TCBS),菌落呈黄色,而培养基呈暗绿色。霍乱弧菌能在无盐的环境中生长,而其他致病性弧菌不能;理想培养平板
  • 营养要求不高(simpl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能在无盐环境中生长(其他弧菌不行)
  • 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oxidase positive),触酶阴性和能还原硝酸盐;能发酵葡萄糖(+),故不能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抗原结构与分型

  • 耐热的O抗原(群特异性)和不耐热的H抗原(无特异性)

  • WHO腹泻控制中心根据细菌的生化特性、抗原性(O抗原性)、DNA同源性、致病性和耐盐性等将弧菌分为四类(共200多个血清群serogroups):
    • O1群霍乱弧菌;
    •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 非O-1群霍乱弧菌;
    • 其他弧菌(包括O139群)(例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食物中毒及浅部创伤感染)。
  • two serogroups caused cholera: O1 ,O139
  • O1群和O139群能产生霍乱肠毒素
    • 1群分3个血清型(serotype)(依据组成O抗原的A、B、C 3种抗原因子):小川型(AB)、稻叶型(AC)彦岛型(ABC)
    • 各血清型分为2个生物型(two biotypes) :
      • 古典生物型
      • EI Tor生物型(classic and EI Tor)

O139群与O1群间无抗原交叉,序列分析发现O139群失去O1群的O抗原基因,出现了一个36kb的新基因,编码与O1群不同的脂多糖抗原和荚膜多糖抗原(但与O22和O155等群产生抗原交叉)

抵抗力

自然界中抵抗力强;不耐酸,正常胃酸中仅能存活4分钟;对热(56℃10分钟,100 ℃煮沸1~2分钟)、干燥(2小时)、一般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均敏感(0.5ppm氯15分钟杀灭);1:4比例的漂白粉处理患者排泄物和呕吐物1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 。

致病性

致病物质

  • 霍乱肠毒素(Cholera toxin):由1个A(结构基因ctxA编码)和5个B(结构基因ctxB编码)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与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的肠毒素具有抗原交叉性

image.png

image.png

  • 其他致泻因子:小带连接毒素( zonnula occludens toxin ,ZOT)和辅助肠毒素(accessory cholera enterotoxin,ACE)
  • 紧密连接毒素(ZOT):可通过松解粘膜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增大细胞间隙使液体大量漏出而引起腹泻;
  • 鞭毛与菌毛:相关基因为acf和tcpA基因; acf基因编码黏附素;tcpA基因基因编码菌毛蛋白中一个重要亚单位
  • 其它毒力因子: ⑴hlyA基因编码的溶血-溶细胞蛋白;⑵hap编码的血凝素蛋白酶有助于细菌从死亡细胞上解离,并可刺激IL-8的产生,破坏粘膜间的紧密连接→肠道炎症和腹泻;⑶溶血毒素、空泡毒素;⑷神经氨酸酶:修饰肠粘膜细胞表面以增加霍乱肠毒素的GM1结合位点
  • O139群:还具有荚膜和特殊LPS毒性决定簇-抵抗血清中杀菌物质和能粘附到小肠黏膜上

所致疾病

霍乱:甲类法定传染病

  • 传播途径:饮用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消化道传播,苍蝇也可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 传染源:病人及无症状感染者;
  • 流行季节:7~10月份
  • 危险因素:卫生状况差、居住拥挤,公共水源被污染
  • 感染条件:胃酸大量稀释(正常需108~1010个细菌才引起感染; 胃酸稀释后,103~105个细菌即可 )
  • 霍乱弧菌不入侵肠上皮细胞和肠腺;
  • 霍乱的典型临床症状:
    • 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严重腹泻占5%~10%),与摄入菌量、感染菌株的生物型(古典生物型较EI Tor生物型严重)以及宿主的免疫力有关。
  • 潜伏期(3d左右);
  • 典型症状:剧烈腹泻、呕吐→脱水、低钾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全身循环衰竭
  • 霍乱的临床分期:分三期
    • 泻吐期(数小时-3d):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粪便镜检无脓细胞;为无痛性腹泻,无里急后重感。每日排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持续约3d,儿童有时会发热,但成人一般不会;
    • 脱水期(持续数小时):①轻度脱水:口渴、皮肤弹性稍差,但神志清楚;②重度脱水:“霍乱面容”(眼窝内陷、面颊深凹、眼裂增大、皮肤干燥、声音嘶哑);③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失水休克、电解质紊乱等;
    • 反应期及恢复期(1-3d):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体温升高至38℃~39℃,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病程平均3~7天。
  • 特殊的临床类型:干性霍乱或中毒性霍乱:无呕吐、腹泻等症状,迅速出现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
  • O139群感染症状较O1群严重,表现为严重脱水和高死亡率。O139群感染多见于成人(>70%);O1群感染流行高峰期间儿童占60%;
  • 可短期带菌(<2周),主要存在于胆囊中;


    免疫性

    可获得牢固免疫力(至少可维持3年以上);

  • O1群抗肠毒素抗体(针对霍乱毒素B亚单位)抗菌抗体(针对O抗原)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粘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 O139群:免疫以针对脂多糖和荚膜多糖抗菌免疫为主,抗毒素免疫为辅

微生物学检查

  • 首例病例的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作疫情报告。
  • 直接镜检:取米泔水样粪便作悬滴法检查
  • 分离培养:尽早收集标本并及时培养——不耐酸,容易因粪便中大肠杆菌分解糖类产的酸而失活;卡-布(cary-Blair)保存液运送。

标本先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image.png

防治原则

  • 一般措施: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培养好个人卫生习惯,不生食贝壳类海产品等是预防霍乱弧菌感染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 特异性预防:
    • O1群霍乱弧菌死菌苗:肌肉注射;保护力50%;血清抗体持续时间短(3-6个月),无肠道局部免疫产生;
    • 口服霍乱减毒活菌苗:产生肠道局部免疫和抗菌免疫
    • O139群尚无预防性疫苗
    •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
    • 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是治疗霍乱的关键;
  • 抗生素的使用:多西环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环丙沙星和复方SMZ-TMP等。

副溶血性弧菌

V.parahemolyticus

概述

  • 副溶血性弧菌(V.parahemolyticus)
  • 沿海地区流行
  • 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现已有13个血清群
  • 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近岸海水和鱼贝类等食物中,温、热地带较多。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较高。海产鱼虾的带菌率平均为45~48%,夏季可高达90%。腌制的鱼贝类带菌率也可达42.4%。

      生物学特性

  • 雷同于其它引起人类感染的弧菌

  • 特征:嗜盐(halophilic),培养以含3.5%~8% NaCl为宜
  • 抵抗力:不耐热,90°C1分钟即被杀死;不耐酸,1%的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钟死亡
  • 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