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移植(transplantation): 指应用异体或自体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置换病变或功能缺损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维持和重建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细胞移植、组织移植或器官移植。

    • 移植物(graft):被移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 供者(donor):提供移植物的个体
    • 受者(recipient)或宿主(host):接受移植物的个体

      移植的类型

  • 自体移植(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 移植物取自受者自身的移植,不发生移植排斥反应。
  • 同系移植(syngeneic transplantation)
    • 遗传基因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的个体间移植,一般不发生移植排斥反应。
  • 同种(异体/异基因)移植(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 同种内遗传基因不同的个体间移植 ,一般都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目前临床最常见的移植类型 。
  • 异种移植(xenogeneic transplantation)

    • 不同种属个体间的移植,可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 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主要是受者免疫系统针对供者移植物抗原的免疫应答,其强弱取决于供者、受者双方的遗传背景差异程度。

  •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主要是受者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MHC抗原而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其中,受者同种反应性T细胞是关键效应细胞。
  • 细胞学基础

    • 主要是受者T细胞介导的、针对移植抗原的免疫应答。

      抗原

  •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抗原):供者、受者间MHC抗原差异是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其可引起快速而强烈的排斥反应。 最主要

  •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H抗原):包括性别相关的Y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物(H-Y抗原)和常染色体编码的mHA抗原(HA-1~5)。其引起的排斥反应一般较弱。
  • ABO血型抗原:红细胞及其它细胞表面的ABO血型抗原。
  • 组织特异性抗原:特异性表达于某一器官、组织或细胞表面的抗原,如血管内皮细胞抗原、皮肤抗原等。

    分类

  • 直接识别( direct recognition )

    • 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抗原肽-供者的同种异型MHC分子复合物。
    • 过客白细胞:供者APC及淋巴细胞。
    • 同种反应T细胞(1%-10%)可以直接识别同种异型个体他人的APC引发反应,且对于单克隆来说免疫性较强
  • 间接识别( indirect recognition )

    • 受者T细胞识别自身APC提呈的供者同种异型抗原即供者移植物的脱落细胞或MHC抗原 经受者APC摄取、加工、处理后以供者MHC 来源的抗原肽-受者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 提呈给受者T细胞识别。
    • 流程与外源型抗原导致的免疫类似

      临床分型

  •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host-versus-graft reaction, HVGR)

  •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raft-versus-host reaction, GVHR)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概念

  • 指移植术后,受者免疫系统识别移植物抗原并产生免疫应答,对移植物发动攻击而导致移植物被排斥的过程。

    分型

  • 超急性排斥反应

  • 急性排斥反应
  • 慢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

  • 移植物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由受者体内预存抗移植物的抗体介导的血管内凝血所致。

  • 抑制前受者体内预存的抗血型的抗体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引起血管内凝血
  • 预存抗抑制物抗体的来源可能包括
    • 母亲的多次妊娠,子女提供组织器官移植
    • 多次输血,导致供体血液中包括了组织抗原
  • 预发措施

    • 血浆置换

      急性排斥反应

  • 最常见的类型

  • 移植后数天至两周左右出现的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应答介导的急性间质炎和体液免疫应答介导的急性血管炎所致。
  • 预发措施

    • 抑制直接识别

      慢性排斥反应

  • 发生于移植术后数月甚至数年的移植排斥反应,由免疫学及非免疫学因素共同介导的间质纤维化及血管硬化等所致。

  • 一定会发生,只可能减弱

image.png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概念

  • 指移植物中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组织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常见于骨髓、胸腺、脾等免疫器官移植或大量输血后。

    因素

  • 移植物中含一定数量的成熟淋巴细胞;

  • 供者、受者间组织相容性抗原不符;
  • 受者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等。

    机制

  • 移植物中成熟T淋巴细胞在移植前未被净化清除,进入机体后被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激活,增殖分化为效应T淋巴细胞,并随血循环游走至全身,对受者组织或器官发动免疫攻击而引起的。

    防治原则

  • 选择理想的供者

    • HLA型别匹配程度是决定供、受者间组织相容性的关键因素。在HLA尽量相近的前提下,其它因素如性别、红细胞血型抗原等同种抗原差异也应考虑,以尽可能选择较理想的供者。
  • 抑制物和受者的预处理
    • 合理清除移植物中的过客白细胞或成熟T、B细胞,有助于减轻或预防GVHR的发生;而移植前,对受者进行预存抗体清除、放化疗、脾切除等预处理,也可减轻或预防HVGR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