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疱疹病毒是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双链DNA病毒;
  • 根据其基因组同源性、病毒的宿主范围以及生物学性状,又分为α、β、γ共3个亚科:
    • α疱疹病毒:增殖迅速,引起细胞病变,宿主范围广,能感染上皮细胞,可在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1[腰以上感染]、HSV-2[腰以下感染,通常感染生殖器,性传染为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 β疱疹病毒:宿主范围较窄生长周期较长,引起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能在唾液腺、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建立潜伏感染; 包括巨细胞病毒(CMV)、HHV-6和HHV-7
    • γ疱疹病毒:宿主范围最窄,靶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病毒可在B淋巴细胞内长期潜伏;包括EB病毒和HHV-8 | 正式命名 | 常用名 | 病毒亚科 | 重要生物学性状 | 所致疾病 | | —- | —- | —- | —- | —- | | 人类疱疹病毒1型(HHV-1) |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 α | 繁殖快、杀细胞性
      感染、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中潜伏 | 唇疱疹、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等 | | 人类疱疹病毒2型(HHV-2) | 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 α | 繁殖快、杀细胞性
      感染、骶神经节潜伏 | 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 | | 人类疱疹病毒3型(HHV-3)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 α | 繁殖快、杀细胞性
      感染、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潜伏 | 水痘、带状疱疹、脑炎 | | 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 | Epstein-Barr病毒(EBV) | γ | B淋巴细胞中繁殖与潜伏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等 | | 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 | 人类巨细胞病毒 | β | 常在淋巴细胞、肾脏及分泌腺体中潜伏 |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间质性肺炎、先天性畸形、肝炎 | |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 | 人类疱疹病毒6型 | β | 同人巨细胞病毒 | 婴儿急疹、间质性肺炎、骨髓抑制 | |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 | 人类疱疹病毒7型 | β | 同人巨细胞病毒 | 未明确 | |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 人类疱疹病毒8型 | γ | 同EB病毒 | Kaposi肉瘤 | | 弥猴疱疹病毒1 | 猿猴B病毒 | α | 同HSV | 脊髓炎、出血性脑炎 |

共同特点

形态

  • 呈球形,核衣壳由162个壳粒组成;20面体立体对称;线形双链DNA;衣壳外为非对称性披膜;最外层是包膜,表面有刺突(糖蛋白);

    复制

  • 均能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 EB病毒、HHV-6、7、8除外)→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传播扩散;能形成多核巨细胞;

    感染类型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病毒增殖并引起细胞破坏)和潜伏性感染(病毒不增殖;DNA稳定地持续于细胞核内,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受抑制,直至刺激因素激活后转为增殖性感染)。

  • 显性感染(增殖性感染)

  • 潜伏性感染
  • 整合感染:HSV-1与唇癌、HSV-2与宫颈癌、EBV与鼻咽癌等密切相关
  • 先天性感染: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先天性畸形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 由于在感染急性期发生水泡性皮疹即单纯疱疹而得名。

    生物学形状

    基因组

  • 由两个互相连接的长片段(L)短片段(S)构成的双链线状DNA组成;

  • L和S的两端均有一小段反向重复序列,并且L和S可以正向或反向方式互相接连→因此HSV基因组可形成4种异构体
  • HSV编码的晚期蛋白有11种包膜糖蛋白→gB、gC、gD、gE、gG、gH、gI、gJ、 gK、 gL和gM。

    • gB 、gC、gD和gE与病毒的吸附与穿入有关;
    • gH控制病毒从细胞核膜出牙释放;
    • gB 、gC、gD和gH可诱导细胞融合;
    • gD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最强→是研制亚单位疫苗的最佳选择;
    • gC、gE、gI为结构糖蛋白,具有免疫逃逸功能;
    • gC是补体C3b的受体,结合后可消耗血清补体
    • gE/gI复合物是IgG Fc的受体,能阻碍抗体的抗病毒作用;
    • gG为型特异性糖蛋白,分为gG-1和gG-2→据此将HSV分成HSV-1、HSV-2两种血清型;

      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

  • HSV对动物的感染范围较广;实验动物如家兔、豚鼠、小鼠等;注射途径不同,感染类型亦不同;

    分型

  • HSV有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依据包膜糖蛋白gG(型特异性抗原)的抗原性分型 );两型病毒的DNA有47%~50%同源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传染源:患者和健康带毒者

  • 传播途径:直接密切接触与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亦可经飞沫传染→病毒经口腔、呼吸道和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皮肤侵入机体

    • 大多数无明显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的局部疱疹,偶尔可产生严重的甚至致死的全身性感染;

      HSV感染形式

  • 原发感染

    • HSV-1的原发感染(腰以上皮肤为主):半岁以后的婴儿易发生HSV-1的原发感染→最常引起龈口炎在牙龈、咽颊部粘膜产生群疱疹,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病灶内有大量的病毒;还可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皮肤疱疹性湿疹、疱疹性甲沟炎或疱疹性脑炎;
    • HSV-2的原发感染(腰以下皮肤及生殖器感染为主):多起于性生活后→主要引起生殖器的疱疹病损;——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约80%由HSV-2引起,少数由HSV-1引起;
  • 潜伏与复发感染
    • 原发感染后不能彻底消除病毒
    • 以潜伏状态长期存在宿主体内而不引起临床症状
    • 潜伏场所: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
      • HSV-1潜伏于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 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
    • 非特异性刺激,如发热、寒冷、日晒、月经、某些细菌或病毒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增殖性感染→沿感觉神经纤维轴索下行到末梢而感染邻接的粘膜或皮肤上皮细胞→增殖而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
    • 感染HSV 1周后,血中出现中和抗体,3-4周达高峰——可持续多年;可中和游离的病毒,阻止病毒的体内扩散,但不能消除隐伏于神经节中的病毒和阻止复发。 以细胞免疫为重要
  • 先天性及新生儿感染

    • 妊娠期妇女HSV-1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毒被激活→可经胎盘感染胎儿,诱发流产、早产、死胎或先天性畸形;
    • 孕妇生殖器若有疱疹病损(HSV-2),分娩时可传给婴儿而发生新生儿疱疹感染

      所致疾病

      与HSV-1感染有关的主要疾病

  • 龈口炎

  • 唇疱疹
  •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 脑炎

    与HSV-2感染有关的主要疾病

  • 生殖系统疱疹

  • 新生儿疱疹
  • 与宫颈癌的关系:一般认为HSV-2在宫颈癌的发生中主要起协同作用,HSV-2的感染促进急性型HPV(如HPV16、18)所致宫颈癌的概率

    防治原则

  •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控制方法

  • 正常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阴道分泌物中有时也有病毒排出;
  • 有破损时避免性生活;孕妇产道发生HSV-2感染——剖腹产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 药物:无环尿苷(ACV)→ACV-MP→ACV-TP,与dGTP竞争而抑制病毒DNA合成——不能彻底防止潜伏感染的再发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生物学性状

  • 基本特性与HSV相似;只有一个血清型
  • 儿童期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潜伏多年后→成人或老年人中复发带状疱疹
  • 只在人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缓慢地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出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传染源

    • 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水痘患者急性期水疱内容物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带状疱疹患者水疱内容物含有病毒)
    • 人是VZV的唯一自然宿主皮肤是病毒的主要靶细胞
  • 传播途径

    • VZ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侵入人体(近距离),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

      致病性

  • 水痘

    • 儿童(3-9岁)初次感染→潜伏期12-24d,平均14d(2周)后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疱疹→可发展为脓疱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比面部和四肢多→病情一般较轻,偶尔病毒性脑炎或肺炎;部分病毒能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
    • 成人首次感染VZV者→常发生病毒性肺炎病情一般较重,病死率亦较高; 孕妇患水痘时病情亦较严重→并可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产
  • 带状疱疹

    • 仅发生于过去有水痘病史的人;儿童期水痘痊愈后,病毒能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
    • 诱发因素作用下,病毒基因组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到达所支配的胸、腹或脸部皮肤细胞内增殖→引起复发,常以躯干为中线偏向一侧。由于疱疹沿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微生物学检查

      临床症状典型,一般不依赖实验室诊断

      防治原则

  • VZV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1岁以上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和成人→可有效地预防水痘感染和流行

  • 无环尿苷、泛昔洛韦、阿糖腺苷等药物能限制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发展和缓解局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