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

  • 一定条件下,将免疫系统对接触到的抗原产生的免疫低应答或免疫无应答的状态称为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
  • 免疫抑制:无抗原特异性,对所有抗原均呈无应答或低应答。

截屏2020-12-18 下午3.50.03.png

免疫正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异同

image.png

自身耐受的机制

中枢性免疫耐受

  • 胚胎期免疫系统未成熟的T、B细胞在中枢性免疫器官接触抗原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外周性免疫耐受

  • 成熟的T、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接触抗原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中枢免疫耐受

  • 胚胎期免疫系统接触特定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克隆即被清除或被“禁闭”,机体将该抗原视为自身成份,出生后将不对此抗原产生应答。

  • 克隆清除机制(阴性选择)

    • 自身反应性T、B细胞在胸腺与骨髓发育过程中,其TCR及BCR分别与微环境基质细胞表面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自身抗原肽呈高亲合力结合,从而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清除。

      T淋巴细胞的发育

  • 来源于骨髓→在胸腺(thymus)内发育成熟→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参与对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重要事件

  • 功能性TCR形成(基因重排);

  • 阳性选择
  • 阴性选择

    意义

  • 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TCR;

  • 获得MHC的限制性;
  • 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阳性选择

  • DP细胞TCR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的MHCI/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CD8/CD4的SP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DP细胞发生凋亡。

    阴性选择

  • 能与DC或巨噬细胞提呈的自身肽/MHC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的SP细胞,发生凋亡;而不能识别抗原的SP细胞则发育成熟。

    发育过程

    双阴性细胞(DN,CD4-CD8-)-> 双阳性细胞(DP,TCR+CD4+CD8+)->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和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成熟的单阳性细胞(CD4T和CD8T细胞)

    B细胞的发育

    B细胞在胎肝和骨髓发育成熟进入外周淋巴组织->遇到抗原->在生发中心增殖、突变、选择->抗体亲和力成熟,Ig类型转化,产生记忆B和浆细胞 -> 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主要事件

  • 功能性BCR形成(基因重排,骨髓)

  • 阴性选择(骨髓)
  • 阳性选择(生发中心)

    意义

  • BCR多样性

  • 获得自身耐受
  • BCR与抗体亲和力成熟、Ig类型转换、记 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产生

    发育过程

  • 抗原非依赖期(骨髓)

    • 祖B (VDJ/H) -> 前B(VJ/L;胞浆 m) -> 未成熟 B(mIgM) -> 成熟B (mIgM and mIgD)
  • 阴性选择(骨髓)
    • 未成熟 B(IgM)+自身抗原 -> 克隆清除或无能 -> 自身耐受
  • 抗原依赖期(外周淋巴器官)
    • 成熟B+抗原->活化增殖->在生发中心发育->浆细胞和记忆B
  • 阳性选择(生发中心)
    • 活化B增殖 -> BCR可变区体细胞超突变 -> 突变 B 与 FDC表面抗原高亲和力结合 -> 选择存活 -> 导致 BCR及抗体亲和力成熟,抗体类型转换,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