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化学治疗(化疗):是指对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image.png

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菌四体(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真核细胞微生物:真菌

常用术语

  • 抗菌药:对细菌抑制杀灭作用的药物。
  • 抗生素: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杀灭其他微生物物质
  • 抗菌谱抗菌药物抗菌范围
  • 窄谱抗菌药:只对单一菌种某些菌属有抗菌作用。异烟肼、青霉素G
  • 广谱抗菌药:不仅对各种细菌抗菌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四环素、氯霉素
  • 抑菌药: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无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
  • 杀菌药:不但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细菌的药物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
  • 抗菌活性: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 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最低药物浓度
    • 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最低药物浓度
  • 化疗指数:化疗药的治疗指数
    • LD50/ED50:动物半数致死用药量感染动物半数有效用药量之比。
    •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
    • 化疗指数大并非绝对安全,如青霉素
  • 抗生素后效应(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
  • 首次接触效应(FEE):是指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再次出现这种明显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抗菌药物分类

    (PK,PD特点)

  • 浓度依赖性:药物浓度愈高,杀菌作用愈强。具PAE。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 时间依赖性: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细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曲南等。
  • 时间依赖性:但其杀菌作用呈现持续效应,即有明显的PAE。阿奇霉素、四环素类、万古霉素等。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机制 药物
干扰细菌叶酸代谢 磺胺类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
抑制细菌细胞膜功能 两性霉素B、多粘菌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β-内酰胺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对反复应用的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 耐药性的分类
    •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 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微生物通过改变自身而获得的耐药性,如金葡菌青霉素的耐药。

      耐药性产生机制

  1. 产生灭活酶

    • 水解酶ß-内酰胺酶,如耐青霉素的金葡菌。
    • 钝化酶(合成酶):酰基转移酶、磷酸转移酶、腺苷转移酶等。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
  2. 改变靶部位

    • 靶蛋白药物亲和力下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 靶蛋白数量增加--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
    • 合成新的靶蛋白--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3. 降低外膜通透性

    •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敏感细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的耐药。
  4. 加强主动流出系统

    image.png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用药原则

  • 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
  • 合理选药: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 调整剂量: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等
  • 严防滥用
    • 杜绝不必要用药:如病毒感染
    • 避免局部用药
    • 控制预防用药
    • 合理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目的

  • 增强疗效
  • 减少不良反应
  • 延缓减少耐药性产生
  • 扩大抗菌谱


    指征

  1.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如急性重症感染
  2.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
  3.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如腹腔脓肿
  4.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如抗结核药
  5.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如:氟胞嘧啶+两性霉素


    合理联合用药
    药物分类:

  • 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 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 Ⅲ 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 Ⅳ 慢效抑菌药:磺胺类


    Ⅰ + Ⅱ:协同
    Ⅱ + Ⅲ:相加或协同
    Ⅰ + Ⅲ:拮抗
    Ⅱ + Ⅳ:无关或相加
    Ⅰ + Ⅳ:无关或相加
    Ⅲ + Ⅳ:相加

    ß-内酰胺类

  • 化学结构中都含有β-内酰胺环,是其抗菌活性之关键。

  • 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
    • 青霉素类:基本结构为 6-氨基青霉烷酸。(6-APA)
    • 头孢菌素类:基本结构为 7-氨基头孢烷酸。(7-ACA)

抗生素分类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按抗菌谱、耐药性和肾毒性分为一、二、三、四、五代
  • 其他ß-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ß-内酰胺类
  • ß-内酰胺酶抑制药
  • 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

抗菌机制

  • 杀菌
  • 与细菌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其转肽酶活性,阻碍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使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 激活细菌自溶酶。

ß-内酰胺类耐药机制

  1. ß-内酰胺酶水解药物
  2. ß-内酰胺酶牵制药物
  3. PBPs发生改变
  4. 药物无法到达有效部位:孔道蛋白,主动流出系统
  5. 细菌自溶酶减少

青霉素类

  • 6-氨基青霉烷酸母核
  • 半合成青霉素通过改变侧链结构,而获得不同的抗菌谱、抗菌力和药代学特征。

image.png

  • 分类
    • 天然青霉素
      • 青霉素G
    • 半合成青霉素
      • 耐酸青霉素
      • 耐酶青酶素
      • 广谱青霉素
      •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 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芐青毒素,penicillin G)

  •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 结构:侧链中含有苄基,故又名苄青霉素
  • 性质:不稳定
    • 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
    • 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 体内过程
    • 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
    • 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关节腔、浆膜腔、淋巴液、中耳液各组织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 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经肾小管分泌;因此,合用丙磺舒可竞争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减慢青霉素的消除延长作用时间。
      抗菌谱
      | G+球菌 | 溶血链、草绿色链、肺炎、葡萄球菌 | | —- | —- | | G+杆菌 | 白喉、炭疽、破伤风、产气杆菌、肉毒杆菌、丙酸杆菌、乳酸杆菌等 | | G-球菌 | 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 | 其他 | 螺旋体、放线菌 |

G-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作用很弱或无效

临床应用
链球菌感染
- 溶血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等
-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中耳炎
脑膜炎双球菌 脑膜炎
敏感性金葡菌 疖、痈、败血症
螺旋体感染 出血热、回归热、梅毒
G+杆菌感染 与抗毒素合用于破伤风、白喉、炭疽病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主要不良反应
  • 表现:药疹、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最严重)
  • 防治:
    • 询问过敏史;
    • 皮试;
    • 专用注射器,药物新鲜配制;
    • 避免饥饿时注射或局部用药;
    • 作好抢救准备——首选肾上腺素
  1. 赫氏反应
  • 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
  • 表现:寒战、发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
  • 机理
    • 螺旋体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可选用芐星青霉素)
    • 短时间内被杀灭的大量螺旋体裂解释放内毒素
  • 预防:初次小剂量给药
  1. 其他
  • 局部刺激、高血钾、高血钠

耐酸青霉素类-苯氧青霉素类

双氯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 特点
    • 耐酸耐酶(ß内酰胺酶)
    • 可口服,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双氯西林作用最强
    •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广谱青霉素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等

  • 特点
    • 耐酸——可口服
    • 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 G-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磺苄西林、以及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等酰脲类青霉素

  • 特点
    • 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 对大多数G-菌有效——可用于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感染;
    • 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

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

美西林、匹美西林、替莫西林

  • 特点
    • 对G-菌产生的ß-内酰胺酶稳定
    • 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头孢菌素类

  • 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
  • 现临床使用的多为接上不同侧链而成的半合成抗生素。

特点

  1. 作用机制相同
  2. 对ß-内酰胺酶稳定性高
  3.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4. 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类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5~10%)

不良反应

  • 变态反应:与青霉素类似但较轻
  • 肾毒性: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时。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最明显。
  • 肠道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
  • “双硫仑”样反应:干扰乙醇代谢,使体内乙醛蓄积所致。

分类

药 物 抗 菌 谱 对 β-内酰胺酶稳定性 肾毒性 临床用途
第一代
~噻吩、 ~唑啉
~氨苄、 ~拉啶
G+菌 部分稳定 较大 耐药
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
~呋辛、 ~孟多、~克洛
G+菌、G-菌
厌氧菌
稳定 一般G-菌
感染首选
第三代
~噻肟、 ~他定
~曲松、 ~哌酮
G-菌
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
较高稳定 尿路感染
严重感染
第四代
~吡肟、 ~匹罗
G+菌、G-菌 高度稳定 替代第三代
用于G-菌感染


image.png

其他青霉素类

亚胺培南合用西司他丁

  • 通常用于G+、G-杆菌和多数厌氧菌
  • 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合用延长半衰期

    头孢西丁(头酶素类)

  • 抗菌谱与活性与第二代头孢相似,突出作用为抗厌氧菌作用强于第三代头孢

    单环ß-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噻肟单酰胺菌素)

  • 对革兰阴性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皮试注意事项

  1. 第一次用药需作皮试;
  2. 更换批号需重作皮试;
  3. 停药3天以上重作皮试;
  4. 皮试阳性者禁用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