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系统

组成

  • 肾素(Renin)
  •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
  • 血管紧张素I、Ⅱ、Ⅲ 等(angiotensin,Ang)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1、AT2、AT3和AT4


image.png

肾素抑制药

阿利吉仑

可口服、非蛋白、低分子量的肾素抑制药。
广泛分布于血管以外的组织中,主要以原形经粪便排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
  • 化学结构及分类
    • 含有巯基(-SH):如卡托普利
    • 含有羧基(-COOH) :如依那普利(前药)
    • 含有磷酸基(POO-):如福辛普利(前药)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

  • ACEI的特点
    •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在降压的同时,不伴有心率加快,对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
    • 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
    • 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和其它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小球损伤。
    • 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发挥直接及间接的心脏保护作用。
    •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能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心排血量;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ACEI药对动脉及静脉均有扩张作用,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 ACEI使醛固酮释放减少,从而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容量,并能增强其因扩血管而引起的降压作用。

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

  • 长期应用可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肌硬度及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动脉的顺应性并改善组织的血流动力学。
  • 途径
    • 降低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的前、后负荷
    • 减少AngⅡ的生成,抑制AngⅡ对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
    • 减轻醛固酮的促进心肌间质纤维化作用。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 ACEI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生与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促进NO及PGI2生成,恢复依赖内皮的血管扩张功能。

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可能与其降低LDL的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抑制巨噬细胞功能等作用有关。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ACEI通过减少AngⅡ的生成及抑制缓激肽的降解而降低动脉血压及扩张肾脏出球小动脉,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降低。
  • 并能抑制肾小球血管间质细胞增生及基质蛋白积聚,进而防止或减轻肾小球损伤、肾小球硬化病变。
  • 其还有延缓肾衰竭发展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合并肾衰患者,能使血清肌酐浓度降低。

ACEI的作用机制

抑制循环及局部组织中的ACE

  1. 减少循环中的AngⅡ,A与V舒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2. 抑制血管组织ACE活性,防止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血管构型重建,降低血管僵硬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3. 减少肾组织中AngⅡ,减弱其抗利尿作用及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

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 ACEI抑制激肽酶Ⅱ(ACE),缓激肽降解减少,局部血管缓激肽浓度↑,NO及PGI2合成增加,产生舒血管效应。

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

  • 减弱AngⅡ对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AT受体的作用,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能抑制中枢RAS,降低中枢交感N活性,使外周交感N活性降低

自由基清除作用


临床应用

  1. 高血压伴有心衰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首选
  2. 充血性心衰
  3. 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病

降压特点

  • 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
  • 可预防和逆转心血管重构
  • 可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脏
  • 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 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改变
  • 能改善心脏功能,增加CO
  • 为治疗CHF的基础药物,可与利尿药、地高辛合用
  • 效果比其他血管舒张药和强心药好
  • 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左心室功能
  • 提高运动耐力,逆转心肌重构肥厚
  • 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不良反应

  1. 咳嗽:刺激性干咳(BK,PGI2等肺内蓄积所致)
  2. 首剂低血压(吸收快F高的制剂易发)
  3. 高血钾:继发醛固酮较少所致
  4. 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所致
  5. 肾功能损伤:因ACEI舒张出球小A,降低肾灌注压
  6. 妊娠与哺乳:可致畸胎
  7. 其他:味觉异常,血管神经性水肿,蛋白尿,皮疹等

分论


卡托普利

  • 药理作用
    • 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抑制ACE。除阻碍AngI转化为AngII外,也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使血中的缓激肽浓度增加,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 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 能较好地维持其他一些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对脂质代谢及血中尿酸均无明显影响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快,食物能影响其吸收,因此宜在进餐前1h服用
  • 临床应用
    • 高血压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心肌梗死
  • 不良反应
  1. 发生率较低,病人耐受良好。
  2. 常见
    1. 低血压(从小剂量开始)
    2. 干咳。此反应可能与缓激肽、P物质及(或)前列腺素在肺内蓄积有关。
    3. 高血钾。见于伴有肾功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补钾及ß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患者。
    4. 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胎儿死亡,故妊娠禁用。
    5. 其他:皮疹、味觉嗅觉异常等
    6. 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依那普利 Enalapril

  • 特点
    • 为前体药,口服吸收后在体内代谢为依那普利酸而发挥降压作用
    • 起效慢,但维持时间较长。
    • 强效,其代谢物依那普利酸对ACE的抑制作用比卡托普利强约10倍。
    • 不良反应较卡托普利轻,对血糖和脂质代谢影响小,口服易吸收,不受食物影响。
    • 肾动脉狭窄患者及孕妇禁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ARB类

  • 作用机理:特异性地与AT1受体结合,阻断AngⅡ作用于AT1受体,抑制AT1受体使血管收缩和促进醛固酮分泌的效应,降低血压,同时还能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
  • 特点
    • 与ACEⅠ相比,其作用选择性更强,不影响ACE介导的激肽的降解;
    • 对AT1效应的拮抗作用更完全。
  • 常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 临床应用:联合用药的高血压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的初期治疗
  • 不良反应:较少,无干咳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分类

  • 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也存在于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 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分论

氯沙坦 (losartan)

  • 第一个强效的选择性AT1受体可逆性阻断药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快,首过消除明显。
    • 其活性代谢产物EXP-3174作用较母体强10一40倍。
    • 每天服用1次即可(24h平稳降压)。
  • 药理作用
    • 阻断Ang Ⅱ介导的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
    • 阻断Ang Ⅱ介导的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减少;
    • 降低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增生;
    • 抑制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 大剂量降低血浆尿酸水平。
  • 氯沙坦对日间和夜间血压均降低,而基础血压越高降压幅度越大,最大降压效应一般于用药后3一6周出现,其降压效能与依那普利相似。
  • 临床应用
    • 轻、中度高血压:首选药,可用于服ACEI药引起剧烈干咳不能耐受的高血压患者。
    • 改善左心室肥厚
      • 对抗AngⅡ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 另外,AT1受体被阻断后表现出AT2 受体的效应,AT2受体有抗增殖作用。故应用氯沙坦后有利于缓解心肌肥厚。
      •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
  • 不良反应

    • 氯沙坦的不良反应轻且短暂。
    • 偶有眩晕、高血钾、胃肠不适、乏力等。
    • 在伴有肾脏疾病和应用保钾作用药物者可出现高钾血症。
    • 禁用于妊娠患者,因胎儿从4个月起肾脏的灌注依赖于RAS的发育,应用氯沙坦会引起胎儿损伤或死亡。

      缬沙坦 (valsartan)

  • 在人体组织中的受体亲和力要比氯沙坦强5倍;

  • 原药发挥作用,无需肝脏代谢;
  • 降压作用具有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明显优于氯沙坦,剂量增加,治疗时间延长,降压效果越明显;
  •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同氯沙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