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科

image.png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经消化道感染和传播、能在肠道中复制、并引起人类相关疾病的胃肠道感染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但往往只在肠道内初步增殖,而主要起多种肠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手足口病等),属于小RNA病毒科

    肠道病毒的种类

    • 脊髓灰质炎病毒:1、2、3型
    • 柯萨奇病毒:A、B组
    • 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即埃可病毒)
    • 新肠道病毒:1969年后陆续分离到,包括68、69、70和71型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

  • 体积小、直径24~30nm;呈球形, 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ssRNA(RNA具有感染性;起mRNA的作用,中间为P1、P2和P3连续的一个开放读码框,编码1个约2200个氨基酸的大分子前体蛋白);

  • 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能迅速产生细胞病变;
  • 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乙醚、耐酸(在pH3.0~5.0的酸性条件下作用1~3小时仍保持稳定)和胆盐;能耐受蛋白酶和胆汁的作用;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使病毒灭活;对紫外线、干燥和各种氧化剂敏感;
  • 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者多见;病毒在肠道内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主要起多种肠道外感染性疾病;
  • 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症状,同一种V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 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迟缓性肢体麻痹

    生物学性状

  • 球形,直径27nm,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 基因组: +ssRNA → 两端为保守的非编码区(具明显的同源性),中间为连续的开放读码框;5端结合了一小分子蛋白质Vpg,与病毒RNA合成和基因组装配有关;3端带有polyA尾,加强了病毒的感染性; RNA为感染性核酸,直接起mRNA作用(含有P1、P2、P3三个开放读码框),编码22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多聚蛋白→酶切后形成病毒结构蛋白VP1、VP2、VP3、VP4和功能性蛋白(2个蛋白酶和1个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 VP1、VP2、VP3暴露在衣壳的表面,带有中和抗原位点,其中VP1与病毒吸附有关(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细胞粘附分子受体CD155);VP4位于衣壳内部(与病毒脱壳有关),当VP1与受体结合后,VP4即被暴露,衣壳松动→基因组脱壳穿入。(VP4稳定衣壳构型的作用,与病毒的脱壳有关)
  • 分型:分为1、2、3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 抵抗力

    •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
    • 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 胃肠道能耐受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的作用;
    • 病毒对热、干燥以及紫外线照射敏感,55℃、30分钟可灭活病毒;
    • 含氯消毒剂能有效灭活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 无菌性脑膜炎

  • 麻痹症

    传染源

  • 患者或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

  • 粪-口途径传播(以上呼吸道、口咽和肠道为入侵门户)

    易感者

  • 1~5岁儿童为主要易感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致病机制

    image.png

    免疫性

  • 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牢固免疫力;

  • 以体液免疫中和抗体为主,主要是sIgA( 粘膜局部的sIgA可阻止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咽喉部、肠道内的粘附,阻断病毒经粪便排出播散 )。
  • 另外,血清中的中和抗体(IgG、IgM可阻止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防治原则

    主要疫苗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Salk疫苗)

  • 不能产生肠道局部免疫

  • 接种剂量大,使用不方便;
  • 免疫接种面必须广泛等缺点;
  • 不存在引起VAPP的可能性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Sabin疫苗)

  • 热稳定性差;保存、运输、使用要求高;有毒力回复的可能。

  • OPV口服类似自然感染→可诱发血清抗体,预防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产生,并可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阻断野毒株在肠道的增殖和人群中的流行;
  • OPV自粪便中排出,可使接触者形成间接免疫

    免疫程序

  • 2月龄初次开始连服3次OPV,每次间隔1个月。

  • 4岁时加强一次→可产生持久免疫。
  • 为了防止VAPP(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发生,新的免疫程序建议最初2次免疫宜使用IPV以排除VAPP发生的危险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致病特点

  • 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

  •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 型别多,引起的疾病谱复杂。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同一种病毒也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 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

    所致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 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有关。

    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g)

  • 由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引起。

  • 症状:发热、咽痛;软腭、悬雍垂周围出现水泡性溃疡损伤。

    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 disease,HFMD)

  • 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

  • 主要症状:手足臀部皮肤的皮疹和口舌粘膜溃疡,伴发热;患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夏秋季多见。 发热, 不适, 咽喉肿痛, 口腔、手、脚侧面及掌心、屁股出现小泡
  • 传染性极高,病程约1周

    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

  • 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突发性发热和单侧胸痛;

  • X线检查多无异常

    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

  • 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acute conjunctivitis)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e conjunctivitis)/红眼病

  • 分别由柯萨奇A24型新肠道病毒70型引起。

    急性胃肠炎病毒

  • 是指经消化道感染和传播、主要引起急性肠道内感染性疾病的胃肠道感染病毒,引起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

  • 引起胃肠炎的病毒

    • 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rotavirus);
    • 杯状病毒科:SRSV(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和经典人类杯状病毒(classic calicivirus);
    • 腺病毒科: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40、41、42;
    • 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astrovirus);

      轮状病毒(rotavirus)

  • 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等在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儿童十二指肠粘膜超薄切片中首次发现。为双链RNA病毒。

  • 人轮状病毒(HRV,human rotavirus)——其中的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胃肠炎的最重要病原体,占病毒性胃肠炎的80%以上。

    生物学形状

    形态

  • 大小不等的球形;直径60~80nm;

  • 无包膜,具有双层衣壳;电镜下见病毒外形呈车轮状。
  • 轮状病毒腹泻病人粪便中常见3种类型的病毒颗粒

    • 光滑型颗粒:结构完整,具有感染性
    • 粗糙型颗粒:丢失外衣壳,暴露出车轮状辐条,没有感染性
    • 单层颗粒:缺少基因组RNA,没有感染性

      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质

  • 双链RNA,约18550bp,分11个基因节段组。

image.png

分型

  • 据VP6的抗原性→分为7个组(A~G);
  • A组根据VP6又可分为4个亚组(I、II、I+II、非I 非II)
  • A组根据表面中和抗原VP7和VP4分14个G血清型(VP7为糖蛋白)和20个P血清型(VP4为蛋白质)
  • 其中的A、B、C组才引起人类腹泻,A组轮状病毒世界范围内婴幼儿重症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

    抵抗力

  • 耐乙醚、氯仿、耐酸、耐碱(能在pH3.5~10的环境中生存)和反复冻融;粪便中可存活数天至数周;室温下相对稳定,56℃30min被灭活;95%的乙醇是最有效的灭活剂

  • 胰酶作用后,感染性增强

    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 传播途径:粪-口(主要途径);还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 发病季节:温带地区晚秋和冬季
  • A组轮状病毒最常见(A~C组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D~G组只引起动物腹泻);
    • 主要流行的血清型:G1P8、G2P4、G3P8和G4P8
  • B组病毒可在年长儿童和成人中暴发流行→至今仅有我国报道过;
  • C组致病性类似A组,但发病率低

    致病机制

  • 病毒在肠道被部分消化,外衣壳降解、裂解VP4→产生感染型亚病毒颗粒(infectious subviral particle,ISVP) →进入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增殖

    • 造成细胞溶解死亡、微绒毛萎缩、变短、脱落→影响肠道吸收功能;
    • 刺激腺窝细胞增生、分泌增多→严重腹泻,水和电解质丧失
    • 病毒非结构P4蛋白(NSP4)有肠毒素样作用,刺激细胞内钙离子升高引发肠液过度分泌→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微绒毛萎缩、变短、脱落→吸收减少→严重腹泻

      临床表现

  • 造成细胞溶解死亡、微绒毛萎缩、变短、脱落→影响肠道吸收功能;

  • 刺激腺窝细胞增生、分泌增多→严重腹泻,水和电解质丧失
  • 病毒非结构P4蛋白(NSP4)有肠毒素样作用,刺激细胞内钙离子升高引发肠液过度分泌→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微绒毛萎缩、变短、脱落→吸收减少→严重腹泻

    免疫性

    型特异性抗体IgM、IgG;对同型病毒有保护作用(特别是SIgA)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密消毒可能污染的物品。

  • 治疗:及时输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支持疗法。
  • 特异性减毒活疫苗在研究中

其他肠道病毒

肠道腺病毒

  • 双链DNA,完全闭合
  • 肠道腺病毒40、41、42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2位病原体;
  • 不易在通常用于分离腺病毒的细胞中增殖;
  • 粪-口途径传播;四季均可见发病,以夏季多见;主要侵犯5岁以下小儿,引起腹泻(少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