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 军事上所说的数据链就是一张数据网,就像互联网一样,只要你有一个数据终端就可以从这个数据链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如同你用电脑上网一样,同样你也可以使用终端往这个数据链路网里添加东西。
- 只不过广义上来说,军事数据链就是所有单位贡献数据信息,打个比方就是比如一架无人机发现某个地点有部队,首先他可以通过数据链来识别该地区是不是有自己的部队,进而识别该部队是敌人还是友军,而当识别为敌人之后就可以通过数据链发布消息。
这样不管是地面上的陆军坦克还是空军战机,还是后方指挥部都会获得这一消息。
而这个网络功能可以无限细化,比如组建一个专门的救护系统,战场上有人受伤,可以立刻把伤员的位置、受伤部位、伤员信息等都发布上去,而专门救护部门只要不停的检测有没有出现新的伤病信息就可以,只要出现伤员信息,根据报告的伤员的相关信息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装备,然后联合敌我双方的分布数据来选择一条安全的通道奔赴伤员所处位置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护。而且甚至可以让已经出发在空中的救援直升机接顺路接受新的伤员,这样对以提高救护效率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数据链是传感器与传感器、传感器与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与信息平台之间的中介,是实现信息链式运动的桥梁,是获得信息优势、提高各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没有数据链,就无法构建数字化战场,也就无法实现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的转型。
链路与线路
在谈到海军通信系统时,经常会碰到链路(Link)和线路(Circuit)这两种术语
- 西方海军使用起来是有严格定义的:
- 链路
- 表示一套完整的设施,包括完成通信所使用的设备、训练及程序,如卫星通信链路、11号数据链、16号数据链等,链路是一种固定能力
线路
军用数据链出现于 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用于美国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
- NTDS是第一代舰载或机载自动化通信系统,于1961年研制成功
- 当时通过它来使作战情报中心计算机化,以解决空战中战术数据的计算问题。
- 后来,数据链被广泛用于
- 舰载飞机自动着陆系统(4A数据链)
- 战术数据交换(如14号数据链)
- 实时数据通信(如16号数据链、卫星通信链路)
- 联合战术信息分配(如美国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
- 现已发展为通用武器接口(如美国防部“武器数据链结构”WDLA计划)
目前,在包括美国、北约及其盟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军队中,数据链已经形成不同系列,并呈现迅猛发展之势。
从数据终端来看,主要有单兵终端、武器终端和网络终端三种类型
- 第一类用于单兵和地面移动部队
- 主要解决作战人员与作战人员、作战人员与武器装备、作战人员与信息平台之间的联系问题;
- 第二类用于作战飞机、舰艇和无人机等武器装备,
- 主要解决作战平台之间的联动;
- 第三类用于信息平台,
- 主要作为 C4ISR、地面控制站等主网的网关设施,解决信息平台之间的链接问题,特别是在GIG(即全球信息栅格)或G2G(即网格的网格)方式下,它还是网络或网格之间的桥梁。
- 第一类用于单兵和地面移动部队
- 从通信方式看,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 有线数据链
- 美军的1号数据链就是一条有线数据链,它使用陆上通信线路,主要用于防空数据的自动交换。为了在不同数据链之间交换防空信息,1号数据链借助数据缓冲装置,自动把数据重新格式化,其传送速率为2400比特/秒。
- 无线数据链
- 有11号、14号、16号数据链等
- 有线数据链
从工作方式来看,可分为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两种
- 但大部分数据链同时具有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两种功能
11号链是一条用于交换战术数据的数据链。例如,交换发现敌情报告,还可用于协调作战区域内各个平台
- 11号链使用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A的数据格式,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88-203-1说明了11号链的详细情况
- 11号链通常用来联通参加作战的战术部队,如海上舰艇、飞机和岸上节点。主要采用高频传播,在视距范围内它可使用特高频频段实现各种作战平台的互连。
- 只有那些能处理并显示作战态势及目标信息的平台才装有11号链设备。
- 11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的数据传输,它采用高频无线电设备时,数据传输速率为2275比特/秒。
- 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是一个支持各级战斗指挥人员的海军舰载战术指挥控制系统。
- 11号链采用轮询技术(也叫点名呼叫),为各部队之间提供通信并交换数据信息。
- 美国海军使用的数据终端机有AN/USC-35(V)、AN/USQ-76(V)、AN/USQ-83和AN/USQ-111(V)等。
后两种型号设备是90年代初才装备部队的,其功能齐全,适用于北约各国海军装备。
14号数据链是一条在高频和特高频这两种频率上工作的数据交换系统
- 它通过安装有11号数据链的指定舰船或其他平台为作战人员提供战术数据广播
14号数据链每分钟发送100字电传,这样可以为战区内担负攻击和防御任务,但没有装备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的舰船提供战术数据广播服务,提高其作战能力。
16号数据链(JTIDS)用途较广,装备数量较大,
- 16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
- 16号链使用战术数字信息数据链J型作为数据格式。
- 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J一般用于把参战的部队互连起来。
- 例如,把海上部队、飞机和岸节点互连起来。
它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使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特高频无线电设备。
4A号链是一种半双工或全双工飞机控制链路,供所有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使用。
- 开始引入4A号链时是为了支持自动着陆系统,后来发展成为通过交换状态和目标数据来协调E-2C”鹰眼”预警飞机和F-14A”雄猫”战斗机的手段。
- 4A号链也用于校正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惯性导航系统。
- 4A号链使用特高频,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射频信道间隔25千赫兹。
- 为了连接各种装置和交换目标信息,4A号链采用了单频时分多址技术。
- 用于作战飞机控制和目标信息的数据率为5千比特/秒。
- 典型的4A号数据链终端由特高频无线电台、调制解调器、密码设备、数据处理器和用户接口设备组成。
- 在4A号链路中有两种类型的终端:控制站终端和飞机终端,它们以半双工方式工作。
- 但是,控制端终端还必须能够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
数据链的特征
与一般的通信系统不同,数据链系统传输的主要信息是实时的格式化作战数据,包括各种目标参数及各种指挥引导数据。因此,数据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信息传输的实时性。
- 对于目标信息和各种指挥引导信息来说,必须强调信息传输的实时性。
- 数据链力求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缩短各种机动目标信息的更新周期,以便及时显示目标的运动轨迹。
- 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 数据链系统要在保证作战信息实时传输的前提下,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 数据链系统主要通过无线信道来传输信息数据。
- 在无线信道上,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衰落现象,严重影响信号的正常接收。
- 在语音通信时,收信人员可以借助听觉判断力,从被干扰的信号中正确识别信息。
- 对于数据通信来说,接收的数据中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码。
- 数据链系统采用了先进、高效和高性能的纠错编码技术降低数据传输的误码率。
- 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 为了不让敌方截获己方信息,数据链系统一般采用数据加密手段,确保信息安全传输。
- 信息格式的一致性。
- 为避免信息在网络间交换时因格式转换造成延时,保证信息的实时性,数据链系统规定了各种目标信息格式
- 指挥控制系统按格式编辑需要通过数据链系统传输的目标信息,以便于自动识别目标和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 通信协议的有效性。
- 根据系统不同的体系结构,如点对点结构或者网络结构,数据链系统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
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数据链是链接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中心、作战部队、武器平台的一种信息处理、交换和分发系统,是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技术数据信息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术效能的系统。
- 数据链可以进行点对点全双工、点对点半双工、多点对多点的时隙分配、点对多点的点名呼叫、多点对多点的时分多址方式等方式工作
- 使作战区域内各种指挥控制系统和作战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组成战术数据传输交换和信息处理网络,为作战指挥人员和战斗员提供有关的数据和完整的战场战术态势图。
- 机载平台上的战术数据链系统的最大通信距离可达近1000公里,使用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 在未来战场上,运用数据链信息系统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 扩大作战空间
- 在战场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部队可以实时或近实时地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敌方的情报,为作战武器远距离打击敌方创造有利条件。
- 同时,可以加强各部队之间的彼此协同,又便于在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多维空间中实施联合作战,从而扩展了兵力兵器作战的空间性能,使战场的空间朝着纵深化、立体化方向发展。
- 特别是实现作战信息共享的横向技术一体化,使得通信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在满足垂直 (纵向)指挥链对通信资源要求的同时,还能实现信息横向互通。
- 横向技术一体化的应用,使得兵力兵器远距离的作战能力空前提高,如侦察距离的增大、武器射(航)程的增远、兵力机动能力的提高,以及立体作战兵器的增多,这些都给部队在更大范围内杀伤对方创造了可能和条件。
- 促使武器平台智能化。
- 运用数据链的武器平台,不论是新研制的还是利用 “嵌*”新技术改造的,
- 由于配备了计算机,采用了数字化通信,实现了横向联网,再加上GPS系统、红外雷达和敌我识别系统等
- 因而都被智能化了,不仅提高了武器平台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武器射击目标的精确度。
- 促使战场环境透明化。
- 当各武器平台与信息系统建立起数据链路以后,战场上的部队都能将各种传感器所获取的战场情景信息,通过纵横交错的通信传输网络,传送到各作战单元显示设备上
- 使各作战单元能及时看到整个战场的画面和作战态势,指挥员通过电子地图针对作战态势,指示战斗的行动方向,将命令直接显示到各作战平台甚至各个战斗员头盔的显示屏上,使每个指挥员、作战平台和士兵对敌军和友军的现实位置一目了然
- 各作战平台和士兵也能通过计算机和 GPS系统,了解自己在战场上的确切地理位置,因此真正实现了战场环境的全透明化。
促使联合作战的真正实现。
数据链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兼容现有装备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频率资源,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改进网络结构,增大系统信息容量,提高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不断提升数据分发能力,从战术数据终端向联合信息分发系统演变;在与各种指挥控制系统及武器系统链接的同时,实现与战略网的互通。
- 通用化
- 海湾战争后,美空军经过 10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个以C4KISR为主导的信息平台和以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为主的精确弹药库。
- 美空军最近提出了通用武器接口概念,并将其列在武器更新的最优先位置。美空军希望通过开发通用数据链将这些精确弹药相互链接,并与机载或地面控制器相联,“无缝”接收信息平台发布的各种控制指令,从而获得飞行中重新瞄准和更快速、精确地进行打击效果评估等能力。
- 近几年来,一些武器供应商一直在试验可用的通用武器接口,并在等待美军方的通用弹药数据链协议。
- 据报道,2004年度美空军审查确定武器优先发展顺序的“空军武器峰会”,主题将是“把互联的武器列入新出现的‘网络中心战’模型之中”。
- 美陆军也正在努力开发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他们为其战术侦察部队采购的“影子-200”战术无人机,其中就包括了TCDL技术的开发项目,目的是实现陆军和海军作战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 数据链的通用化,就可以实现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如RQ-4A“全球鹰”无人机能与现有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JDISS)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联结,可以把图像直接、实时地传给各级指挥官,用于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或打击效果评估。
- 微型化
- 美国及其盟国现有的 Link16战术数据链,广泛用于各型战术战斗机、轰炸机和指挥控制飞机,但由于太重和太贵,不能用于绝大多数的无人机和其他武器系统。
- 美国空军正在实施一项最初命名为“女妖”、现在称之为“武器数据链结构”(WDLA)的计划,该项目由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投资,最初目标是发展一种小型化的Link16战术数据链。
- 以色列塔蒂安公司开发了一种紧凑型数据链——“星链”,该数据链是专门为小型、微型无人机搜集视频类信息设计的,其在无人机上的部件重量仅有1/2-2/3磅。
- “星链”已用在以色列的“赫尔姆斯-450”无人机、“搜索者”无人机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先锋”无人机上,并与美陆军开发的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有95%兼容。
- 单兵化
- 早期的数据链多用于武器平台之间。
- 然而,如何让指挥员看见战场的情况,让士兵看清敌人的情况,而且看见“山那边的情况”,是人类战争的千年梦想。
- 因此,单兵的信息化一直是新军事变革的重点。
- 数据链的出现,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
- 通用化、微型化的数据链,可以装备到每个士兵,让士兵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敌我双方的任何需要的信息帮助。
- 比如,以色列开发的“星链”系统,包括空中数据终端( ADT)、地面数据终端(GDT)和空中数据中继设备等都是微型的。
- “星链”中的ADT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在无人机上,信息由ADT传输给GDT,并显示在掌上电脑或单兵数据助理上,控制单元则放置在士兵的背包中。
- “星链”非常适合营及营以下作战单元或单兵在城区、崎岖不平的地形、山上或建筑物后进行侦察和战场损伤评估。
- 该系统作用范围约14.4公里,如果要在更远距离上使用就需要中继节点。
- 高速化
- 面对飞行中机载传感器实时拍摄到的图像这样一类信息处理问题,数据链的实时传送显得异常重要
- 要做到海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必须解决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问题。
- 西方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数据链信息传输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突破
- 比如, Link11数据链的传输速率仅为2275比特/秒,而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传输速率达274兆比特/秒-1000兆比特/秒。
- 不久前,美图诺斯鲁普格鲁曼公司在加州中国湖地区,对海军的RQ-8A“火力侦查员”垂直起降微型无人机进行了旨在验证“火力侦查员”的战术指挥数据链路的一系列飞行试验,成功地演示了无人机机载设备与地面控制系统的数据链路,飞行中机载传感器实时拍摄的图像首次被准确地下载
- 在海军陆战队发起攻击时,“火力侦查员”可在150海里范围内将信息传回地面控制站,根据信息平台的指令,还可以直接引导海军舰载武器和海军陆战队武器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
](https://blog.csdn.net/luckriver/article/details/1568414)
现存架构
HAVEQUICK
- HAVEQUICK最初是美国空军发展高级战术通信计划的一项内容,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译名。
- 该计划是打算在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出现之前,快速开发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重要的特高频通信不受敌方干扰
- 整个计划80年代初执行。HAVEQUICK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特高频战术无线电设备,用于舰艇与各种节点(如其他舰艇、飞机和岸上部队)之间战术数字数据的交换。它为现用的高频无线电设备提供了电子反对抗功能,如AN/ARC-182和AN/WSC-3就具有了这种功能。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是一条图像数据通信数据链,用于从空中平台到舰艇的图像数据传输,如从侦察机到舰艇的图像数据传输。
- 它提供了由空中侦察机获取传感器信号的航空母舰和装备有其它数据链的飞机之间的自动化通信。
-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工作频段是X频段和Ku频段。
-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对舰船链路传输速率为10.71兆比特/秒~274兆比特/秒,而舰船到飞机链路传送速率为200千比特/秒。
- 该链路的舰用终端是AN/USQ-123,它支持由飞机到舰船的图像数据通信。
- 该系统在飞机和舰船之间有两条通信线路,分别使用X波段和Ku波段的频率。
- 该系统早期称之为模块化内部联络数据链,以航空母舰为节点,接收来自侦察机和其他飞机的传感器信息,其中包括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和信号情报。
而上行链路要对机载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舰载终端由天线和射频分系统、多链路处理器分系统、图像处理分系统及其他舰载系统组成。
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LAMPS)数据链
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LAMPS)数据链是舰船和LAMPS直升机之间的战术数据链路。
- LAMPS直升机下行链路无线电台把机上传感器系统的雷达和声纳所获得的数据传送到直升机母舰上。
- LAMPS数据链舰载终端是AN/SRQ-4,其组成包括装有天线罩的AS-3274定向天线,AS-3275全向天线,C-10425天线控制/监视器,OR-209收发信机和KG-45密码设备等。
LAMPS数据链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工作在G波段,它是一个全双工链路,其数据速率为25兆比特/秒
1号链是一条使用陆上通信线路的数据链。它用于防空数据的自动交换。
为了在两条数据链之间交换防空信息,1号链借助使用数据缓冲装置,自动地把数据重新格式化,其传送速率为2.4千比特/秒。
14号链是一条在高频和特高频这两种频率上工作的数据系统。
- 它通过安装有11号链路的指定舰船以及其他的平台提供计算机控制的战术数据广播。
14号链发送标准的每分钟100字电传,这样使由战术数据交换支持的区域防御和攻击任务的、没有装备NTDS的舰船的战术数据处理设备的成本降至最低。
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有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海军正在执行其“哥白尼体系结构”计划,全面地改革其指挥控制系统,其中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信息传输和交换。数字数据网络将成为未来海军通信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B0%E6%8D%AE%E9%93%BE/10582732
https://blog.csdn.net/luckriver/article/details/1568414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02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