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制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即《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和《1861年2月19日宣言》。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所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使俄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2、彼得一世改革
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推行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义务征兵制,创建海军;发展工商业,学习西欧先进科学技术;改革行政机构和行政区划;开办学校,简化俄文字母,提倡西欧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但未触动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

3、开明专制
扩大贵族的特权,强化农奴制。 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农奴的法令: 允许贵族自由处置农奴; 禁止农奴对地主提出任何控告,违者处以终身流放; 把大量农民连同土地一起赠送给贵族 到18世纪末,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农奴制在俄国全境普遍建立起来了,农奴制走向鼎盛。

4、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
1853~1856年间英、法与俄国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的战争。因主战场在克里米亚,故名。19世纪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加深了与英法之间的矛盾。1853年,俄国出兵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引发战争。结果,俄国惨败,于1856年3月签订《巴黎合约》。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受到严重打击,同时加深了国内农奴制危机,使得俄国开始了1861年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