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核。
最近B站上映了一部纪录片《富豪谷底求翻身》,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亿万富翁葛伦史登斯从100美金开始,在90天内如何创造一家价值100万美金公司的故事。
我本来以为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关于阶级固化,如何突破阶级的奋斗史,等我看完B站更新的8集之后,我发现和我之前的想法并不一样。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创业者如何实现从0到1的过程。
比如:早期没有资金,如何将先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变现,如何搭建团队并树立公司价值观;如何利用杠杆;如何借助社会资源等等。
这部纪录片从记实的角度优秀的阐述了富翁葛伦史登斯的创业历程。
总的来说,算得上一部不错的商学院创业教程的优秀纪实类纪录片。
其实,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对我印象最大的并不是葛伦史登斯如何实现从0到1的过程。
而是葛伦史登斯通过何种方式使得团队里的这些人在遭受批评、打击后仍然选择无报酬的跟随葛伦史登斯创业,并且能够实现在没有葛伦史登斯的前提下,这家公司仍然能正常的运行。
他是如何做到白嫖这些职工的劳动的?
这些职工又是为何甘心为他卖命的?
所以,今天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现在的社会,什么样的公司你愿意长久待下去?
这个问题可以拆分为两个小问题:
(1)现在的社会情况下,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2)这样的公司应该有什么样的领导或者环境。
01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我们先讨论一个有趣的学科,未来学,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听说过这个学科。
未来学呢,是根据定性、定量等多方面的分析来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未来人类的影响。
我觉得这本书中有价值的是分析了社会在进化过程中,社会竞争关系中存在的核心壁垒。
在工业经济社会,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主要依赖于这家公司的销售额,而一家公司的销售额主要由这家公司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流程决定。如何更高效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就涉及到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以及稳定和先进的生产车间。
工业社会的核心壁垒是有资产和资源决定的,也就是资本。在充足资本的前提下快速形成规模和成本优势,形成竞争壁垒。但总的来说,资本是有限的,所以工业社会的企业无论多大,最终都是有边界的。
在知识经济社会,这一架构发生了改变,一家公司的价值同样体现在这家公司的销售额中,但是顾客买不买公司的东西,已经不只是取决于你的产品够不够好,有时候更取决于你的服务、你对客户的管理是否基于顾客信心。
而这一切不再是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起到主要作用,而是由企业的文化、技术这些无形资产起到核心作用,而这种无形资产就是知识。
回到刚才提到的纪录片,葛伦史登斯创建的这家BBQ公司,看则有着再简单不过的商业模式,但实际上确是一场有趣的智力游戏,而这里面最好玩的点就是善用杠杆。
当葛伦史登斯出售二手车之后,开始通过炒房完成创业的原始积累。
炒房剧情之中,葛伦史登斯利用了两次杠杆,第一次杠杆是房屋首付款,这个大家都懂,不必多说。
而第二次杠杆是在第一次杠杆的基础上继续加杠杆。
葛伦史登斯在取得房子之后,利用某种方式取得房屋工程装修贷款,我查了美国部分银行房屋工程装修贷款的情况,一般而言,房屋持有者可以通过个人信用或者房屋抵押的方式取得银行的装修贷款,贷款总额最高可以达到房屋价值的100%。
所以,计算一下,房屋的购买价格应该是4万美金,首付款1万美金,这是4倍杠杆,再以房屋抵押或者个人信用取得1万美金的装修费用,这是5倍杠杆。如果房屋价值翻1倍,相应的贷款者可实现5倍的资产增值,扣除投入资金,净赚4倍。
当然,房屋价值翻新之后实现资产翻倍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房屋装修还要聘用设计师和装修人员,美国的人工成本较高。
美国房屋设计师的时薪约在20-200美刀左右,就葛伦史登斯所在伊利,也就是美国传统工业区-铁锈带来说,跟我查询的结果伊利地区的设计师报价约在30美刀/小时。按照设计工期六周,葛伦史登斯的整个房屋设计的花费至少需要7000刀。
美国伊利地区的装修工人工资约在15美刀/小时左右,按照装修工期六周,需要4个人,葛伦史登斯所需要的工人装修花费约在1.44万刀(实际每周按照5天工作日)。如果没有装修材料贷款,实际买入房子的价格为4万美刀,装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差不多近3万美刀。
总成本约在7万美刀,那你再考虑这套房子卖出去有多少钱?
实际这项生意在不考虑杠杆的情况下,并不能赚很多钱。
葛伦史登斯能把创业这事做起来的核心原因,就是省掉了人工成本。
免费省掉这部分人工成本,则是利用了第三个杠杆,知识杠杆,白嫖设计师的知识,白嫖团队成员的劳动力,最终实现了创业资金的积累。但这些团队成员最终都得到了相应的高出其劳动价值的回报。
葛伦史登斯利用知识杠杆,也不只是这一次。
比如,第一期通过某二手网站搜集信息卖出废旧轮胎;通过小企业服务平台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通过和BBQ和啤酒厂老板的沟通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
这些不但充分利用了他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利用了别人的知识,实现了团队内部齐心协力的知识的无障碍的交流交换。
葛伦史登斯所做的事情和他选择创业的出生地,美国传统工业铁锈带地区的商业运行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和传统工业社会的主要区别。
那么,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和传统工业社会的区别在哪呢?
核心的一点是市场的出现,使得知识有了相互交流的平台,知识的交流和交换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知识可以实现1+1>2的过程。
知识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或者说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有知识积累的公司?对,但不全对。
而应该是可以持续不断完成新知识积累的公司。
02 选择什么样的领导?
这种新知识是如何积累的呢?
对一个人来说,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实现新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可以进行知识交流、交换的环境,这个环境鼓励新知识的产生,也就是鼓励创新。
以前,我非常重视环境对公司的影响,浅层分析公司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这让我失去了很多投资优秀企业的机会。
后来自己创业实践,管人、管组织,开始逐渐明白,除了外在的对公司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有一个比外在影响因素更为重要的内生影响因素,就是组织里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而激励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一个优秀的CEO?还是一套优秀的激励制度?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其实不论是创业者,对于工作或者即将工作的小伙伴也一样,一家公司是否能让你不断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你认为老板不是个傻缺,而是你愿意追随的人。
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即使老板不在了,换了新的老板,你仍然会选择留在这家公司,我想这也是你关心的问题。
吉姆柯林斯的著作《基业长青》里将公司的管理者分成两类,造钟者和报时者。
这本书我应该提了不只一遍了,这本书也不只有我觉得好,投资大佬、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也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这本书,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真的读一读。
《基业长青》提到的造钟者和报时者对于组织而言有显著性的差异。
造钟者创造一种制度,形成一种团队文化,使得企业可以在自行运转的前提下还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比如华特·迪士尼,迪士尼的文化精髓是“创造幸福”,所以在迪士尼的制度里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面带微笑,并且始终鼓励员工寻找可以创造快乐的方式。
报时者则是依靠于个人的能力帮助公司持续做大或者帮助公司走出困境,相对于组织,CEO更为重要,一旦CEO离开,公司则陷入混乱之中。
典型的代表如哥伦比亚公司,没发现有啥公司文化,核心的目标就是赚钱,所以80年代的哥伦比亚影业积累了大量的片库,《007》、《超凡蜘蛛侠》、《信使》几乎都是哥伦比亚影业的影片,但最终也没逃过被收购的命运。
我记得当年万达并购传奇影业,也就是出品了《蝙蝠侠》、《超人归来》、《诸神之怒》、《哥斯拉》的那家电影公司并未掀起多大的风波。
反倒是万达当年想建设一家主题公园要超过迪士尼的时候却掀起了不小的骚动。我不知道能不能超过,但现在看来,有朋友来上海玩,大家推荐的都是迪士尼。
造钟者塑造好的公司环境,个人或许有魅力或者没魅力。美的电器是好公司,公司的管理制度也较为优秀,但你知道美的的创始人和现任CEO的名字么?
报时者体现个人魅力,但通常情况下不塑造一个好的环境,公司可能过度依赖报时者。
葛伦史登斯是造钟者还是报时者呢?
过往他的经历和背景或许我们不甚了解,但这部纪录片所做的小卒BBQ却体现的较为明显。
本身,小卒这个名字就体现了公司的文化,团队的成员几乎都出自于传统铁锈带的基层人员。凝聚在一起,核心的原因是这些人员都坚信小卒有小卒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命运。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葛伦史登斯不断对小卒文化的强调。就像最后一集RJ说的那样,在认识了葛伦史登斯之后,他才充分理解什么是小卒。
而葛伦史登斯创造的这种文化环境,使得团队里的成员相互信任,又相对平等,自然激发了他们之间无差异的进行知识的交流交换。
不知道葛伦史登斯自己的贷款公司是否有这样的环境,但至少在小卒BBQ中,我看到了造钟者的存在。
我们不妨来举几家公司,小伙伴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也方便未来你在换工作或者择业时对造钟者有个清晰的认知。
第一个,阿里巴巴的马云,大家觉得马云是造钟者还是报时者。可以把你们的答案打在弹幕上。
现在马云老师退休了,但是阿里巴巴仍然在正常的运行。马云之于阿里巴巴塑造了很多的企业文化,比如经常提到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所以有了后来的阿里云。
以前优酷出过一个短视频,叫《功守道》,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马云在里面臆想自己是一个武林高手。何止是视频里面,即使在阿里的价值观里面也是这样,阿里的价值观叫做六脉神剑。在阿里的内部有很多花名。
我想如果你们老板让你们起一些花名,你们肯定觉得老板是个神经病。而就是这样一个神经病,让众多大佬觉得有一个花名是在阿里的荣耀。
我觉得更多的时候他们相信马云。因为相信,所以愿意追随。即使马云离开了阿里巴巴,预计阿里也是个现实和理想结合的大公司。
所以,我觉得马云更倾向于一个造钟者,而不是一个报时者。虽然他有很突出的个人魅力。
如果我让你说出一家你认为的在中国的伟大公司,我想弹幕中很多人会选择华为。
既然提到华为,那么华为的任正非是造钟者还是报时者呢?估计很多小伙伴会说任总是造钟者,也有很多小伙伴会说任总是报时者。
当然,这没有对错之分,报时者也不是贬义,更多的是证明此创始人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好久。现在大家都在学华为的制度和方法。不论是否能学会吧,但是华为的创新精神应该不是任正非一个人能决定的,而是由华为的激励制度和文化决定的。
但同样的,华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70多岁的任老是否解决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关系,是否确定了企业的传承者或者接班人。
所以,对于任正非是造钟者还是报时者的话题,不妨交给时间去判断。
如果说交给时间去判断一位优秀甚至卓越的创始人是造钟者还是报时者,那么接下来的这名创业者,时间则给出了答案。
我想很多小伙伴,应该想到了他的名字。
没错,他就是乔布斯。现在来看,乔布斯是造钟者还是报时者呢。我想弹幕中,很多小伙伴会说乔布斯是个报时者。
没错,乔布斯对于苹果的影响极大。甚至让你说出苹果的典型机,大多数人也会认为是iphon4,当然我也这么认为。
所以,当乔布斯逝世之后,很多人认为苹果会走向下坡路。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从库克接任苹果CEO到现在的10年间,苹果的市值翻了10倍。
很多乔布斯坚持的理念,现在仍然没有变化,比如为什么不用曲面屏。如果说乔布斯是造钟者的最有利证明就是,选择了98年加入苹果,一直在苹果工作22年之久的库克。
以前我认为如果你要选择就业,你应该选择一个好领导。
现在自己创业久了发现,你要就业,至少要考虑一个因素,这家公司行不行,也就是这家公司能不能长久发展。
而一家公司能不能长久发展,取决于两点,环境等外在因素以及组织等内部激励。
最终和领导有关么,或许有关,但好的公司应该没关。
总结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就职?
(1)在当前的知识经济社会,能持续积累新知识,也就是能持续创新的企业更容易生存,当然创新并不一定是技术创新;
(2)公司能否持续创新基于公司是否构建了可以维持持续创新的环境。这取决于公司的创始人是报时者还是造钟者。
当然,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解决,什么是好的可以持续知识交流、交换,创新的环境呢?我想这是每一位创业者或者即将就业的小伙伴同样想知道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我想留给时间,因为现在的我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我看了很多的管理书籍,和很多的管理者进行了沟通,但我现在仍然不算一个好的管理者。
但有一点,我很坚持,也很相信。
每个做过投资的人可能都知道,一年赚三倍容易,三年赚一倍难。在创业中,也是一样,创业成功的概率很低,但创业成为一家百年企业成功率更低。
我们在说时间的朋友,意思是说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看事情。
但是我想,不只是你要是时间的朋友,你的朋友,你的小伙伴也应该是时间的朋友。
而要成为时间的朋友,或许有两个核心,坚持和信念。
你信这个东西能成么?
或许这才是纪录片《富豪谷底求翻身》里葛伦史登斯的小伙伴追随他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