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的知识星球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人在职场,我们有时候自嘲一句,卖身,那么,什么是可以卖的,什么是不能卖的。

很多政治正确的说法是,底线和良知不能卖,但作为政治正确而言,这其实缺乏必要的标准,也就是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现实中其实有很多无法明确界定的领域。

再说,现实而言,我们说底线不容出卖,也是看价码的,你给我价码后面加个0我底线没准就会低一尺,真的,就是这么现实。举个例子,比如我的公众号,有人来问,卖不卖,假如说行情价1000万,你出1000万我肯定不卖,为啥,你拿我名义骗我用户咋办,这事我不干,1000万我拿出去全家浪也浪不了多少年,还是要回来刷脸吃饭的。但你要出1个亿呢,多半就成交了,你说粉丝被骗了怎么办,自求多福吧,反正我还可以说我有底线,你看,骗人的也不是我呃。

(当然,现实不会有人那么脑残开这种价的,所以大家暂时不用担心,别的大V经常说,那些贱人们如何如何,让读者以为自己和大V都是天然正确的,但我还是喜欢用自己做例子,因为人性这玩意,我自忖不是圣人,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也不是,大V吸粉的一个诀窍是,给读者带上天然正确的高帽,一起去鄙视其他贱人们,对不起,我这里没有高帽,你我皆凡人。)

人在职场,其实一切都是待价而沽。

1、必然要出卖的,你的时间,你的技能,你的经验。

这是没跑的。某些大佬挂个名字就能收钱,站个台就能分钱,某些小鲜肉抠个图就能赚钱,这种比较特殊。不在讨论之列。

或者还有某些特殊国家因为政府政策,挂个名就能赚钱,比如外国人在阿联酋开公司,必须找个阿联酋人做股东占多数股份,这些名义上的外国公司股东就可以分钱(虽然通常不会按照名义股份比例分钱,但也会有一些其他约定,比如每年固定多少钱或几个点的比例分红),而且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但这种是从投胎开始要抽奖的,我们就不多指望了。

作为凡人,我们获得一份职场offer的时候,时间,技能,经验,都是必须要贡献出来的。而且,我们的努力更多是为了下一份offer,所以,我们的贡献往往还要超出现有的收入水平,就好比nba球星,板凳球员也要为了大合同而拼命做出贡献,绝不是说,身价1000万刀的球星没负责起来,我一个身价几十万刀的板凳球员凭什么要努力。你不努力怎么去争取1000万的身价呢?

2、可能要出卖的,你的资源,你的社交关系,你的身体健康。

作为商务,销售,市场乃至人力资源等诸多岗位,在获得新的职位时,人脉,资源,社交关系可能都是你价值评定的一部分,也被认为是你具有职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你从事一份工作,在一份事业里,你的资源,社交关系在这里是正收益还是负收益。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理所当然认为是正收益,进入一个大的公司,认识更多商业伙伴,结识更多业内牛人,但有些时候,也可能是负的,比如,把一些非常具有才能的好朋友从一份前途似锦的事业里拖下水,介绍给了不靠谱的老板和公司。比如说,让一些信任你的老客户,老朋友因为你的新事业而遭受损失。比如说,因为恶意竞争而与曾经的合作伙伴,老同事反目,相互拉黑。

其实我们不要把自己想的多么高尚,多么有节操,就从纯粹的经济利益角度,我们的职场,我们的事业,其实要从长远看,资源和人脉的长远价值如何衡量,为了一些眼前利益去牺牲长远的资源,是否值得。

贱卖人脉,资源,口碑,信用,都是对个人长期价值的极大损害。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会觉得,这样那样做是为了有面子,你看,我能替谁谁谁背书,我能把谁谁谁介绍给谁谁谁,但不知道的是,你挣到的是劣质资源眼中的面子,丢掉的是优质资源眼中的口碑,久而久之,失去了口碑,你再想挣面子都难了。

其实,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在这个环节上,我自己也犯过几次严重的,想当然的错误,要想彻底弥补是非常难的。

维系口碑是一件极难的事情,而毁掉它却非常容易。慎之,慎之。

身体健康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为了事业牺牲健康值得不值得,政治正确的话是健康无价,但这不现实,其实健康很多是个概率问题,就算你不上班也可能生病,所以我们能容忍怎样的健康风险,以及这样的风险与预期回报是否匹配。

因为很现实的问题,预期回报如果足够高,可以在生活中享受更好的健康食品,医疗条件以及其他健身和健康服务,实际上不少终身忙碌的顶尖商人往往是长寿的,不管是巴菲特还是李超人,所以花钱买健康也不是说一句空话,也不是说身体健康就真的比什么都重要,它确实很重要,但你最好能兼顾到事业和发展前程,这样到你确实需要花钱买健康的时候(也包括买家人健康),不至于捉襟见肘,茫然无措。

所以这又是一个需要量化的话题,如果预期回报非常有限,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那么我个人认为,是需要重新考虑职业规划了,年轻人往往觉得这都不是事,我现在看到某些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拿个保温杯,点菜这个忌讳那个忌讳,某些职场小鲜肉们经常生病,病起来没完,我,我就觉得自己有点庆幸。。

其实到我这个岁数,明显感觉到身体机能开始下坡,这个哪里磕一下,碰一下,恢复起来要比年轻时候慢的多,每年看完体检报告,到也没啥大毛病,但是,遵医嘱的话,很多东西是不敢吃了。

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工作让年轻人变得身体糟糕,而是自己的无节制生活,很多时候,工作忙只是借口,不规律的作息(游戏,视频或刷手机),无节制的饮食,缺乏运动是年轻人身体状况变糟糕的三大主要原因,我猜你肯定至少中一样。我现在作息依然不是很好,但节制饮食做的还可以,此外总算维持了一定的运动量。

3、请尽量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你坐在什么位置,在什么职位上,你自然而然就以这样的视角来看问题,所谓利得阶层永远觉得自己得到的利益天经地义。

但我希望职场的年轻人,尽量保持独立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从谋生角度来说,我们为雇主贡献自己的才能,这没问题,在不影响个人操守底线(是的,这个可能是有弹性的,会跟回报预期存在一定关联,但请别把自己弄得太low。)的情况下,去兼容某些自己并不认同的价值观,这也没问题,但要明白一件事,你必须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再牛的企业也有落伍的一天,再厉害的前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不要盲从于企业的判断和企业的价值观。

很多曾经的业内牛人,或者一些老江湖,老油条也不能免俗,你说诺基亚的高管,摩托罗拉的高管,或者雅虎的高管,真的很笨很蠢么,绝对不是,但很多人都是因为职场的工作经验和背景束缚了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对新市场机会的正确认知,或者有些甚至迷信和盲从于一些企业内曾经无比风光的前辈领袖,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从企业角度说,我们希望找到价值观一致的员工,这个没问题,我们希望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一致,这样思考也合理,但借用一个最近最火的关键词,共识,共识的基础是什么,求同存异。南海主权纠纷这么多,为什么还要提倡东盟与中国达成南海共识。92共识,一中各表又是什么,即便很多领域分歧严重,也可以建立基本共识,当年中美联合公报也是一种共识。企业与员工建立共识,其实一定比如上的困难都要少。

企业与员工应存在最基础的共识,比如说,最基本的,你付出让我满意的工作成果,我付出让你满意的薪酬回报,这就是一种基本共识。但在共识之上,价值观相同最好,略有差异也无伤大雅,如果差异太大,那么要么就是求职者找错了东家,要么就是企业招错了人才。

那么现在有些企业流行洗脑,希望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保持一致,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开始搞**(发文时意外发现有屏蔽词无法通过,经二分法反复查找确认为此处,看上下文,我真不是故意要搞事的。),企业领袖的语录成为革命红宝书,公司内部各种歌功颂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时候,作为员工,我不是说你非要愤愤离职,但保持独立清醒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是必要的。你甚至可以为了生计逢迎某种行为,比如为虚伪的仪式和领导发言拼命鼓掌,但请勿真的把自己陷落进去,失去自我。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事情,前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公众号有个留言,是个多年没联系的老百度,十来年前对方还是个新入职百度的总监,级别比我高,但不是一个部门,因为涉及一些欺诈广告审核不严的事情,我发信怼过他,还抄送过多个公司高管,他解释审核困难还跟我电话争执了好久,当时弄得他有点难堪,(想想确实也有点难为人家,当时刚入职不久好像,对行业还不够了解,他们只是按审核流程做事,欺诈广告通过流程说来也可以说不是他们责任,突然遇到一个不相关部门的情商巨低级别还不高的老员工死命怼,换谁可能都觉得郁闷吧),可能还觉得我有点多事,但在最近公众号留言里,他表示理解了当时这种平等的氛围和追求价值观的行为,并已经是我公众号的深度读者,同时对我公众号的文章表示感谢,我觉得意外也开心,其实虽然工作上有争执,但实际上如果你追求的是正确的,那么你的行为也是一个筛子,对方如果是好人自然会最终理解你,并开始信任你。如果对方不是好人,筛掉也挺好的。

千言万语,最终其实只有一段话,人生路漫漫,职场是长跑,要多看看未来,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失去自我,失去节操,失去口碑,失去信用。有些东西,不损失你的长远未来,你是可以尽力去出卖的,为了下一份工作,或者下一份合同。有些东西,可能会损失你一定的未来,你要权衡,不要把未来卖的太贱,太不值,要知道口碑,信用,健康都是具有长远持续价值的,要懂得珍惜。有些东西,其实你不需要去出卖,真的,比如你的价值观,你的判断力,不要为了一份工作,糊里糊涂把这些卖掉。你可以通过工作阅历,增强或改变你的判断力,通过工作收获,不断优化你的价值观,这是有可能的,也常常发生,但记住,这是你自己的,不是工作赋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