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是不喜欢被裁员的,当然,这事也有例外,比如前段时间滴滴良心裁员,很多人盼着进入被裁名单,好拿一笔丰厚的补偿金。

    当然,严谨点说,也许不该说裁员这个词,毕竟现在是重新定义年代,人员优化,人员调整,架构调整等等,你说人家裁员人家会告诉你诽谤呢。

    但毕竟对大部分打工者来说,都不希望履历上出现被裁撤,被开除的经历。

    今天年初呢,行业人员调整相当大,不少年轻人失去了工作,有些呢,还在可能失去工作的恐慌中挣扎,那么我觉得呢,作为过来人,可以和大家唠唠嗑。

    首先呢,被裁撤不见得是水平问题,这一点呢,希望年轻人遇到这种挫折,不要过于纠结,不要失去自信,很多时候,你只是成为企业决策失误的牺牲品而已。

    偷偷的说一句,我的职场经历中,也有被裁撤的历史,惭愧,还特么的不止一次。当然,我也不会把这个写简历上的。

    其次,也必须说,从政治正确来说,所有裁员都可以认为是企业决策失误的代价。比如你说确实是员工水平不足,也可以说是招聘的失误对不对。但什么是优秀人才啊,容错性啊!容错性越高的员工,被裁的几率越低。

    有人说,容错性是什么啊,恰好有两篇旧文,拿出来一点都不过时。

    谈谈容错性

    再谈容错性

    那我觉得呢,如果真的不幸被裁撤,或者恐慌于被裁撤,几个建议吧。

    1、为了保留工作降薪调岗是否值得?

    有时候企业会说,不裁撤,但是需要调岗,而有时候,调岗可能薪酬会下降。有的时候,这个决策是企业高管决定的,有的时候,是其他部门领导决定的。

    那有什么区别呢? 一种是公司为了减少违约金而逼你离职;但另一种可能也是其他部门觉得你不错,确实想试试你。这二者对于打工者来说,确实不容易区分。

    我这里解释一下,降薪不一定是领导不器重你,有可能是企业管理的一些制度约束导致的,比如说某部门今年预算基本花完了,但这边领导觉得部门调整,你走了很可惜,确实想留下你,就问你来这个部门,降薪行不行,想看看能不能做点贡献出来,然后等第二年预算放宽了再给你补上。你觉得人家羞辱你,可能真的是误会人家好心了。大公司这种事情其实蛮常见的。

    这个你可以按照nba的工资帽理解,人家今年工资帽到顶了,又想签你,问你中产条款来不来,你说你们队里那个拿高薪的还不如我呢,这是不是羞辱我,不是这么算的,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可以为下一份合同打拼。

    说实话,如果公司一直亏损,裁员规模较大,核心离职率高,不建议降薪留职。但如果公司核心业务稳定增长并且盈利,只是部分亏损业务部门裁员,给你降薪调岗的机会,可能真不一定是羞辱你,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请注意这个前提),可以努力拼下一份合同。当年百度裁撤企业软件部门的时候,就属于后者案例,有人就想不开,不接受降薪调岗,其实那家伙光手里剩下的期权就相当值钱了,人家接收部门确实是没预算给匹配工资,那种真是不该斗气的。

    2、是否应该努力争取自己的离职补偿权益?

    我觉得要看你的机会成本,你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可能追回多少损失或收益,理性分析,不要斗气。

    如果损失收益较大,找个律师事务所咨询,按相关法律条款追回概率较高,则让律师全权代理追索,按相关条款追回概率较低,那可以试着和前东家沟通一下,尽量追多少算多少,但没必要斗气,或者非怎样怎样不可,尽快止损,更不要为了这事无休止的投入时间和精力,真的得不偿失。

    我觉得太多人过于斤斤计较一些小的损失,关键是这个斤斤计较的成本除了时间和精力,还有信用成本。其实企业招聘,企业用人也要做背景调查,如果你因为一些很小的损失斤斤计较,把事情弄得很僵,可能对你后续职场机会也会有一些不好的风评。

    此外,如果确实公司弹尽粮绝,老板也确实没有从中套现,也请体谅一下。

    之前厦门有个案例,有打工的人网上骂前任老板,说自己工作多辛苦,但到最后裁员,离职补偿什么的不给,黑心不良各种。恰恰那个老板我也认识,如果你只看这一面之词,确实觉得这人好像有道理。

    但实际情况呢,公司的注资的钱(好像也是亲戚注资的,厦门很多创业公司都是靠亲戚朋友的钱做起来的,不像北京找风投为主)早就烧光了,产品一直达不到预期,最后几个月老板已经自己贴钱养团队,实在养不下去了,只能认栽,最后清盘收场,老板当时已经自己找了份工作打工还债去了。整个创业经历老板自己不要说没赚钱,还贴进去差不多全部积蓄,不晓得欠了多少外债。

    公司都清盘了,老板在打工还债,你说离职补偿金怎么不给。说实话,至于么。

    3、如果遇到不公正待遇,也请体谅底下办事的人。

    有些公司确实裁员的策略比较恶心,或者手段比较恶劣,那么,冤有头,债有主,底下办事的人也只是奉命行事,并不是针对你,没必要跟这些人计较生气,留点好印象,抬头不见低头见,江湖不大,来日还有再见的机会。

    4、如果整体环境不那么景气,适当调低下一份工心理预期。

    这些年来,我们习惯于每一份工作的收入高于以往,习惯于每年加薪。其实发达国家不是的。

    我看过新加坡不少基层打工者的职场简历,怎么说呢,很多都挺坎坷的,可能上一份工是高档写字楼的白领,收入还说的过去,下一份工就跑到街边做推销,而且收入菲薄。感觉当地人觉得不景气就降低预期,已经习以为常,如果你对比东南亚前些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带来的震荡,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现实是对应的上的。

    中国已经有四十年高速增长,实话说了不起,但不要认为高速增长一定是理所当然的。当你面临选择,所谓经验可能一文不值

    5、没必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要一昧推卸

    裁员不是末日,人生有起伏其实很正常,没必要妄自菲薄,因为裁员而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但认真总结和分析还是需要的,需要知道自己进步和提升的方向,全部问题都归咎于老板,客观环境,或其他因素,是没前途的。

    不要失去信心,但也不要自以为是,相信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但承认自己存在很多不足,年轻人把握这个度。

    6、未雨绸缪最重要。

    不要总是等到被裁员才意识到自己职场竞争力的问题 。

    当然,不是说职场天天焦虑会不会被裁员,但至少你应该多想办法维持自己职场竞争力,怎么维持?保持学习,建立个人影响力,维持社交关系积极向上,多了解行业职场近况,多跟猎头聊天。

    从校园到职场-如何自我估值 这里其实提到的就是职场竞争力的话题

    那么几个关于被裁撤的常见问题

    1、裁员是否要遵循竞业禁止。

    首先,要看给没给竞业禁止补偿金,而且,被裁撤了还要竞业禁止,有点欺人太甚。当然,补偿金给够多的话,换个领域谋生吧。

    2、是否要把被裁撤写到简历中。

    不写进去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面试的时候被问及,建议实话实说,对方越看重你,越会做背景调查。你实话实说,可能问题也不大,毕竟面试官会考核你的水平。你刻意隐瞒,尽职调查查出来基本上就不太可能获得offer了。

    3、是否可以留一点后门作为拿补偿金的保障,或者转卖原公司技术资料?

    违法的,不要这么做!

    不过呢,可以找猎头转卖原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牛人,不管在职的还是离职的,还能赚点猎头佣金。

    4、该不该拉黑前领导,前公司同事?

    如果没什么深仇大恨,建议维持良好关系,有些时候,你觉得怀才不遇,可能公司并不是觉得你不行,而是觉得没有适合你的职位,或者确实是因为公司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不得已而为。前领导,前同事,如果认可你在某个领域的能力,有可能会给你介绍新的机会,或者别人背景调查的时候,替你说几句公允的评价。这样的案例在职场也很常见,以前我也经常接到别人背景调查的诉求,问一些关于前4399员工的情况,有个别的真的是被裁撤掉的,但我给的评价并不差,并没有让对方错过一个很好的offer,比我们的工资可高多了呢。

    如果你跟前领导,前同事赌气,很可能是堵掉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机会。

    差不多这些,可能还都是政治正确的一些东西,其实特别想强调一点,职场起伏,人生起伏都很正常。

    大佬们,有钱人们的几起几伏的多了去了,很多起伏大到很难让普通人相信,而我身边所知道的这样的案例就很多,更不用说政治人物。偶尔失业算什么,想开点,多大事。


    又一篇广告延期了呢。

    说真的,人生起伏转折非常多,开心也是一天,伤心也是一天,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