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核—行业论02
大家好,我是梨核。
我们对工业的认知不同,造成工业的定义不同。
工业包括重工、轻工,宁德时代和茅台都是工业,我们认识的很多企业也是工业。
我为什么选择这么大的一个主题?
核心不是让大家纠结,工业包括哪些行业?而是希望能结合自己的思考,在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有趣且有用的想法,形成思想上的碰撞。
前言
这篇为什么做工业,基于以下几点:
1.中美贸易的话题一直很热,很多视频中认为,中美贸易的核心争端点是5G。我不认为5G是核心因素,新一代技术提出前,资本-技术-制造的正金字塔模式,使美国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控制或者改变着下游的制造业。我们作为后期资本转移的典型国家,技术问题上被欧美日等国卡脖子。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健全的产业集群。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正金字塔模式开始反转,形成制造-资本-技术的模式。过往是技术引领制造,现在是技术服务于制造。 这一点后面我讲后工业时代大家会更清楚,所以技术是重要因素,而制造业变革是重要的核心。
2.目前工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模式。 一方面,A股市场上投资回报较高的企业大多属于制造业企业。我统计了A股市场上3年、5年、10年、20年不同公司股票的涨跌幅情况:时间越短,科技类股票的涨幅越大;时间越长,消费和工业类股票的涨幅越大。在投资中,1年翻3倍容易,3年翻1倍难。
20年来,年年股价增长的企业屈指可数,能举一两个,但重复率不低。所以,有时说成长股投资,成长股真的只是科技公司么?论成长性,我认为贵州茅台算真正的成长股。中兴通讯从业绩和投资回报来看,都称不上是成长股,但可以称之为5G概念股,而且是稀缺的5G概念股。
另一方面,我国大多工业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前几年,我去江浙沪一带去调研工业企业市场。因为中美贸易战,江浙沪一带的工业企业活得十分艰难,不只是赚不到钱,更难的是收不回来钱,中小工厂的成本不随着规模增长逐渐降低,而随着规模增长逐渐增高。
这主要是中国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至于如何发生变化?下面的后工业时代我会提到。
以中小工业企业较多的浙江省为例,2011年以来,浙江私营工业企业数量保持稳定,收入、成本、利润方面没有太大的增长。如果你仔细看,2017年以来成本的增长速度开始大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这里还包括一些大厂,如果除去大厂规模效应占据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润外。可想而知,中小工厂的处境并不见得多么的美好。
正因为工业制造业如此重要,但现在的变革又如此的明显,另外很多的工业变革意味着未来其他行业的服务和投资有机会。所以这一篇,我打算从最传统的工业行业开始说起。
重新定义工业产业链
产业链是公司研究或者股票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点内容。 宁德时代产业链:材料-三电系统-电动车-消费市场,华为产业链:材料-通信设备-运营商-消费市场。不同的工业行业有不同的产业链。但是优秀的投资人,善于将不同的东西抽象模型化。这种抽象模型化,使得久经沙场的投资人,能更快更清晰的看懂一个行业,吃透一家公司。
我们将工业的产业链进行抽象模型化,可以得到一条接近通用的产业链模型。
最上游是材料行业,它可以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比如橡胶,也可以经过加工的原材料,比如水泥、聚氨酯。之后材料经过出售进入下游半成品行业,它主要是组成产品的零部件,再之后零部件进入整机或者产品厂,经过生产加工后形成全新的产品,最终面对消费市场或者企业市场。当然在这条产业链之上,形成了工业服务和工业设备行业。
考虑工业设备的产业链和通用的产业链,没有多大的区别,工业设备企业的客户是工业企业罢了。
观察产业链,会发现越往中下游,市场相对越分散,当然这并不绝对。原因在于越往中下游产品越多样化,越多样化就需要更多的工厂协同参与,所以市场也就相对越分散。
这件事情放在很早之前是不存在的,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之前是标准化生产。准化生产:公司按照一套固定的生产流程,在固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规划上生产固定的产品。说人话就是,重复的同质化产品的生产。
这是社会分工的体现,并塑造了品牌。我记得有位大佬说过,品牌就是同质化产品的集合。之所以你能认知某些品牌,除了这些品牌实施了一系列的品牌宣传外,更为重要的是前端的标准化生产,支撑其更大的规模和更低的成本,使品牌具备可以与其他厂商竞争的优势。
比如提到空调,你想到的是格力、美的;手机,是华为、小米;水泥,是海螺水泥。
正是标准化的生产,为工业巨头的兴起垫定了基础。
标准生产下巨头的形成
提到巨头形成,想必学过经济学或者了解经济学的小伙伴都知道,巨头形成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工业企业竞争结果是,疯狂的降价来打压竞争对手。 工业企业想通过降价打压竞争对手,这个企业必须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优势。
工业企业的成本由料工费构成。提到料工费,料是什么?原材料,工呢?工人工资或者人员工资。费是什么?一般来说是制造费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占比相对较大。对于产品来说,成本主要由这三部分构成。原材料成本的优势可以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提升,使得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成本减少。工人工资的降低?那不可能,但是可以让工人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来降低单位产品均摊的工人工资。
同样的,制造费用呢?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一台设备生产的产品越多,均摊到产品的折旧制造费用就越少。工业企业的核心优势很简单,就是加大马力生产。 产品越多,规模越大,相应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越低。 理解了工业行业的竞争核心,它叫规模化优势。
不要小看这个词,不只是工业能用,在软件、医药甚至是审计等行业同样是竞争的核心壁垒,在讲到其他行业的时候,仍然可以发现这个词的出现。这是投资中的抽象模型之一,这很重要,我强烈建议喜欢商业或者投资、金融的小伙伴多温习几遍,并使劲的联想它在其他行业中的体现。
这种规模化使工业企业获取了成本优势之后,工业企业开始热衷扩大生产规模。一旦大企业拥有大的生产规模之后,就意味着竞争对手失去了机会。但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不是无节制的,而是依托于下游的市场需求变化。
新能源动力电池是个有意思的例子,下游市场需求不大的情况下,各大动力电池厂开始疯狂的扩大生产规模,当然这里有国家补贴,也有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原因。如果你进一步想,你会发现,动力电池厂的无节制扩张,反而体现,生产规模本应随着市场需求而变动。 但企业的反应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很大的出入。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变化难统计或者难预测,导致生产商不能很准确的探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变化;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工业产业链都不短,从最下游的消费市场传导过来的需求变化,往往到了上游生产商手里就变味了。
看一下周围的工厂,他们对市场的预期不是过于悲观就是过于乐观,而对市场的反应总是晚于市场的变化。
我们从新产品生产到成熟,捋一捋其中的思路和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产品生产之后,由于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消费者大幅增长,经销商们预期良好,乐于囤货。产品供不应求,产品的价格就水涨船高。工厂看到经销商那么乐于囤货,肯定加大马力快速生产,不能错过赚钱的好机会。于是新进入者越来越多,工厂的设备就越来越多。
渐渐的产品成熟了,消费终端对于产品的需求增长放缓,产品的价格不再上涨,甚至略有下降,经销商发现之前囤的货不好卖,于是开始清理库存。向上游生产商采购的产品也就相应的减少,上游生产商发现经销商不热情了。
自己的产品库存又逐渐高涨,但是之前买的生产设备成本还没收回来,如果停止生产,连生产设备成本都赚不回来。继续生产,至少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还能覆盖,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生产。生产商仓库里的产品越来越多,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多,谁都卖不出去货,没办法。拼刺刀呗,大幅降价,亏本吐血甩卖,就看最后谁扛不住。
直到有些工厂发现,产品的收入覆盖不了折旧费用的时候,真正的亏损开始来临,不论你生产或者不生产都会亏本。另外,之前经销商拖欠的货款迟迟未结,连工资都发不起,一批工厂开始倒闭。
一批工厂的倒闭,降低了市场供给。以前囤积的库存开始降低,工厂吓破了胆,不敢疯狂的生产,自然又错误的预计了市场的需求。供给的逐渐减少,使得供需达到供小于需的状态,产品价格开始缓慢提升,之后经销商预期又进一步提高,进入到又一轮的扩张→倒闭→缩减→集中的循环当中。
在这种循环下,一批批企业开始出清,一批批企业获得了出清企业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有小伙伴会问了:“当市场出清,产品价格上涨,其他企业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不会再次进入这个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么?”
理想状态下,确实是这样。但新进入者打算进入的时候,它发现,行业内的剩斗士已经拥有更大的产业规模,进而拥有更低的成本优势,新进入者完全捞不着半点好处。
这个循环也叫做周期。周期股能让你上天,也能让你修仙。提到周期,不得不提道格拉斯周金涛,周天王。周天王是我喜欢的一位首席研究员。不称职的是,现在我没完全搞明白康波周期。按照周期论来看,一般我们研究的周期主要考虑三个周期,一个是长周期,康德拉基耶夫周期,就是周天王所说的康波周期,这个周期的指导意义,说实话我现在也没整明白,所以就不多说了。
我在康波周期的水平,只在人生发财靠康波之上,但是怎么靠,我不知道。一个是中周期,比如朱格拉周期,我对宏观的了解和研究着实有限,所以不敢在众资本大佬面前班门弄斧。
最后一个周期叫做基钦周期,也叫做库存周期。是我们上面结合产品生命成长阶段所说的短周期,我想也是资本市场炒股票常用到的周期。库存周期的核心是,根据下游企业的库存情况,来判断短期市场需求的变化。下游企业的库存变化反映市场需求变化,但不一定有效。
因为下游企业的库存一方面取决于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下游厂商的脑子,就是预期。而人的判断往往与真实的市场需求就有所差异,也就导致了运用库存周期判断股票走向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
举个猪周期的例子,猪周期中涉及到母猪存栏、生猪供给与猪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猪价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赚钱的根本,上市公司的业绩与猪价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母猪存栏和生猪供给是什么意思?说人话是,母猪也叫做能繁母猪,能繁母猪看字面意思就是用来生小猪的。
(关于生猪的成长周期)
能繁母猪代表产能,扩大肥猪的供应就要扩大能繁母猪的数量。从猪仔到后备母猪再到能生产小猪的状态需要7-8个月的时间。能繁母猪的妊娠期114天左右,哺乳期20天,空怀期14天,所以一头能繁母猪生产一胎所需要的时间约4-5个月左右,猪仔出生到成为肥猪需要6-8个月的时间。
从补栏母猪到增加猪肉供应,就是把小母猪变成能生的老母猪,再到老母猪生出猪仔,猪仔长大卖肉需要18个月的时间,一轮猪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的时间。 3年的时间里,根据供需关系的变化,猪肉的价格也随之变化。
具体看上图,当猪价下跌时,养猪场开始淘汰母猪,母猪存栏下降,生猪的供给减少,猪价上涨,之后补栏母猪,生猪供给增加,一轮周期完成。这种抽象模型,可以参考之前我们讨论的蛛网模型图,再次需要提醒小伙伴的是抽象模型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理论上了解猪周期就能赚到钱,但理论和实际总是存在差距。我们总会提前或延后投资,市场对猪周期的关注度要么太少要么太热,基本上赚不到钱。 因为对于周期股来说,它不是价值投资,它更像主题投资,周期之上还要考虑资金流向的问题。
2018年猪周期下行,大北农暴雷,于是判断猪价要起飞了。但2018年10月份左右到2019年2月份猪价就没涨多少,市场的关注度不高,资金成本就浪费掉了。
而真正市场关注的时候,是非洲猪瘟在国内猪厂的持续发酵,猪肉平均批发价从2019年3月的18块钱/公斤持续上涨到10月份的52块钱/公斤,目前猪肉的批发价持续稳定在50块钱/公斤左右。
甚至有笑话称2020年以来中国CPI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猪肉价格上涨的拉动。
从猪周期的案例,我们能看出,周期的波动带来价格的波动,使公司的盈利跳脱于盈利和亏损之间。
重要的是周期的波动使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开始提升,但提升速度非常缓慢,2017年,九大上市公司生猪出栏的市场份额约占4.9%。2018年,九大上市公司生猪出栏的市场份额也只有6.45%。
非洲猪瘟罕见的催化剂,快速推动市场格局的变化。 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会迅速提升,集中度的增长速度超过原有周期波动下的增长速度。2019年,仅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三家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5.6%。
虽然我说它罕见,但有意思的是,每次当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时候,市场总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幺蛾子。
几年前,存储设备价格还是下跌的。供大于求,2GB产品价格由1美元下降了15%。没过多久,SK海力士半导体的无锡车间就发生了火灾。万华化学是大山东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当年它的产品TDI、MDI也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
除了传统周期影响,2016年四季度,竞争对手巴斯夫忽然发生了火灾,影响了30万吨的产能,另一个竞争对手科思创因为飓风导致30万吨产能不能交付,使得TDI和MDI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垫定了万华化学MDI产品全球老大的地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澳洲森林火灾,当时纸业供大于求,不过现在纸价也没怎么大幅增长。这种天灾人祸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却始终猜不透、抓不到。
看得见的手推动巨头兴起
说到催化剂对工业行业集中的影响,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种催化剂影响,往往是供需关系当中的供给,不是需求。回顾下蛛网模型,对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是稳定的。
以水泥举例,水泥生产近200年的时间里,除配方发生变化,生产工艺和原材料没发生太大的变化。成熟的产品,实际市场需求非常稳定。 水泥的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基建、房地产和农村市场的拉动,三者的比例约在3:4:3。
根据我之前对于三者市场需求变化的统计,除个别年份呈现负增长之外,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房屋竣工面积的数据,三者基本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每年增速约在3%-4%左右。
即使我们逐渐追求健康的近几年里,猪肉消费量还是稳定增长,当然你不能看2019-2020年的数据,这两年猪肉啥情况,上面都说过了。
产品的增长,特别是成熟工业产品的增长,主要依赖我们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说实话,最近几年GDP增长有所放缓,但总体上处于中速增长状态。对于很多工业行业来说需求量稳定增长问题不大,问题在成熟产品的增长幅度不会太大。
工业企业想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只能从供给端出发,过去主要依赖于周期波动,中小企业不具备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出清,大企业获得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市场逐渐集中。
集中更快主要是存在催化剂。这些因素往往是天灾人祸,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冥冥中又有必然性。接下来我说的催化剂,具有十分的必然性。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随即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为核心,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在金融圈的小伙伴明显感觉到去杠杆了。供给侧改革目的,主要是解决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库存积压和高杠杆风险累积问题。
单纯说这个目标还不形象,以水泥行业为例,说明去产能对于工业的影响。至于为什么说水泥行业?因为A股市场上,在过去5年里能跑得过海螺水泥股价增长的公司着实不多,另外这家公司我还算比较熟悉,讲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2016年供给侧改革实施前,中国经济换挡已经开始出现,基建同比增速从2013年-2014年的20%以上下降到10%-20%的区间。房地产库存也处于高位,地产全年比较疲弱,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只有1%。2015年,全国水泥产量23.5亿吨,同比下滑5.2%,是水泥统计数据以来第一次下滑。
不但需求端比较疲弱,供给端更是混乱。
2015年全国新增熟料4464万吨。下熟料:水泥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石灰石到熟料,熟料到水泥的过程,水泥添点石子变成了混凝土。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过。
全国熟料的大幅增加并不是排名前10的企业产能扩张导致的,50%以上都是由中小水泥产业扩张导致的。
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水泥产能利用率连40%都不到。换句话说,60%以上的水泥生产设备处于停工的状态。当然水泥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不太好,2015年,水泥行业全年利润总额同比下滑57.7%,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处于亏损的状态,那年华新水泥一年的净利润2.26亿元,这是湖北最大的水泥公司,在全国排名至少前5。
供给侧改革则救水泥行业一命。当年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主要从两个角度下手,
1.去产能。 典型的代表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和产能置换,淘汰落后产能让设备落后,中小水泥厂关门,产能置换就是要新建水泥厂,得关闭老的水泥厂才能兴建。置换的比例一度达到1:1.5,就是要新建1万吨产能的水泥厂,必须关闭1.5万吨产能的老旧水泥厂。 当然里面有很多道道,我也就不详细说了,想听的朋友可以留言,以后慢慢说。
2.控产量。 俗称错峰生产,就是不让全年都能生产水泥熟料,给规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不可以生产水泥熟料,在其他时间段内可以生产水泥熟料。
这几项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水泥企业的产能扩张和改善供需关系。带来最直接的体现是中小水泥厂被关闭,产量被限制,市场份额逐渐集中。
根据我的统计,目前在西南、华东、华南地区市场集中度水平已经较高,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处于市场前列。
1.市场出清,大企业逐渐掌握了市场。 控制了市场,自然也就控制了市场价格
2.规模的扩大使得生产熟料、水泥的成本开始下降。 32.5级别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价格从2016年初的220元/吨上涨到2018年底的近400元/吨。
海螺水泥的毛利率从2015年的27.64%上涨到33.29%,股价在5年里翻了整整5倍。
说起海螺水泥,我想肯定有小伙伴问我这支股票的看法,我首先声明一点我的任何视频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过一个有趣的点是,最近几年海螺水泥的产能扩张速度并不是很快,核心因素是最近几年基建的增长速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供给侧改革,水泥行业是去产能化了,现在水泥行业的上游矿石资源也开始去产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于矿山的政策使得中小矿山企业主,最近几年的日子不好过,绿水青山计划提高了进入矿山行业的壁垒。
我在自然资源部查过,海螺水泥披露的其矿山拥有情况,很多矿山资源取得的时间很早,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就比较低。
现在绿水青山等矿山去产能的政策下,以前矿山资源的价值毫无疑问会上涨。那么海螺水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现在来看应该是多少呢?这就是个迷。(这一段是为我之前宁德时代那篇里面说的,关于资产计量问题填坑。)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前面所述的,我们大体上清楚对很多工业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到底有没有机会?同质化产品方向上游材料工业,在周期变动和政策推动情况下,会逐步向大企业集中。 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方向中小企业并没有机会。
既然标品生产机会越来越不显著,那么下游的零部件和消费品市场难道就存在更大的机会么?
很多人开始说后工业时代,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到底什么是后工业时代?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后工业时代的认知。
现在观察消费品市场有什么变化?过去人均收入水平低的时候,小康是追求,吃饱穿暖就行,大家都穿一样的工装,挺好,没有太多的精神需求。现在不一样,有钱,自然要求与众不同,撞衫是不可能的。不只是服装方面,很多方面,都开始出现个性化的诉求,家庭装修、家用电器甚至汽车这种复杂工业也面临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
个性化这个词很重要,它代表着现代商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对于传统工业企业来说,却很烦。
我们前面说过,工业企业的核心优势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直接体现是规模,规模的基础是生产同质化产品。现在变了,消费市场不喜欢同质化产品了,同质化变为个性化,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成本优势、规模优势,这几乎是相互矛盾的。
又有规模又有定制,业界也早有人实践,它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大规模定制化,我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工业互联网,看过的可以留言。如果你看过工业互联网,刚好又看过海尔这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你就能看到他们宣传的大规模定制化,为什么叫做大规模定制化?
我想你估计明白了。这是现代工业响应市场变化的必然商业模式,有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我现在还没有发现,等我发现了,再给大家分享。
大规模定制化给企业带来哪些困难?我们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我尽量说人话,不说一些太专业的名字。企业价值链可以理解为从产品设计、生产,到产品出售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很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从市场需求的产生开始。
首先大家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现金流和利润哪个重要?对,现金流,工业企业的大部分交易并不是现金交易,涉及到大量的票据和应收账款,既然现金流最重要,产品出售后收回来钱是价值链的终点。
那么这条公司价值链就是市场需求-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回收账款,以前不需要满足定制化的时候是啥样子,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回收账款,小伙伴们发现多了啥环节没有?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注重市场推广,价值链越长。 相应的从有产品到收到钱的时间也就越长,收到的时间越长,效率也就越低。
效率有多重要?简单说一说,任何企业看重的指标不是净利润,是投资回报率: 投入100块钱一年能收回来多少钱,而不是赚到多少钱。这种投资回报率,有两个因素决定,一个因素是投入后每年的回报,另一个是每年收到的现金。
投入后每年的回报:由每年的净利情况和每年的运转效率决定。即使你的净利率再高,但运转效率低,那你的投资回报率也高不到哪去。特别是对工业企业来说,净利率本来就不高,想赚到钱,只有提高运转效率。
而现在的变局是价值链变长了,运转效率变低了,那可不就更赚不到钱了么?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谋求转型。
高瓴资本投资格力,格力看重高瓴资本什么?有钱么?肯定不是,更多是高瓴在工业和消费市场,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帮助格力在价值链变长的情况,提高运转效率。很多人在聊5G,所以5G只是用来提高网速的?才不是,重要是5G对于工业的影响,改善工厂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供应链,提高工厂的运营效率。
最开始应用是企业资产上云。至于完整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这些技术的变革,想看的朋友可以留言。
对于大企业来说,花钱搞,你也得搞,毕竟你不搞你就只能等着被淘汰。
小企业就不同了,别说洞察市场需求了,我去浙江沪调研的工业企业来说,中小企业都没有信息化,很多老板虽然腰带两边,一边宝马,一边奔驰,但是机构老龄化严重,连销售团队都没有,只有工厂,而且老板岁数大了,儿女也不愿意接盘。管理方面更不用说了,精益化管理那可能就是说说。
在中间产业链的零部件和下游面对消费产品的市场来说,中小工业企业的机会在哪?很遗憾,我不是非常的看好。
说了那么多,我想小伙伴们明白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核心、后工业时代的样子以及未来的变局。
最后
我做2B投资做了6年,应该说是做2B投资做的最早的一批投资人,很多投资人在做2B的时候注重2,就是连接,他们认为连接之后可以控制工业企业,改变工业的格局,而让工业企业愿意被连接的核心,是让工厂老板赚到更多的钱。
这么说,似乎并无不妥,但是对于很多工业企业来说不是赚到更多的钱,而是看到钱,有钱,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提高工业企业的运转效率。很多人工智能企业虽然融资无数,但在工业应用中却不断折戟,一个人工智能摄像头要2万,而人工检测缺陷的成本却只有几千,不是工业企业不知道人工智能摄像头未来可能成为大势所趋,而是这个东西在一些特定的市场应用中并不能产生价值。
周期也好,策略也好,我相信大佬们不会看这个。他们关注的是价值,对于工业服务类企业来说是,不停的为工业企业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不幸的是,工业行业在面临变局。
幸运的是,在技术领域,不停诞生的解决方案,协助工业企业应对这些改变。
作为投资人来说,或者作为工业和技术领域的市场参与者来说,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相信美好的事情总会发生。
而一切的核心:由里及核,做多中国!
我是梨核,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