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正文
大家好,我是德荣,不知道你最常去的便利店是哪家,是全家罗森711这类日系便利店,还是美宜佳、便利蜂、天福这类国产便利店,又或者是苏宁天猫京东这类电商品牌便利店,在中国,有超过100个规模上百家的便利店品牌,但零售行业有个说法,世界上只有2家便利店,711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在研究711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神奇的现象,711在日本创业的时候,日本处在一个大型超市和百货公司快速发展,中小型店铺衰落的时代,但711却逆势崛起,成为全世界拥有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门店数量超过7万家,这么多的门店按说应该遍布全球了吧?也没有,它只进入了10几个国家,中国711虽然只有2000多家店,但平均每家店的销售额却是同行的3倍以上,那么711是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能把单店做到这么强的?便利店本质上到底是个什么生意?便利店真正的竞争对手真的是网店、超市还是别的什么?
其实这几个问题也差不多是当年铃木敏文思考的问题,二战后日本经历了发战争财和国内基础建设的多轮经济刺激,国民消费能力和制造业都快速发展,导致日本零售业进入了大型百货商场快速发展的鼎盛时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中小商家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因为无论是产品的多样、价格还是购物体验小店都完全没有竞争优势,百货商场打传统小卖部就像是坦克大炮碾压刀剑棍棒,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大量传统店铺倒闭,以至于后来著名的百货商场伊藤洋华堂一规划新店,就立刻被当地的中小商家联合抵制。这很像咱们这前些年电商和零售店的关系,大家都去网购,很多街边店冷冷清清,好不容易盼来几个顾客,在店里转一圈就掏出手机去网上下单了,很多线下店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能天天抱怨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了。
这种就是思维被局限住的典型表现,眼里只剩下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再也看不见其他的东西,当时38岁的铃木敏文是伊藤洋华堂的董事,思考了很长时间中小型店铺的生存问题,认为小店真正的问题不是被百货商场抢走了客户,而是他们本身的经营方式太落后了,没有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铃木敏文觉得既然你们都做不好,那我来做,于是说服公司加盟了美国南方公司旗下的711便利店。
铃木敏文的具体思路是,大商场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问题,比如门店数量少,如果你家楼下恰好有个大超市那你确实很方便,但不可能每个人楼下都有个大超市,很多人去大超市都要规划2-4个小时的时间,时间成本很高,扬长避短是基础的战略思维,小卖部跟超市比拼价格和产品的多样性,就是用自己最短的短处打别人最长的长处,这是以卵击石必败无疑。
那小店有没有自己的优势呢?当然有,我这里套用天时地利人和这个比较粗糙的分析模型来说,首先小店比大超市离周围的顾客更近,这是地利优势,大超市和客户的关系只是单纯的交易关系,但小店主可以和顾客建立友好的邻里关系,这是人和优势,在天时上有优势么?这要看整个社会人口的发展方向,当时的日本人口老龄化,年轻的后浪们都不愿意结婚,结了婚也不愿意生孩子,家庭的平均人口下降,现在的中国也是类似的情况,1980年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有4.5个人,现在每个家庭平均只有3个人,大城市更少,小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大家庭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你家如果四世同堂,10个人住一起,那让一个人专门负责买菜做饭是很划算的事,不管是从时间成本还是从金钱成本上看都很划算,但如果10个人分成了5个家庭,在家做饭的效率就变得非常低,每次需要采购日用品的量也会少很多,那大老远跑去大型超市就会变的不太划算,小家庭对便捷的小批量采购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就是小店在天时上的优势,综合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废话一样的结论,便利店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便利。
便利店不便利那还能叫便利店么?但是今天很多从业人员思考的都不是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便利,而是怎么忽悠更多的人加盟,但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90年代那种卖方市场了,那个时候商品匮乏,只要你有更多的加盟商,把商品摆上更多的货架就不愁卖不出去,但现在是买方市场,每家门店都争奇斗艳,搔首弄姿,都希望顾客能多看他一眼,如果一家便利店仅仅提供了摆满商品的货架,很可能是没什么生意的,但如果你把门店嵌入到顾客的生活中,提供更多的价值就有可能获得很强的竞争力。
比如说如果你看到周围500米没有复印店,那你买个多功能打印机放在店里是不是就提供了便利?早上小区的居民等公交车很冷,你供应免费热水是不是提供了便利?免费Wi-Fi是不是提供了便利?增加营业时间是不是提供了便利?便利店提供的不是商品,而是以商品为载体的便利性,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以商品为载体?服务行不行?
沿着这个思路,711推出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服务,比如当时日本人要定期去银行交水电费,711就提供了代缴水电费的业务,后来发现很多人来交费的时候没带钱,还得跑去银行取钱,于是就琢磨怎么跟银行合作在711店里提供ATM机,后来跟银行谈崩了就干脆自己开了个银行,这个银行只有一个业务就是ATM机,后来又发现很多人取钱的目的是参加红白事,要给别人包份子钱,又在店里常备了包份子钱用的红包。
为了解决孕妇老人购物困难的问题,711在20年前就开始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711发现网购的便利性更高,于是推出了网店和送货上门服务,送货的人就是你熟悉的便利店售货员,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711十几年前就开始探索了,看起来好像挺超前,但其实出发点还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多便利,零售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有无数聪明人在这个行业里想尽各种营销的花招,但这些花招放在10年20年的尺度来看都是无效的,反过来只要你足够本分,能盯准用户的某个基本需求一条道走到黑,不用专门去赶时髦你也能做出很超前的事,不仅是今天聊的711,后面讲其它零售企业的时候你也能反复看到这一点。
顾客对于便利的需求是永恒的,你很难想象10年以后有顾客跟你说,你的产品什么都好就是太方便了,能不能给我弄麻烦一点?没有这样的顾客,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你给他便利,他虽然会很高兴但很快就会习以为常,然后跟你要求更多的便利,如果你提供不了,那也没关系,顾客通常都是很忠诚的,直到有一天别人提供了更便利的产品和服务,他就义无反顾的去别人那消费了。
在便利店里,提供便宜的咖啡、免费WiFi、送货上门其实最后都是给货架上的商品引流,挣不挣钱其实无所谓,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星巴克那期说便利店咖啡成本结构更低的原因,货架的效率就是便利店的效率,这几年流行说平效,其实是一个意思,711之所以被称为业界标杆,不仅对这个行业有独到见解,更多的是他在店铺和产品的基本功上也远超同行,传统小卖部订货频率低,为了拿到好的进货价每次进货都要订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货,很容易积压库存,所以711鼓励加盟店主小批量多次订货,最好是每天订货,每次只订明天要卖的货,这样频繁的订货就强迫店主和店员频繁的思考如何优化店铺运营,思考用户购买每一件商品到底是什么原因,思考哪些商品的销售之间是有关联的,然后第二天根据实际销售验证头一天的预测对不对,哪里不对,思考预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遗漏了哪些线索,711有7万家店,每天产生海量的经验和知识在所有加盟店之间实时共享,加上这些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辅助,摆上货架的商品越来越好卖,每家门店的效率也逐步提升,北京711东直门店单日销售记录突破过6万元,后来又被天津一家711以7万元单日销售额打破记录,而与之相比我国目前便利店日均销售额只有6000元,大多数品牌的单日销售记录都不到2万元。
但是小批量多次订货不是没有代价的,最明显的代价就是每天送货导致物流成本大大提高,为了降低成本,711选择了密集的开店策略,只有在一个区域内711店铺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711才会往相邻的区域扩张,这样同一个送货路线可以送更多的店,而且在同一个地区打的广告也可以让更多的加盟店受益,分摊了营销成本,你可以想象40年前又没有互联网,消费者每天被报纸电视上711的广告洗脑,洗的头昏脑胀,想出门透透气,一看,每条街都是711是不是就崩溃了?冲进去一顿买,711在日本这么点地方居然开了20000多家店,看得我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最后一个重点,也是很多朋友留言问到的就是连锁便利店的供应链问题,任何行业的连锁店,无论是卖实体产品还是卖服务,供应链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711向上游供应商进行了强力整合,大量供应商都只有711这一个客户,如果711的门店需要某种产品,但本地没有合适的供应商,711就会自己开发产品,曾经有个餐饮供应商为了获得711盒饭的订单,自费花了1年多时间改进炒饭设备,这种“寄生型企业”我之前的案例也多次提到过,比如专门给宜家生产比利书架的家具厂,专门给可口可乐罐装的瓶装厂,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资产,在经济好的时候挣点微薄的利润,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为宿主承担重资产的风险,毕竟他们自己没多少核心竞争力,想挣钱就得承担风险。通过这种结构,711垄断了大量产品制造的知识,获得了产品开发的能力,现在的711如果要进驻一个新的城市,基本都要等711专属工厂在当地建成才会开店,这不仅是想控制产品质量,更多的是培养711在每个地区的产品开发能力,拥有产品开发能力是衡量一个便利店品牌的黄金指标,因为你想开发产品的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你对消费者需求洞察的变现,说白了就是说你光是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是没有用的,你还得能把对应的产品做出来,卖给他你才能挣到钱,所以产品是你对消费者的理解的变现方式,如果你要加盟一家便利店,你怎么看他到底懂不懂消费者呢?就看他有没有自有品牌的产品,看这些产品的质量好不好,看产品的属性适不适应本地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便利店起步比较晚,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利店的商品价格贵,如果消费者愿意为了省5块钱跑3条街,或者说能忍受网购一两天的送货时间,那便利店就没生意,因为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便利,而是便宜,所以时间成本越高的地方,便利店的价值越大,如果你每小时挣100块钱,会为了省20块钱多跑半个小时么?大多数便利店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我们对不同商品的紧迫性是不同的,如果你要买个手机,为了500块钱的折扣会愿意从电商平台购买,如果你想买菜,那你会愿意等40分钟让盒马给你送到家,或者花更长的时间去超市,但如果你已经开始炒菜发现家里没酱油了,那只能去楼下便利店买一瓶,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特点,各自服务不同的生活场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人自己的事情没做好,只知道怪别人把客户抢走了,你就知道这是没出息的表现,就像当年日本的小商铺看不到自己的经营有多落后,只能看到大型百货商场抢走了他的生意,更讽刺的是过了几年711开的满大街都是,伊藤洋华堂的生意又开始下滑了,然后伊藤洋华堂的人是什么反应?反过来埋怨说便利店抢走了他的生意,铃木敏文就纳闷了跑去看看怎么回事,一去就发现一大堆问题,比如商场里的衬衣只有大号和小号的,没有中号,因为当时服装行业惯例是一次进货必须买全13个尺寸,结果中号的最好卖,很快就断货了,大号小号积压在那卖不出去,这就陷入了进不进货都很尴尬的局面,放着这么诡异的事不处理,然后天天埋怨便利店抢了客户。但是人类是没有记忆的,去年家乐福中国出让80%的股权退出中国,很多人总结经验说家乐福是被电商打垮了,现在你也知道这种论断是扯淡了,大型超市问题不是被电商抢了客户,而是没有根据自己的优势在新时代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