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调研报告有用么?

我们都有看商业书籍、商业大佬言论和调研报告的经历,虽然过程让我们感觉正在获取很多知识,但读完又往往感觉没有什么启发,不知道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指导。
事实上,如果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和心态,看这些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德荣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华丽的知识帮不了你?

一切有效的商业行为,都建立在正确的商业洞察之上。

这也正是我们阅读任何商业杂志、书籍、调研报告、统计数据、查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甚至是跟牛人请教、学习商学院案例的目的:**获得商业洞察。
但是,读《xx组织管理理论》和《xx调研机构2019年xx行业趋势报告》的目的显然是不同的,它们代表2类不同的商业洞察:
前者,是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洞察,比如如何激励团队。
后者(如调研报告们),是关于企业外部的**市场洞察,比如用户需求的变化

**但是,关于如何获得市场洞察,大多数人在第一步就错了:他们试图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市场洞察。
我们下意识认为,每一个市场洞察都是一个知识,就像苹果熟了会掉到地上、水加热到100℃会变成水蒸汽一样,我们认为市场洞察是可以通过一次性学习获得的。
这个误解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为了满足广大商业人士“获得洞察”的需求,各大咨询机构的调研报告纷纷改名为“洞察报告”。
image.png
现在,如果你是一个咨询公司,每年不出几个“洞察报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喜欢关注商业大佬,想知道他们在采访和论坛上说了什么,我们认为这些言论就是,或者很可能就是市场洞察。image.png
这一下,供给方(调研机构和商业大佬)和需求方(商业人士)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环顾四周,看看你的同事们、朋友们,大部分人还是缺乏市场洞察。
**实际上,通过学习的方式,是无法获得商业洞察的。

与学习的方式相反:**只有通过发现问题的方式,才能获得市场洞察。
比如下图,是来自东兴证券的一份咖啡行业的调研报告:

如果你用学习的方式阅读这段文字,我确定的说,**你不但无法获得市场洞察,反而会获得大量误解。
让我们用发现问题的方式再读一遍这段话:(灰字是原文)
image.png

我们并不认为瑞幸咖啡一定会成功,就像当年黄太吉也以营销著称,但是几乎所有吃过的人都说难吃(有没有调研数据作为证据?百分之几的消费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式表达难吃了?),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如何定义销声匿迹?是倒闭了还是销量下滑90%?)。商业成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瑞幸咖啡能够在短短一年之内,发展到如此规模,其在营销,获客和留存等方面一定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的(为什么不论证营销和当前规模之前的必然关系?获客和留存是营销的一部分,为什么三者要并列说?),或许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何以见得?)

模仿就是最好的赞美。 (为什么这么说?如何证明模仿就是赞美?而且还是最好的赞美?)现在, 连星巴克都在向瑞幸咖啡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开始外卖业务就是跟瑞幸学习?), 与阿里巴巴一起合作开展新零售合作,使用饿了么开展外卖业务(所以增加外卖业务就是新零售?),并大力推广小程序和公众号(多大力?有没有证据?新增了多少营销预算?)。这正好证明了瑞幸咖啡高成长的背后一定有许多可取之处。(这是怎么正好证明的?)

相比于单向的接收信息,发现问题的阅读方式,更像是双向的交流。
实际上,在阅读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新理论的时候,你都可能处于2种模式下:

  1. 发现结论的学习模式
  2. 发现问题的研究模式

这2种模式有什么区别?

  1. 在学习模式下,你假设接下来要面对的信息是正确的;在研究模式下,你质疑任何信息的正确性。
  2. 在学习模式下,你认为自己的工作是记忆尽可能多的信息;在研究状模式下,你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拓展尽可能大的思考范围。
  3. 学习模式容易让你获得人云亦云,研究模式容易让你获得市场洞见。

学习模式,其实是每一个人都更熟悉的状态,或者说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的技能。
在学习模式下,如果你看到一个知识,你会把它塞入记忆,比如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如果你看到一个公式,你把他塞入记忆后还要勤加练习,比如九九乘法表。
为什么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这件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失效了呢?

**因为以前有别人为我们所学的知识负责,现在我们需要自己负责

九九乘法表是对的么?我们不需要考虑,编写数学课本的人会对此负责。
鲁迅的名字是周树人还是王树人?我们不需要考虑,语文老师会对此负责。
我们学习的,都是经过过滤的知识,长期以来,知识的正确性不需要我们质疑,我们甚至不被允许质疑,于是我们也没有能力质疑。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化了:

  • 5G技术会对我所处的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 团队管理和市场营销哪个更重要?
  • 马云说的新零售和马化腾说的产业互联网,哪个是机会?
  • 这么多人做社交电商,我要不要加入?

**我们需要自己寻找线索、定义问题、寻找证据、组织逻辑,最终得出不知道对不对的结论,于是学习模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切换到研究模式。

从发现结论(市场洞察),到发现问题(why)。
image.png

这是一个时刻准备误导你的图表,19-22岁这一组消费者数量较少,36-50岁的消费者人最多,可问题是前者只包含4个年龄(19、20、21和22岁),而后者包含了15个年龄。同样,23-28岁和29-35岁消费者看起来一样多,可经过简单计算就能发现,前者的人均消费量是后者的1.5倍。
所以作者为什么这么分组?(寻找问题why)19-22岁是指大学生?23-28岁指毕业后5年内的职场新人?29-35岁指事业成熟期?
一个人喝不喝咖啡跟他大学毕业了5年还是6年有关系么?(寻找问题why)没有关系,实际上更加符合逻辑的可能性,是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养成了咖啡品牌的偏好,这个偏好可能伴随他很多年。
如果你是某咖啡品牌的营销人员,看到这个图表后不应试图从中获得市场洞察(学习模式),而应该问问自己消费者在选择不同咖啡品牌的时候,是否把自己的年龄作为重要选择依据?(研究模式)

再看一段
image.png
完这个不知所云的图表,我很好奇作者是根据什么得出欧美咖啡馆以商务场景为主,韩国咖啡店以休闲聚会为主这种结论的(伪市场洞见)。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连锁咖啡馆要划分成台系、欧美系、韩系?
这又不是选电视剧,存不存在这样一群消费者,他们在选择咖啡厅的时候想的是:“星巴克是一家欧美系的咖啡馆,这不适合我,还是漫咖啡这种韩系咖啡馆适合我”?
如果不存在以这种方式选择咖啡馆的消费者,这种分类方式带来的很可能是错误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有毒的认知。

**如果不以发现问题的方式阅读这些文件,我们就缺乏对信息有效性的评估,对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全盘接收,导致我们获得的不是市场洞察,而是错误的认知。

结语

我们多数人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们锻炼了强大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善于记忆和练习给定的知识。
但是我们普遍缺乏判断正确性的能力,尤其是当错误的知识以正式的形式出现(比如书籍、调研报告)。
为了找到正确的知识,并从中获得市场洞察我们需要刻意避开以记忆和练习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切换到以判断和发现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