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性能优化方法与实战 - 前 58 集团技术副总监 - 拉勾教育

在这讲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活动开始了,大家都在祈祷交易系统千万别出问题,有个同事突然发现自家的下单页面变得很慢。哪里出了问题?

是网络抽风,卡顿了?还是后端接口出问题了?或者是用户的手机环境问题?

你觉得呢?

遇到这类场景判断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有个前端性能标准和预警监控平台就好了。一旦出现异常,直接拿平台上的数据和标准对比,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及该怎么解决了。

那么,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吗?

可以。我们整个专栏就是要让你对性能优化体系有个全面认识,然后结合具体的流程和办法教你如何快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先来聊聊这个性能优化体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性能优化体系概览

作为前端工程师,你知道,前端性能优化一般比较琐碎繁杂,那怎么把琐碎的工作系统化呢?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直到 2016 年完成 58 整站项目性能优化之后,我突然豁然开朗,整理出了一个前端性能体系图。它就像一幅地图,让我一下子对前端性能优化有了一个更清晰而全面的把握,不像以前那样总感觉乱糟糟的。

那么,这个性能优化体系具体有哪些内容呢?它主要包括三部分:性能优化流程、性能指标采集及上报、性能监控预警平台。

01 | 体系总览:性能优化体系及关键指标设定 - 图1

前端性能优化体系

第一部分,性能优化流程

对应图中灰色部分,主要包括性能指标设定性能标准确定收益评估诊断清单优化手段性能立项性能实践

其中,性能指标设定,说的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比如页面打开慢,我们想要优化它,该从哪些地方入手,优化完后怎么知道问题解决了?这些就需要明确的指标来衡量。

在设定指标之后,接下就是确定性能标准。也就是我们性能优化目标是怎样的,优化到什么程度合适。例如,我们要优化 App 里面的 H5 页面打开速度,确定的指标是秒开率,那一秒内可以打开的请求比例就是它的性能标准。

如果仅仅判断性能指标是否优化到位还好,但很多时候,为了让产品同学感觉我们是为产品服务,而不是又在造轮子,我们还需要关联产品目标进行收益评估。比如,列表页到详情页的转化率能不能提升?用户跳出率可不可降低?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把业务代码接入性能监控预警平台,根据性能标准给出诊断清单。假如诊断出性能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性能标准和诊断清单,确定相应的优化手段

接着该落地实践了吗?不。还要有个性能项目立项。不要小视了这个环节哦,这是你赢得产品经理、后端同事支持,让优化顺利执行下去不可或缺的内容。许多人就是忽略了这一点,导致优化迟迟无法落地。

最后是性能实践,即经过优化之后发起项目上线,并跟踪进行效果评估,结合场景把这些项目成果以文档或代码的形式沉淀下来,给后来者使用参考。

不要小看这个沉淀文档的重要性,攻城不易,守城更难,制订优化实践,确保新人也可以执行,是优化成果得以长期保持的必要保障。比如之前有个同事通过懒加载解决了滚动列表下拉慢的问题,后来的新同事再遇到同样问题,就可以通过查看这个文档快速解决。

第二部分,性能指标采集与上报

对应着图中紫色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前面提到的性能指标以代码的形式分解落地,确保可以采集,然后在 SDK 封装后集合统计埋点,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上报策略。

在上报之前,我们还需要注意将一些 “脏数据”(也就是明显异常的数据)丢弃掉,避免占用用户网络带宽。

第三部分,性能监控预警平台

对应图中橙色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上一步采集到的性能数据,再对比性能标准进行监控。当指标超过某一监控阈值时,性能监控预警平台会通过邮件或者短信,给我们发送预警信息。

在构造上,性能监控预警平台包括:性能数据处理后台和性能可视化展现前台两部分。

其中,性能数据处理后台,主要是在性能采集数据上报到性能平台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清洗和数据计算,然后生成前台可视化所需数据。

性能可视化展现前台包括性能展示、性能监控预警,主要是对核心数据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现,对性能数据波动进行监控,对超出阈值的数据给出短信或邮件报警。

最后我还想提醒你注意一点,为了确保没问题,在上线前一定要做性能专项测试,检查一下你采取的措施和性能优化预期是否一致。比如,能否正确发出请求,请求处理流程是否正确,性能平台数据能否展现。如果不一致,那就得继续优化。

以上就是整个性能体系的优化流程和核心内容了。在专栏后面我还会再详细介绍,这里只是让你有一个整体印象。

说了这么多,你觉得整个性能优化体系当中,最开始要做的是哪个?比如说,现在出现了一个 6.18 活动页加载数据卡顿的性能问题,我们想要优化它,那么该怎么做?

要先确定它的性能指标及其标准是什么。因为只有设定好了性能指标,知道了它的标准,接下来我们才知道该围绕着什么来开展性能优化。但实际当中指标有那么多,比如 FPS、白屏、首屏、可操作等,最关键的是哪个?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如何设定性能关键指标?

这里,我也分两部分来介绍,一个是关注什么样的指标,一个是关键指标的设定及标准。

什么样的指标值得我们关注?

根据我的经验和业界情况,要确定关键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两点:

  • 可衡量,就是可以通过代码来度量;
  • 关注以用户为中心的关键结果和真实体验。

第一点好理解,无法衡量就无法优化,而第二点说的 “关键结果和真实体验” 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关键结果,就是用户真正关心什么。举例来说,当用户进入商品详情页面,他关心的是这个商品怎么样,什么价格,具体到页面上就是商品描述、商品头图、商品价格和购买按钮这些关键信息。我们要保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让用户看到这些信息。

而真实体验,就是用户使用产品的感受。比如当用户进入列表页,在滑动过程中,页面加载突然跳出一个弹窗,他会不会觉得烦?这就是一种真实体验。

所以,基于这两点,在性能指标方面,我选定加载、交互性和视觉稳定性这三个方向,来带你一起了解性能指标及其标准设定。

性能优化关键指标设定及标准

所谓加载,就是进入页面时,页面内容的载入过程。比如,当你打开一些网站时,你会发现,有的网站首页上的文字、图片出现很缓慢,而有的则很快,这个内容出现的过程就是加载。加载缓慢严重消耗用户的耐心,会让用户离开页面。

所谓交互,就是用户点击网站或 App 的某个功能,页面给出的回应。比如我们点击了一个 “点赞” 按钮,立刻给出了点赞数加一的展示,这就是交互体验好,反之如果很长时间都没回应,这就是交互体验不好。

视觉稳定性指标,我们叫它 CLS(Cumulative Layout Shift),也就是布局偏移量,它是指页面从一帧切换到另外一帧时,视线中不稳定元素的偏移情况。

比如,你想要购买的商品正在参加抢购活动,而且时间快要到了。在你正要点击页面链接购买的时候,原来的位置插入了一条 9.9 元包邮的商品广告。结果会怎样?你点成了那个广告商品。如果等你再返回购买的时候,你心仪商品的抢购活动结束了,你是不是很气?所以,CLS 也非常重要。

在性能优化关键指标方面,目前业界主要集中在加载方面,特别是白屏时间和首屏时间。它们直接和用户体验相关,且相关的衡量标准已经达成共识。在采集方式上,除了手动采集之外,还可以自动化采集。而交互性和视觉稳定性关键指标,业界还在探索,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且必须手动采集。

比如交互方面,有的公司用 FID 指标 (First Input Delay,首次输入延迟), 指标必须尽量小于 100ms,如果过长会给人页面卡顿的感觉。还有的公司使用 PSI(Perceptual Speed Index,视觉变化率),衡量标准是小于 20%。

而视觉稳定性指标 CLS 比较前沿,2020 年 5 月 Google 公司才发布了一篇文章关于 CLS 指标定义及相关介绍的文章。它的采集方法,除了依赖 Google 的 Lighthouse 做本地采集,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案。在应用上,其他公司或者沿用 Google 的或者很少使用。

因为这两个方向还没统一的标准,我们也在实验,就不赘述了,接下来我就重点介绍这目前已经确定的加载关键指标,具体就是白屏时间和首屏时间的设定及其标准。

什么叫白屏时间呢?它指的是从输入内容回车(包括刷新、跳转等方式)后,到页面开始出现第一个字符的时间。这个过程包括 DNS 查询,建立 TCP 连接,发送首个 HTTP 请求(如果使用 HTTPS 还要介入 TLS 的验证时间),返回 HTML 文档,HTML 文档 Head 解析完毕。它的标准时间是 300ms。

如果白屏时间过长,用户会认为我们的页面不可用,或者可用性差。如果超过一定时间(如 1s),用户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页面。

哪些因素会导致白屏时间过长?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 DNS 查询时间长,建立 TCP 请求链接太慢,或者是服务器处理请求速度太慢,客户端下载、解析、渲染时长过长,没有做 Gzip 压缩,缺乏本地离线化处理,等等。

接下来我们看首屏时间,它是怎么计算的?

首屏时间 = 白屏时间 + 渲染时间。它是指从浏览器输入地址并回车后,到首屏内容渲染完毕的时间。这期间不需要滚动鼠标或者下拉页面,否则无效。

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下面是网站速度和性能优化 GTmetrix 官网的一个首屏时间示意图。从开始加载到第二帧时,这段时间是白屏时间,到第三帧时,首屏才开始加载,到第四帧结束时,这段时间是首屏时间。

01 | 体系总览:性能优化体系及关键指标设定 - 图2

首屏时间

在加载性能指标方面,相比于白屏时间,首屏时间更重要。为什么?

  • 从重要性角度看,打开页面后,第一眼看到的内容一般都非常关键,比如电商的头图、商品价格、购买按钮等。这些内容即便在最恶劣的网络环境下,我们也要确保用户能看得到。
  • 从体验完整性角度看,进入页面后先是白屏,随着第一个字符加载,到首屏内容显示结束,我们才会认为加载完毕,用户可以使用了。

白屏加载完成后,仅仅意味着页面内容开始加载,但我们还是没法完成诸如下单购买等实际操作,首屏时间结束后则可以。

首屏时间的标准,最初只是根据这个页面对时间是否敏感来判定,主要以用户平均首屏加载时间来计算,并没有详细区分 2G/3G/4G/WiFi 这些网络环境。比如,下图是我 2011 年在百度文库做性能优化项目时,跟团队定的性能标准。

01 | 体系总览:性能优化体系及关键指标设定 - 图3

白屏首屏早期标准

如果一个站点对时间敏感,首屏时间在 1s 内,用户感觉会很快;如果首屏时间超过 2.5s,用户就会感觉很慢。但是在 1s 内打开页面,人们对这么短的时间并不敏感,体验不出 10ms 和 50ms 有什么差别。

但当到了 2G/3G 弱网环境,或者网络不稳定的环境(如坐火车或乘飞机时),用户联网加载的时间会特别长,严重影响整体指标。就好像 100 个穷人和马云一起,看平均资产差不多每人 5 个亿,但实际上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多钱。性能也如此,前端工程师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觉得用平均值来表示加载时间并不准确可靠。

于是,人们又开始采用中位数,做正态分布,看分位值统计。在对首屏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现时,经常用到的是 P50(50 分位值)、P90(90 分位值)、P99(99 分位值)。它们是怎么得出的呢?以 P99 为例,我们是把所有首屏时间排序,得出排在第 99 位的首屏时间就是 P99。

不过这样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后来为了计算简单,也便于理解,我们引入了秒开率的指标,即 1s 内打开用户的占比。这个概念最早来自阿里巴巴,后来被业界普遍采用。

下面是我在带领团队做 App 性能优化项目时,按照秒开率建立的首屏时间标准。

01 | 体系总览:性能优化体系及关键指标设定 - 图4

首屏时间秒开率标准

可以说,性能指标和标准建立到这里,已经 OK 了,业界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屈指可数。

但还有一个问题,首屏时间毕竟粒度太粗了,如果首屏时间长,白屏时间短,到底是哪里的问题?是数据接口的问题,还是页面渲染问题?所以我们还必须把这个指标进一步拆解细化。

首屏时间可以拆分为白屏时间、数据接口响应时间、图片加载资源等。 白屏时间前面已经提到了,数据接口响应时间可以直接从后端服务中获取,不需要前端再重复计算,我们只需取完放在性能平台即可。最后的图片资源需要我们单独采集。

以上就是前端性能体系中的关键指标,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指标,如卡顿、完全加载时间、资源加载时间等,我在后期介绍采集时再聊。

小结

好了,这一讲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对整个性能优化体系有个更好的认知,也相信你已经明白,学习性能优化并不仅仅是掌握一些优化技巧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的是,进行性能优化,指标就是我们的一个抓手,首先你就要确定它的指标,然后才能根据指标去采取措施,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有执行目标。

01 | 体系总览:性能优化体系及关键指标设定 - 图5

内容的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前面我重点讲了加载方向的指标,在交互和视觉稳定性两个方向,因为我们还在做指标设定和采集的试验,所以没展开。你有想过这个指标怎么设定和计算的吗?

提示:2020 年 12 月 19 日,第 15 届的 D2 会议上 Google 公司也会分享这个指标设定和计算的一些细节。

欢迎把你的想法写在留言区。下一讲,我们将切入实际优化过程,先从页面打开全过程来看看页面加载链路上的性能瓶颈点。


01 | 体系总览:性能优化体系及关键指标设定 - 图6

《大前端高薪训练营》

12 个月打磨,6 个月训练,优秀学员大厂内推,点击报名,高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