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如何建立用价值观驱动的社区?
在我看来,建立用价值观驱动的社群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到团队早期核心成员都认可的核心品质,以此制定价值观。制定好的价值观要不断的重复,直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没有错 。
我们讲社群是什么?社群它的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信任它是一种货币,知道吗?你有了信任就有了钱,就这么简单。那为什么我们要怎么样去增强这个信任呢?你看他讲的第一步,找到团队早期核心成员都认可的核心品质。为什么呢?我们第一波能启动的社群成员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社群的一个调性、标签、和这个社群的灵魂。当这一群人首批成员,他们共同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是这种核心品质。
比如说生财有术就是什么呢?深度利他,极度利他,然后让普通人赚钱不难。这个价值观做好之后,你看今天不是推出了课圈友免费,对不对?就是福利,就是想让普通人赚钱不难,有没有道理。如果这五年,生财有术不是这样践行下来的,而是动不动就收钱,动不动就开课,收费收高价,这就不对了。只有这样,每天保持清退一部分人,并且给他全退,我们用实际行动做到了什么呢?做到了实打实的为圈友服务。如果你价值观不符,好,不好意思,退钱给你,包括很多人要加私董会,生财的私董会一个是 6 万块钱,很多人要加,然后我们并不让他加。为什么呢?价值观不符就不加,觉得不合适就不加,我们是有钱不赚,我们是保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不变。
第二步,对社区成员进行面试,过滤不合适的人,并且进行新人培训,贯彻理念和规则,让合适的人加入,远比不做筛选,长期同化更有意义。对,他这个讲的是社区。你想一下,社区其实包含还有很多,比如说小区团购,比如说社区生鲜,比如说各种各样的那种社区群,他这种包括那些地推的那些组织,还有淘客的组织也是一样的,不管是线上线下,它都是一样的。
记住两个词。第一个叫加人要慢,踢人要快。加人要慢,踢人要快,才能保持什么呢?保持社群,这个社区的核心价值观不被同化。知道吗?你们大家会发现,你们的每个群都有一些人,他们非常喜欢割韭菜,而且非常喜欢带节奏,要么就是开车,要么就是发一些乱七八糟或者斗图,一下子整个群就变了,味道就变了。画风就变了。所以遇到这种人要尽快的踢掉,宁可杀错,不得放过。
第三步,把价值观的内化外化落到仪式感中。比如说在季度会议上公开提问,公广泛传播用户案例,用文字和故事反复诠释这个仪式感。这个讲的就是仪式感。
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这边还有两句金句:
给公司,给社区产生实际价值的给予物质奖励,
给提供情绪价值、提供精神价值的给予精神奖励,
都要有仪式感,明白吗?在座可以看,其实我们有非常多的各种各样的奖牌和奖杯,只要是奖励都要有仪式感,不是说我跟你那么熟了,你就不需要给我这样,不是说这个团队这个人已经是老员工了,你就不需要给他这些东西。仪式感,它可以让增强人的那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白吗?他这一招是非常好用的。
大家有没有看到那种很多做微商的,还有一些销售向的公司,他们的墙上都贴着很多的照片,是所谓的照片墙和文化墙。他们这个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用一种仪式感,让团队的员工对公司的文化更认可,更把自己融入这个团队。所以他们在做销售冲业绩的时候,会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还有一个有一句话叫羞耻心使人进步,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我们销售向的公司经常墙上有挂什么龙虎榜,对不对?那如果有龙虎榜排出来之后,尤其是两个团队彼此竞争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种竞争,就是非常良性的竞争,对不对?羞耻心使人进步,这一句这个是肯定的。
然后这些仪式感还可以演化成非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这种,你可以在公司里面,设非常非常多的这种奖项,
比如说,然后全勤,他不是说你全勤奖发个钱就行了,
比如说最佳进步奖或者是最佳协作奖,这就可以让其他非销售岗位的人参与进来。
什么意思呢?你是一个销售向的公司,那么你是一个以销售为主的社区,那么公司里的红人,走路带风的那一群人肯定是业务员,肯定是销售员。那些做地勤的、做客服的、做设计的、做行政的、做财务的,他们就没有办法参与进来。但是他们其实在公司的运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给这些人也发奖,就想方设法去把这些人的凝聚力也给他拉进来。这就是仪式感的牛逼之处。
仪式感还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形式,这个我下次甚至可以单独开一篇文章来写这一个。总之,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五个字记在心里,对朋友、对家庭、在感情中、工作中、团队管理中,都有非常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