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 项目早期如何把握“短平快”和“规模化”的平衡?

    1. 我做自媒体的经历中有一个最大感触,就是做任何项目一定要考虑它的规模化。当你只有一个号的时候,你就需要怎么研究提升阅读量,怎么出爆款,可能做到一百万阅读就很开心的。但是你如果有 5000 个号,想办法把权限都开通,哪怕你不研究怎么做爆款,每个号有 2000 的阅读量,你也可以做到千万级的阅读量,而且相对更稳定。如果只是做副业,要赚短平快的钱,我建议你干就完事了。一开始先规模化,然后批量做,后面可以慢慢优化。
    2. 这个东西其实是什么呢?他讲的是一个思路,就是你可以不用去在意他现在讲的是什么。比如说现在的这个公众号,你想再弄 5000 个号,这不可能。他讲的从这一篇总结里面,我可以悟到什么道理呢?就是说有新平台你一定不要错过去抢坑的这一个行为。
    3. 什么叫抢坑?我给大家举例一下:你们有公众号,你们就知道,你们有玩过公众号,你们就知道当初有那么一拨人,他只是把名字占下来了,一个就可以卖几十万。比如说篮球、排球、足球。我有一个朋友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叫英语,然后英语少儿英语、商务英语,所有跟英语相关的都是他的。那躺赢吗?这不是躺赢吗?
    4. 就是任何有新的这种能注册的能占名字的地方,其实都能去注册。注册的再不济,还可以把它卖掉,你自己不会写,把它卖掉,这是第一个思维,为什么呢?就是讲占坑的思维。虽然说不是很道德,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去用道德去衡量这种商业,你要是恶意抢注,那就是不对。但是你注册什么一些泛的大类的、类目相关的,这是 OK 的。然后这个未来的知识产权这一块还会越来越的完善。未来有一天我预估,预判肯定会有一天你就算抢注了,别人商标在手,也是可以把你再拿回去的。好,这是第一个我的第一个感悟。
    5. 第二个感悟就是什么呢?就是数量高于质量。他讲的这个是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6. 比如说第一个你做内容是为了个人 IP ,那么你注定不能用这种 5000 个号的这种方式去打,或者说很难,因为你这种 IP 就非常的商业。
    7. 第二个是什么呢?第二个你如果是以商业考量的,比如说你想卖一个什么产品,或者说你想做个什么服务,家政,洗车房产,大健康医美,那么你就可以注册海量的号。比如说你有一个牌子叫涛涛如花美容院。 然后你就把这个名字铺天盖地的去发这个主题的这种文章,去种草,去做品宣。那么别人一搜索涛涛如花,那全是关于你的这种正面的这种测评,那么你的转化率就非常高,同时还会给你带来很多流量。
    8. 这个就是两种打法的不一样。第一种个人 IP 类的,他肯定是不能这样去做。第二种是什么?第二种是那个以商业目的为导向的,这种是可以这样规模化的去运作的。
    9. 第三个启发是你如果有那么多号,我建议这个短平快就干到底。然后怎么干呢?有个建议,
    10. 第一个就是跨平台搬运。什么叫跨平台搬运?不管你是去 Facebook 、Instagram 或者是 YouTube 上搬回来,还是在国内的平台之间的去搬。
    11. 我给大家讲一个比较牛逼的一个打法,就是你们整天快手搬抖音,抖音搬快手。然后抖音搬视频号,快手搬抖音,抖音搬小红书。对不对?你们有没有想过去大众点评上把这个那些视频搬到抖音上?是不是思路一变,就是黄金万两?有内容的地方就可以跨平台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