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解交互设计

第1章 初学乍练——帮你把握大方向

1.1 设计中的交互设计

1.2 如何学习交互设计

第二篇 设计分析

第2章 目标用户与场景

2.1 确定目标用户

2.2 场景思维

场景=特定类型的用户(Who)在某时间(When),某地点(Where),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时(With What),萌发了某种需求(Desire),会想到通过某种手段(Method)来满足需求。

2.3 用户场景地图

第3章 心智模型和习惯

3.1 心智模型

3.1.1 什么是心智模型

唐纳德·A.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出:
心智模型是存在于用户头脑中的关于一个产品应该具有的概念和行为的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来源于用户以前使用类似产品的经验,或者是用户根据使用该产品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产品的概念和行为的一种期望。

用户的心智模型是用户基于过去使用过的类似产品的经验产生的,也是对将要使用的产品的期望。

心智模型的两个关键要素是经验和期望

3.1.2 心智模型与表现模型

所谓表现模型,库伯解释说,它是“设计师所选择的一种表现方式,用来向用户展现计算机程序有怎样的功能”。通俗点说,就是设计师提供一套设计方案,让用户可以容易地操作一个设备或App,而根本不需要弄懂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需要达到以下四项标准。
①恰当的吸引力:功能入口的吸引力程度与功能的重要性成正比。
②容易理解:用户一看便知按钮、元素等的状态和可能的操作方法。
③正确的表现模型:设计师需提供给用户一个正确的概念模型,使操作键钮的设计与操作结果保持一致。
④反馈:用户能够接收到有关操作结果的完整的、持续的反馈信息。

3.1.3 心智模型的概括方法

了解用户期望,设计师可以通过场景思维和用户体验地图来进行:
首先,每一个用户的心智模型几乎都是不同的,但是有着相似行为的用户会拥有相似的心智模型。
其次,用户的心智模型导致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会有特定的需求或者预期。
最后,通过用户访谈,把用户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可用性测试,把用户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使用用户体验地图的意义,就是明确用户在不同阶段的预期,为设计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做铺垫。很多设计师都希望做出“让用户惊喜”的设计,所谓“惊喜”的设计就是基于用户的心智模型,比用户提前一步预知用户接下来的行为,从而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需要提醒的是,用户的心智模型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存在同化、顺应和平衡化三个过程。
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人们已有的认知当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认知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老经验指导新情况;顺应是指认知结构因为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情况,也就是新经验改变老经验;平衡化是指同化和顺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作为设计师,需要懂得高效利用用户原有的心智模型来设计方案,并对新的、用户原有心智模型之外的功能进行引导和说明,帮助用户顺利掌握产品的改变。

不确定自己的方案是否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是否能被用户接受时,可以使用可用性测试的方法,迅速验证自己的方案。

3.2 用户习惯

(1)用户单手持手机操作时,底部区域更易操作,因此应该将重要的按钮放在页面底部。

国外某设计师通过对1300多个用户进行持握和操作手机的调研,发现人们单手持握操作占49%;一只手持握,另一只手操作占36%,双手持握操作占15%(多用于游戏)。

image.png
右手单手持手机时拇指操作区域难易程度图

(2)扩大按钮操作区域。
iOS官方的设计规范,最小的可触范围是44pt(注意不是px),而安卓的设计规范,最小可触范围是48dp。

(3)如果设计师需要设计一个PC端的网页,请注意**图片永远比文字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

思考题

1.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心智模型?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心智模型。
页面中的相机、收藏、搜索图标,用户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功能。
用户对于红色的文字或图标会引起警觉

2.回想一下,生活中你有哪些使用手机的习惯?列举两个你觉得大多数人都有的习惯。了解这些将帮助你设计出更好用的设计方案。
iPhone用户会习惯性的将页面往右滑是返回上一级,列表页左滑删除
安卓用户则更习惯长按来进行更多操作

第4章 设计目标面面观

4.1 什么是设计目标

判断交互方案好坏的核心标准,也是看方案是否解决了特定问题,满足了切实需要。

设计目标是通过综合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得出的

4.1.1 产品目标

产品目标是从业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业务需求归纳得出的对需求的期望效果。
产品目标通常表现为“某个功能可以为App的某个数据带来提升”这样的形式。常见的产品目标如“提升登录页面转化率”“提升视频的人均分享量”等。

针对不同的产品目标,交互设计师可以给出完全不同的交互方案。因此作为交互设计师,在接到需求后,一定要分析透彻产品目标是什么。因为产品目标从一个方面决定了设计方案的方向。

互联网公司中,产品需求主要来源于三种团队:产品经理、设计师和用户研究员。
1. 由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
有时候产品经理可能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某项需求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时候设计师可以借助阿里巴巴提出的“五导家设计法”中“挖掘业务本质需求”的方法,和产品经理一起探讨。
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需求?需求是怎么发现的?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目标是什么?
②业务方针对目标提出的(产品)解决方案是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是否还有想要解决的问题没想好方案的?
③该业务经验性的特点有哪些?是否有数据或报告?产品/品类特色是什么?何种内容转化率高、点击率高?
④业务后续规划的蓝图是怎样的?
image.png

image.png

2. 由设计师提出的需求
设计师发现需要优化的功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研究产品数据、进行用户调研/查看用户的反馈、进行可用性测试。

3. 由用户研究员提出的需求

4.1.2 用户目标

用户目标是设计师对用户在使用某个功能时,其希望满足的需要的总结。

用户目标是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使用某个功能可以带来哪些收益。确定用户目标的方法是从功能的场景出发,明确用户有何种需要。

用户真正的需要是比较隐蔽的,当设计师接到一个需求后,如何正确深入地理解用户在这个需求中的需要呢?这就要用到第2章里讲的场景公式,将需求的场景进行还原。

4.2 为什么需要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一直指引整个设计过程,让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时更有方向感。同时,在设计目标指引下得到的方案,有更大可能获得团队的认可。最后,方案的效果也更容易得到验证。

4.2.1 设计时有的放矢

很多初级设计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遇到一个需求,不知道怎样的方案是最合适的,因此索性做出多个方案,让产品经理自己选择。这样的做法对于交互设计师自身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合适,本质上是看这个方案是否满足了需要,解决了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看方案是否满足了设计目标。

4.2.2 更容易得到团队和用户的认可

4.2.3 设计效果更容易验证

4.3 案例分析——如何确定设计目标

产品目标:
1、提醒用户续约
2、保证流程的转化率
用户目标:
1、了解续约详情
2、在掌控中完成续约操作

设计目标:提醒用户续约,充分挖掘续约用户;保证续约转化率;保证用户可以清楚地了解续约详情;保证用户在掌控中完成续约操作。

思考题

某新闻类App有如下需求,请分析需求的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
现有的直播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用户无法感知到,特别是在结束之后直播入口会在短时间之内撤掉,用户没办法回顾直播的事件。新增一个独立的直播栏目,有利于直播内容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对即将开始的直播起到预告的作用。
●直播栏目包含即将开始的、进行中的和已结束的直播,也包含历史直播。
●列表中直播状态优先级为:直播中>即将开始>已结束
●列表中时间优先级为:今日直播节目>未来直播节目预告>历史直播节目回顾
●栏目样式可以定制化,根据不同的直播类型(事件/赛事,普通图文/视频直播)展示不同的模块样式。

产品目标:
1、让用户感知到直播开始和结束
2、提供直播的回放
3、让用户区分不同类型的直播
用户目标
1、了解直播的进程
2、回顾直播内容
3、找到自己想看的直播类型的内容

参考答案:
产品目标: (1)通过直播频道,集中展示已结束、正在进行、即将开始的直播。 (2)保证⻚面展示效率和不同模块的点击率。
用户目标:迅速找到想看的直播(包含已结束、正在进行、即将开始的直播) 顺利预约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