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做到》这本书就是对这句流行语所说问题的一个回答,指导我们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核心思想:重复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不断重复那些既少且重要的知识,直至完全掌握。
重复的意思,不仅仅是简单枯燥的反复练习,而是间隔性重复,就是你隔一段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来重复。
为什么知道了却无法做到,三个原因:
1.信息超载:
因为我们的大脑认为学习新知识比实践旧知识要有趣,因此人们人们会习惯性的去获取新的信息,而却忽视了对已知的信息的消化和实践。在互联网特别是智能手机和4G网络普及后,知的层面-每个人每天能获取到的信息超过了古代人多年才能得到的信息,而行的层面-我们的行动数量受时间的限制,却没办法保持相应的几何级数的增长。因此知和行之间的差距越演愈烈。
2.消极过滤:
人们由于童年阶段没有获得无条件的爱,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怀疑。同时我们大脑会对很多与自己原有观念不一致的观点或事物有一种天然排斥。以上两点会带来消极思维,消极思维导致我们无法吸收更多的信息,同时拒绝很多可能性,失去了发掘自身潜力的机会。
3.缺少跟进:
在我们看了一本书,听了一门课,参加一个培训之后,经常缺乏实践和应用的跟进机制,就紧接着开始学习下一个知识。一年过去,似乎我们听的书也不少,但是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大的改变。学习并没有解决掉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第一步:精要的学习:我么要找到更少但更好的知识。把1本好书读10遍,而不是马不停蹄读10本书。通过不断重复,熟练掌握那些少而精知识。
第二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知识和观点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可以采用“绿灯思维”:当你听到有人提出任何新的想法或者项目建议的时候,你就立刻要想: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想法或者建议可行。换句话说,你要鼓动大家接受这个建议。遇到新观点,先看有什么,自己应该如何使用(开绿灯),先逼迫自己接纳并思考这个观点的价值所在,再提出进一步的疑问和建议(开黄灯)。
绿灯思维,是帮我们去找别人的理由,这个找别人的理由其实相当于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然后会发现虽然这个事情在我的视角看是有问题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还是有道理的,而这个角度过去自己根本想不到。
第三步:及时跟进: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当我们知道一个知识后,还需要制定出一个行动方案。好的行动方案需要包括3个要素(指导、支持、问责)。
关于指导:记住四句话: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
支持:需要在指导的最后,再加上及时反馈,反馈时要先表扬,多表扬,再纠正。
以上三步,每一步都需要进行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一个知识点,不断的暗示自己保持开放心态,不断的实践和反馈。我们实践和重复一个知识点的时间应该至少是我们学习这个知识点时间的10倍。
总结:
信息超载的解决方案是精要主义,消极过滤的解决方案是绿灯思维,缺乏跟进的解决方案是持续跟进。我们想一想这三个解决方案,其实对应的是改变认知、改变态度,再改变行为。所以认知、态度、行为其实是行动改变理论的一个基础,是产生新行为最基本的研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