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就是组织中的知识工作者,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 CEO”。
卓有成效是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卓有成效的关键在于强调贡献。知识工作者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而是要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工作。
真正的“管理者”要看他的工作是否会对组织的能力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为什么管理者想要实现卓有成效这么难】
管理者身在组织中,某种程度上说,管理者就是“组织的囚徒”。
1、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不属于他自己,他的工作随时可能被别人打断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事务、疲于应付一些突发事件,抽不开身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项
3、工作成果必须被组织所吸收利用,才能发挥效果,这意味管理者必须花大量时间与上级和其他部门人员进行沟通
4、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局限在组织内部,从而忽视了组织为之服务的外部世界,也就无法为外部提供有效的服务和贡献
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1、时间管理
- 作为管理者,如果做不到“认识你自己”,起码应该先做到“认识你的时间”
- 记录时间分配
- 砍掉浪费时间的活动,将碎片化时间集中起来,形成整块的工作时间
- 将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要事优先,一次只做一件事
【如何决定事情的先后次序?】
第一,不要为昨天的任务而忙碌。
第二,不能根据压力来决定优先次序。
2、用人之长
实际上,人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的,才能越高的人,缺点往往越多,如果只任用中规中矩、没有缺点的人,整个组织必然流于平庸。好的用人决策,在于找到那些在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并充分发挥他的这项才能,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短处。换句话说,管理者在用人时,要多问“这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去问“这个人不能做什么”。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别人、克服别人的缺点,而是帮助每个人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帮助他们取得个人成就。
理上司,发挥上司所长,帮助上司就是帮助自己。
充分了解自己,发挥自己所长。
3、有效决策
不是忙于决策,只做重要决策。不到非做决策不可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做决策。有些时候,保持现状才是一个最好的决策。
一旦确有必要做决策,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者折中。
对经常性事件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
决策时备选方案不能只有一个,而要在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方案中进行判断。要是一眼就能看出一个方案好或者不好,那这就不叫决策。只有当每个方案各有优劣,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判断时,才是有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