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最重要的事,关注停顿点,谨慎选择自己的每一件事情;

关注停顿点。做完一件事之后停一下,想一想下一件事情要做啥,这个时间空隙就是停顿点。一旦完成一个新任务,不要立马进入下一个任务,停下来,喝杯水,休整一会,退一步好好思考一会,有意识地选择下一件事情,这样通常会节省更多的时间。这就是实现高效时间管理的第一点,找到停顿点。
一定要对自己的动作有意识地掌控,避免低效地重复。

第二,管理心理能量,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

其实脑力也是波动的,一方面会随着时间波动。一般早上刚起床的时候精力最充沛,头脑的活性最大,大概能保持两个半小时的活力,然后想再集中注意力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中午吃过饭,血液会流向胃里消化食物,大脑缺氧就会感觉昏昏欲睡,这时候如果能小睡个十几二十分钟,精力又会恢复,又能保持活力两个半小时。这是根据时间来波动的。还有一方面是根据你做事情的难易程度来波动。

要么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心理能量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要么就策略性地放弃一些会让你疲惫不堪的工作。像这样管理自己的心理能量,你会更容易实现“高效两小时”。

第三,理解注意力的特点,它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保持高效状态的,要学会顺应这个特点;

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是大脑本身的特点,是进化的结果。
两种方法应对走神。一种是让自己主动地走神,就是你专注一会,大概20分钟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干一会其他的事情来换换脑子。比如起来走走,看看窗外的风景,也可以整理一下桌面,或是听会儿歌,这些任务都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还有一种方法是觉察注意力,就是任由思绪乱飞,不去控制它,不去试着把它拉回来,而是多一份觉察,知道自己想到哪了,然后有意识地找到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相关的思绪。

分心不都是坏处,它是带给我们创造力的基本机制。分心不全是坏事,如果你的注意力开始飘忽不定了,不妨利用这个特点给你带来灵感,而不是去责怪自己。

类似冥想

第四,掌控饮食和运动,保持葡萄糖的稳定和保持轻量的运动是获得好状态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了运动,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运动的期望值太高。如果你每次都把自己搞得太累,那不用说,你的身体对这个事情就会开始抗拒,你又没有明确的目的,比如像演员那样为了工作保持身材。在这样没有强动机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训练,那放弃就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说轻量的运动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你的身体状态达到最佳,身体还不会大脑争抢能量,这对你达到高效的工作状态非常有好处。

直接吃太多的糖会让你变迟钝。如果直接吃糖,在15分钟之内可能会让你觉得能量充足,但是超过15分钟,葡萄糖水平就会瞬间降下来,你会感觉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所以如果你想保持大脑的高效率运转,最主要的一个任务是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那怎么保持它的稳定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少吃多餐,一次吃个半饱,每天多吃几次;另一种是不要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像甜点、面包、薯条,这些东西尽量少吃。

运动和饮食的影响,它很微妙,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所以它经常被忽视,这些平时都很常见但是经常被忽视的细节,其实就是让一个人能发挥出最好水平的关键所在。人和人的差距没有那么大,而竞争力就是来自对细节的把控。如果你想拥有关键的2个小时,那一次适度的运动和对饮食的策略性把控就是提升效能的关键。

第五,让环境为你服务,注意对噪音和光线的控制。

明亮的蓝白光对我们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有好处。昏暗的灯光对创造力有好处。
在昏暗的灯光下人会很放松,觉得无拘无束,这样他们的创造力会大大提升,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些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不妨把灯光调暗,或是找一个昏暗的角落,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尽早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