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正和博弈
所谓零和博弈,指的是在某一次互动中,一方的收益正好等于另一方的损失,即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正好相抵,更准确地说,是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相加之和一直为零。
简而言之,正和博弈就是双赢,也就是所谓的“人人都是大赢家”。
如果人们知道了人际互动中的博弈理论结构(也就是正和、负和还是零和),他们无须假装圣人就能做出有价值的选择,让大家变得更安全、更和谐、更富足。
02 非生即死
03失败造就成功
04不可预知的世界
05 万物恒动
06 十进制
07 相关不是因果
08 悖论
09 黑天鹅技术
10 知识就是假设
11 双盲控制实验
12 实验法
13控制实验法
14 思想实验
15 唇齿之依
16寻找框架
17异常与范式
18 不在与存在
19
寻求根本原因:人类的“黑匣子”
20
“证明完成”时刻
21
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
22
独一无二的我们
23
宇宙无用论
24
我们每个人平凡却独特
25
我们的感知桌面
2
主体世界
27
生命密码
28
关键消费者
29
人类世思维
30
心灵生活的盲点
31
“科学”
32
科学的生活方式
33
源于科学史的悲观元归纳
34
技术的倾向
35
恐惧未知的分寸
36
真理是一个模型
37
科学还是表演
38
科学家就应该是科学家
39
科学方法不止适用于科学
40
科技为人类铺平道路
41
时间内思维与超时间思维
42
“深度时间”与遥远的未来
43
开放系统
44
尺度分析
45
递归结构
46
检索指数
47
个人资料的开发
48
纠缠
49
相变与型变
50
崩坏思维的解决方法:信号检测理论
51
自利性偏差
52
不确定性
53
随机性
54
外部性
55
约束满足
56
二象性
57
二象性
58
可消除性
59
随附性
60
可复制性
61
幸福感五要素
62
大都市性空间关系学
63
天无免餐
64
亚自我和模块思维
65
理性无意识
66
现象透明自我模型
67
人格-错乱连续体
68
气质维度
69
热跟踪导弹
70
理解和交流的对象
71乔纳森·海特(Honathan Haidt)
情境型超级生物
72约翰·托比(John Tooby)
因果关系、道德冲突和错误判断
73杰森·茨威格(Jason Zweig)
构建偶然
74丽贝卡·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
最佳解释推论
75巴里·史密斯(Barry C. Smith)
感官与多重感官
76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eman)
负能量是一种深刻治疗
77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集体智慧
78 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
断言往往是能通过大量证据解决的经验问题
79 汤姆·斯坦迪奇(Tom Standage)
你可以证明有些东西绝对危险,但没法证明它绝对安全
80 安德鲁·雷弗金(Andrew Revkin)
人类智慧
81 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
迷失于思
82 盖瑞·马库斯(Gary Marcus)
认知的卑微
83保罗·凯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变动基线症候群
84 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预测性编码
85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隐藏层
86 斯科特·桑普森(Scott D.Sampson)
相生相在
87迪米塔尔·萨塞罗夫(Dimitar Sasselov)
他者
88保罗·萨夫(Paul Saffo)
判断时距
89洁妮·贾丁(Xeni Jardin)
外部记忆与中立观察的神话
90戴维·皮萨罗(David Pizarro)
日常真理妄想症
91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Dennett)
循环
92 杰拉尔德·斯莫尔伯格(Gerald Smallberg)
偏见的背叛
93卡尔罗·罗威利(Carlo Rovelli)
确定性无用论
94奈杰尔·戈登费尔德(Nigel Goldenfeld)
因为
95加勒特·利西(Garrett Lisi)
无法估算的风险
96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
怀疑的经验主义
97基思·德夫林(Keith Devlin)
基本概率
98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
以太
99菲尔利·库什曼(Fiery Cushman)
理解虚构
100黑兹尔·罗斯·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阿兰娜·康纳(Alana Conner)
文化循环
101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
整体观
102乔恩·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
合众为一
103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
认知负荷
104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自下而上地思考
105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
累积误差
106戴维·达尔林普尔(David Dalrymple)
信息流
107马修·里奇(Matthew Ritchie)
系统性平衡
108琳达·斯通(Linda Stone)
投射性思维
109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风险素养
110戴维·巴斯(David M.Buss)
性别选择
111戴安娜·哈尔彭(Diane F.Halpern)
理解科学过程中的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112克莱·舍基(Clay Shirky)
帕累托法则
113保罗·迈尔斯(P. Z. Myers)
中庸法则
114塞缪尔·阿贝斯曼(Samuel Arbesman)
哥白尼原则
115 迪伦·埃文斯(Dylan Evans)
比较优势法则
116马塞尔·金斯波兰尼(Marcel Kinsbourne)
扩大的内群体
117凯文·汉德(Kevin Hand)
吉布斯景观
118卡伊·克劳泽(Kai Krause)
爱因斯坦的奥卡姆剃刀刀锋
119叶夫根尼·莫罗佐夫(Evgeny Morozov)
定势效应
120格雷戈里·科克伦(Gregory Cochran)
维克效应
121比阿特丽斯·戈洛姆(Beatrice Golomb)
假安慰剂效应
122乔纳·莱勒(Jonah Lehrer)
控制你的注意焦点
123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聚焦错觉
124斯图尔特·法尔斯坦(Stuart Firestein)
命名游戏
125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
“微妙”的简化抽象概念
126杰伊·罗森(Jay Rosen)
棘手问题
127陶·诺瑞钱德(Tor Nørretranders)
深度
128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
设计你的头脑
129约翰·麦克沃特(John McWhorter)
路径依赖
130格洛丽亚·奥里吉(Gloria Origgi)
糟糕经济学
131恩斯特·波佩尔(Ernst Pöppel)
满是垃圾的认知工具库
132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非天生遗传
133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微观统治世界
134特库姆塞·菲奇(W. Tecumseh Fitch)
学习本能
135艾琳·佩珀伯格(Irene Pepperberg)
固定行为模式
136阿伦·安德森(Alun Anderson)
后猿类物种
137乔尔·戈尔德(Joel Gold)
自我的适应性退化
138尼克·波斯特洛姆(Nick Bostrom)
生命游戏——寻找本源
139布莱恩·伊诺(Brian Eno)
生态学
140爱德华多·萨尔塞多-阿尔巴(Eduardo Salcedo-Albarán)
感性智人:能感觉和推理的动物
141卡尔·齐默(Carl Zimmer)
生命是一种副作用
142劳伦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创新
143克利福德·皮寇弗(Clifford Pickover)
发明创造的万花筒
144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
拟物化
145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策展
146丹·斯珀伯(Dan Sperber)
文化吸引子
147安德里安·克雷耶(Andrian Kreye)
自由爵士乐
148詹姆斯·克罗克(James Croak)
拼合爱好者
149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
八卦主义
150萨特雅吉特·达斯(Satyajit Das)
艺术商业并行论
151埃里克·温斯坦(Eric Wei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