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沟通是设计师和团队围绕需求目标,信息传递的过程,是设计师展开设计工作的起点,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沟通质量直接影响设计和项目的质量。但因沟通的复杂性、开放性,对于很多新手设计师来说,在需求沟通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共同的沟通问题,比如前期需求不明确导致设计频繁修改、产品和体验发生冲突时无法说服产品、沟通过程中陷入情绪争吵、沟通中鸡同鸭讲等等。

part 1

1.1 需求沟通的目标和方法

通常设计师在处理需求的流程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了解需求、分析需求、探索方案、实现方案。在不同阶段,设计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

了解需求阶段:设计师和产品针对需求目标进行讨论,并和团队就产品目标达成共识;
分析需求阶段:设计师和产品针对产品策略合理性进行讨论,并提出体验诉求;
探索方案阶段:设计师探索设计方案,并和产品就商业目标和体验目标达成平衡;
实现方案阶段:设计师和产品协调优先级,调整方案,确保方案最大程度实现还原

1.2如何更好的了解需求,明确目标,达成共识

在了解需求阶段,设计师要了解需求来源、背景,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总结来看需求大致分为2类:

1、是需求目标明确

产品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如提升用户产品体验,满足某个用户明确需求,完成某个产品目标;
对于目标明确的需求,在了解需求背景,解决标准,需求边界,限制条件和责任人等问题后,即可进入需求分析,策略讨论阶段。

体验优化类:优化体验路径或使用感受,如提升阅读体验。
功能实现类:实现用户明确需求,如增加搜素功能。
目标驱动类:完成既定产品目标策划功能,如运营活动拉活拉收。

2、是需求目标较模糊

比如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探索新的业务方向。
但对于方向探索类需求,如何协助产品探索目标,和团队达成关于目标的共识,是这阶段的沟通重点。以一个创业的项目为例,产品想要做一个图片社区,原因是目前国内没有头部图片社区,还原项目初期过程如下

在产品的催促和时间压力下,设计并没有围绕产品定位,用户群,产品目标进行充分讨论,也没有团队成员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跟随产品的节奏,陷入被动执行。由于前期并没有针对需求进行细致的推敲讨论,方案的输出过程变成了试错的过程。产品方向修改频繁,这种被动的沟通方式,导致整个团队目标感不清晰,理解混乱。

面试问题

你和产品观点不同你是怎么解决的?

你是怎么在公司中推动项目的?

你在工作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阻力,怎么解决的?

经过反思和问题总结,设计师发起了主动沟通,运用设计方法协助产品明确需求,提升方向说服力,探索如何就目标和团队达成共识。
首先,需要和产品明确用户群,并寻找用研协助,或发起快速访谈了解用户。
其次,组织团队相关成员发起关于产品目标和讨论,围绕产品决策人给出的产品初步方向,团队成员每人写下对产品的期待,提炼总结产品目标。
再次,根据用户访谈资料,利用亲和图法,提取关键词,从用户诉求中洞察提炼用户目标。
最终,产品目标得以明确,团队也取得了关于目标的共识,同时通过快速demo,来验证优化,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确定用户群了解用户——讨论产品目标——探索用户目标

1.3 如何更好的分析需求,确保产品策略合理性

在了解需求背景、用户群体,明确了需求分析阶段,通常产品会给一个商业假设。假如做了XXXXX,用户就会XXXXX,而产品可以达成XXXXX目标。以一个需求为例子:产品想做一个任务体系,通过福利吸引用户做任务,从而拉动产品活跃。

如果设计师完全按照产品给的商业假设输出,方案产出过程貌似很顺利,但可以隐藏很多问题。以本需求为例,产品的商业假设逻辑是:用户被福利吸引——用户为拿到福利做任务——用户获得福利——产品完成目标诉求。

但这个假设是正确的吗?设计师的价值在于,这个时候要能找出产品假设中的问题。通过对用户的了解和洞察,还原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找到这些关键问题并通过和产品沟通协调解决掉这些问题,才能顺利实现产品目标。

通过对用户实际参与过程的分析,用户在看到任务奖励后,实际需要权衡的内容很多,如福利吸引力够不够大,有没有关系亲密的好友可邀请,好友要完成的任务难度大不大?分析需求过程关键就是找到这些问题的对应策略,强化用户参与的动力,降低参与难度。

用户——福利(有吸引力?)—— ——能接受 达到拉活、啦回效果
——邀请朋友(有在玩的朋友?)——付出/收获
——任务(困难度如何?)—— ——不能接受 放弃任务

1.4 方案探索阶段,如何平衡商业和体验诉求

在方案输出阶段,设计师和产品最常发生的争执是商业目标和体验之间的冲突,产品为了达成商业目标,很多时候希望把商业目标和手段做的很强。

当发生围绕商业目标和体验问题,谁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景时,设计师该如何沟通呢?

首先,作为设计师要摆正沟通立场,理解商业化是任何产品的根本目标,体验也是实现商业化手段之一,我们反对的不是商业化,而是简单粗暴的商业化方式。商业化的前提是对目标用户有足够的了解和盈利模式的清晰判断。

其次,应能够识别于曝光越多越好,越直接越有效的这种思维方式,通常是一种鸟枪法的投机心理,在没有更巧妙的解决方式时,最节省力气的做法就是提升曝光等方式达成目标。

当发生争执时,如果仅仅站在设计立场上,用设计理论说服对方,通常效果有限。尝试找到产品实现商业化目标背后的逻辑,不要用手段代替目的,探索更好的实现商业化方式的可能性,比如尝试在合适的路径上推荐,或探索用户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形式。

1.5 方案实现阶段,如何协调优先级,推动方案最大程度还原

在方案实现阶段,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紧张,产品仅完成最核心功能,部分体验相关功能一直无法得到优化。

面试题

作品集改动原因之设计可惜点

你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上线产品不是这样的

你做这么多方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

你在工作中,是以什么标准评判自己的设计作品的

通常如果方案产品认可,但推进意愿不高时,可能的原因是:
1.不是当前核心KPI,当前方案不是核心KPI,产品优先保证对KPI影响最大部分完成;
2.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方案在产品看来投入的人力/时间/资源过大,并不值得;
3.可能会导致数据风险,方案改动可能引起数据风险,产品并无法确保改动一定能带来数据的成长;

这种情况下,
首先,要和产品够分沟通他们的疑虑和担心,到底是哪类问题;
其次,从心态上也不,用着急于一时,做好长期推动的准备;
还有,充分优化方案,消除产品疑虑,寻找合适时机进行推动,
在项目逐渐迭代的过程中,对需要推动体验优化点持续关注,尽可能放大方案价值结合新的需求点,思考能否从价值拓展角度,如提升品牌价值,拓展性等角度提升方案说服力;同时,从缩小成本和打消产品疑虑角度,做足准备,推动方案。

如何放大方案价值

用户声音:收集用户正向反馈
拓展价值:如品牌度提升、扩展性更好
及时调整:结合反馈不断优化方案
专项研究:提升方案说服力
寻求老板认可:在适当时机让老板体验

如何缩小成本和疑惑

充分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
备选方案:减少方案中的风险点
版本控制:如灰度,多版本迭代

Part 2

沟通技巧的问题

沟通过程是一个信息螺旋传递的过程,表达者的信息传递到接受者时,因为背景、环境、理解能力、传递完整度等差异,接受者仅能接受部分信息,而接受者在理解消化后,再将自己的信息传递出去,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会导致两个最常见的沟通问题:目标偏高以及信息衰减,学习适当的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减缓目标偏离和信息衰减。学习适当的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减缓目标偏离和信息衰减。

2.1 如何防止沟通目标偏离

要防止沟通目标偏离,首先要理解什么会导致目标偏离?
1.目标不清晰,比如本来想找产品聊下某功能体验不合理,但因为产品一直说项目时间紧,被倾诉了一通苦水后,忘记本来要沟通的问题,转移到了其他话题上,最后不了了之;
2.缺乏同理心,比如当发生争执时双方不能互换角色,产品一直在说实现目标手段和现阶段问题难点,设计再说体验问题和设计规范,双方互不妥协,陷入争吵;
3.陷入情绪,表达观点时陷入情绪化的争执。

针对这三个会导致沟通目标偏离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下技巧:

1.设定沟通目标并保持关注
在每次沟通前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底线,尝试用全局视角分析自己设定目标的合理性;在沟通过程中要经常反思当前沟通的问题是否已偏离了目标,对达成目标是否有帮助;发现目标偏离可尝试改变节奏,思考接下来说什么有助于达成目标;

2.换位思考
能够倾听对方的问题和困难,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直表达诉求,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和推进;

3.控制/倾听情绪
美国心理学埃利斯创建ABC情绪理论,拆解了发生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指出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导致情绪的直接原因,我们持有的信念才是,因此在沟通中不要加入太多内心戏,过程解读事件。比如产品让设计反复改稿时,可能会解读为产品在故意刁难,尝试了解反复修改背后的原因,可能解决问题更有帮助。

对于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的问题,重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后再次确认“你的意思是XXX吗?”,重要的沟通后,可梳理沟通记录,企业微信同步周知确认,方案的沟通过程可以快速画草稿确认,尽可能的减少因为理解不一致导致的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