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第十章:充分表达愤怒。

原文摘要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希望他人因为内疚发生改变,就是将刺激和原因混为一谈。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处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合理的愤怒”?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求。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暴力的种子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想起那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有一次,我发现我的小儿子从他姐姐的房间拿走了五十美分。我问他:“布莱特,你问过姐姐了吗?”“我没有拿她的钱。”他答道。这时,我想到那四种选择。我可以说他撒谎或说他不尊重我,可是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然而,如果我用心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或直接表达我的感受和需要,我的需要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作出选择后,我表达自己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行动而非语言。我倾听他的感受——他感到害怕,他的需要是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惩罚。通过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的感情加深了,这样,我们就能使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然而,如果在和他说话时,我已经把他看作是不诚实的孩子——不管有没有说出来,他一般就会由于害怕而不敢说出事实。换一句话说,如果把他人看作是说谎的人,那么,这种看法很可能就会成为预言。如果知道说出事实会受到惩罚,为什么还要说出事实呢?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先倾听他人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给自己时间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小结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

自我思考

从愤怒到体会自己的需求,看起来反人性,其实会更合理。

我们的一生追求的自由是什么,不顾后果,无所顾虑的直接表达自己的人性(也就是本能),那真的是自由吗?

欲望是最原始的冲动,而需求是经过深入思考后,留下来合理的欲望。满足欲望是简单的快乐,满足需求倾向与更复杂的快乐。

给自己时间于练习,体会自己的需求,实现需求是需要时间的,继续强调做时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