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是什么迫使我们加班?
加班有错吗?
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是要思考的是迫使我们加班背后的原因,同时也要考虑加班后产生的结果。
这让我想到的了一个词内卷化。
内卷化
内卷是《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 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专业人士指出,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呼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
怎么去内卷化,我们可以借助其反义词“外卷化”来思考。
外卷化
我相信爱因斯坦的话:制造问题的观点与意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在提醒我们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不同的情况吗?
内卷化提醒了我们,现在我们的发展到了停滞阶段,但我们使用了非理性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停滞现象的解决方案应该是突破,是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是要发展。使用理性的观点来看,我们不能突破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能力不够,或者是我们没有创新的去思考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停滞不前,说明我们以前的方案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寻求新的方案,需要创新,应该大家一起去思考交流,从现在的事实中去总结分析,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经过努力还是不能找到方案,那可能说明我们组织的能力没有达到,那我们就去提升组织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解决做的就是提升我们的能力,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如果上班时间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加班去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学习是一个持续的事情,是不能过急,一步步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从而达到突破新创新的能力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我们现在采取行动后效果,然后不断对效果进行理性反思。
上面就是我认为的外卷化:通过向外扩展的方式,来主动的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欢迎大家继续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不同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