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到一篇文章《今天聊:做好前端的 10 个习惯》其中有几个有关语言的习惯:
- 在操作系统上把英语当作母语。
- 在日常工作中,用英语作为搜索语言。
- 用正确的中英文排版写文章。
昨天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中项飚提到的一个小点,说是如何利用汉语与英语思维,他是结合两者各自的优势。大致意思如下:
- 如果一个想法是有汉语发起的,他会把想法翻译成英语验证其逻辑与严谨性。
- 如果另一个想法是英语发起的,他会把想法翻译成汉语,看起是否有其它可能性。
我这边在总结一下,双语思维就是利用汉语与英语各自优势来,帮助自己思考,写文章或其他。
英语:严谨有较强的逻辑性,适合理性的逻辑验证。
汉语:利于联想与发散思维,验证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
实践与执行
想法最重要的还是在实践中验证,下面是自己抽离出来的一些可执行列表
- 把自己工作电脑与手机操作系统语言设置为英语,坚持这件事十年如一日,当你看到一个英文单词,不必在大脑中做中文翻译,其意了然于胸。
- 尝试在写作时使用双语思维,坚持久了,扩展到日常深度思考时也使用双语思维。
- 用正确的中英文排版写文章,总结一套基本的中英文写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