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享的文章都是发布在 24 点左右,让我不禁会怀疑自己每日写作是不是自己没有东西去分享,为了分享硬凑的文章。
当一天自己没有新的收获,而自己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时,容易没东西可写,然后就拖延,到最后才硬拼出每日的点滴文章。
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自己没有好奇心,没有探索的欲望吗?
其实我回想了一下,一天的早上与上午,我是精力比较好,而且最有写文章欲望的时候,一到下午就不太容易集中精神,容易回到以前的习惯,淹没在日常的琐事当中。做完琐事之后,经常会比较怀疑自己,一天啥也没干,尽吹牛了。
最近几天早上也没有花半小时时间来,定制一天的重点工作,定制每日分享的主题。
计划本身是无用的,但做计划是必要的。 —艾森豪威尔(将军)
计划本身没有用,意思是不要把计划本身当作目标,而是体验做计划的过程,因为做计划在帮你梳理你自己的思路,找方向,找重点,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事情。
当一天自己在做反思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件事都没有突破,会让自己很慌。但如果你定义了一天的重点,哪怕你只完成了这一件事情,也会是激励。
简单总结一下:
- 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是需要引导的,不要去强迫(不要在精力比较差的时候,去做需要好奇心与强烈探索欲望的事情)。
- 一天还是要有一个做计划的过程,先通过做计划来培养自己聚焦最重要事情的能力,激励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去做改进。
- 当大的突破给自己压力太大时,尝试小的突破,在日常事务基础上做一点改变(比如今天发现自己每日点滴分享的文章输出太晚时,可以尝试提前,在 20: 30 左右完成,也是一个不错的改变)。
明天的小突破是,早上认真做好一天的计划,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