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践一下前几天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际》学到的行动后反思理论,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实际发生的情况是?

  1. 今天上午一玩起手机,就搁浅了上午的阅读计划
  2. 今晚上吃完饭后 19:00,计划是晚上写一篇文章,让后拿起手机去充电,充电同时顺便就打开了抖音,一玩就是两小时。中间有几次都在给自己承若看最后一条,但承若失效。

我们曾希望发生什么?

  1. 我希望上午能看一会书,最终是玩了几小时手机
  2. 晚上希望能写文章,最后拖到 22:20 才正式开始,玩手机耽误了近 3 小时

从这两者的差距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上面的两项差距都有一些共同的可成长点

  1. 正向:上午定了要阅读,但没有确定具体的开始时间,容易让自己拖延,增加了阅读开始的难度
  2. 正向:没有定义清楚目标,或目标无亮点
  3. 负向:被手机吸引,意识到后没有停下完手机

明天的改进措施,定制上午阅读的目标,要有明确的开始时间,清楚的目标与亮点,方针就是增加自己阅读欲望,降低自己开始阅读的难度。

后来晚上我把手机放下并远离自己视线后,就没有那么强烈玩手机的欲望,可以安心的写作了。后续如果发现自己沉迷与玩手机,记住一点,不要去承若再玩一下,而是让自己放下手机,再去思考其他的。

今天我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提炼出一个避免沉迷手机的原则:从放下手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