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001.jpeg

历史学家斯蒂芬-柯恩曾写道,影院的出现扩大了叙事的可能性。正如摄影是在捕捉时间,而电影则是解放时间。

由于 Q2 OKR 里我写一条”设计分享“,主题和内容不限,作为一个底层搬砖的设计师,设计专业类分享的话,我的专业度毕竟没有组内大佬更专业,那么为了保证分享知识的专业度,深思熟虑后,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爱好 - 摄影。

我的摄影爱好历程

摄影摄像.002.jpeg
2011年,刚上大学之初,我省吃俭用吃了一两个月的泡面,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富士长焦相机,具体的型号忘记了,只记得外形类似于小型微单。这台相机记录着我丰富的大学生活。

2013年,我买了一台索尼的黑卡,这台相机当时在我心中算是划时代的产品,体积小,画质当时的我认为很优秀。因为体积小,所以它最适合出门携带摄影设备。

2014年来自己想探索一下换镜头的设备,选择了一款一直很喜欢的富士品牌,富士微单相机XA2。这台设备是富士入门级微单(主要还是qiong),由于可以更换镜头,算是有一些可玩性。当初为了能拍出大光圈的效果,还买过一些饼干定焦镜头,但是吧,由于设备有限,拍出的照片没有那么满意。

2017年,我换了一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相机——理光GR2,这款相机简直就是摄影神器,喜欢玩扫街摄影的同学应该对这款机器特别熟悉,理光GR2内置了一款滤镜——森山大道滤镜,这款滤镜简直是逼格神器,超高度黑白对比,很有质感。因为它的滤镜模式直出照片胶片质感很强、体积比较小,所以深受扫街党的喜爱。最主要的是这款设备二手价格一直没有降低,可以称之为超级理财保值神器。

2018年,由于vlog的兴起,我买了一台大疆的口袋灵眸,这是一台云台录像机,体积小,画质清晰,出去玩的时候我在大街上总是举着它拍一些素材,导致与很多人回头看我,甚至有一些好奇的同学问我这是什么设备。

2018年下半年,我算是真正入手了一款有足够多镜头群的微单相机 XT20,这款相机优点明显:复古的外观,可以搭配富士1855,35F2,35F1.4等镜头,拍出的照片特别唯美、有胶片的质感,特别是在绿植公园比较多的地方,拍摄人像,简直是最好的利器。缺点也很明显:1、这款相机有很严重的跑焦问题,在日常出游的时候,拍摄更多的是一个瞬间行为,我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按下快门,记录着一瞬间,当时满怀欣喜的按下快门,回到家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发现很多照片都跑焦了,焦点没有对上我拍摄的物体。2、感光度差。在室内或者光线不好的地方,感光怎么也拉不上来,就算把感光拉上来,拍出来的照片有很多噪点。

2019年年底至今为至,我一直在用索尼的微单旗舰 a6400,搭配适马56f1.4镜头,这款相机特点特别明显,追焦很稳,由于搭配的定焦镜头,拍出来的人像照片虚化特别好,重量和镜头加起来对比专业单反轻很多,又没有比普通的微单相机沉,所以这款相机是我最近非常喜欢带出的相机,也拍摄了一些很不错的人像照片。

摄影设备

说完我自己的设备历史后,看一下一般我们常见的摄影设备。
摄影摄像.003.jpeg

DV摄像机,一种专业录像设备,很大很沉,在新闻联播记者会上经常看到的大块头。

单反相机,专业的摄影设备,专业摄影设备,例如:佳能5D系列,尼康D系列等等。

微单相机,介于卡片和微单之间的一种相机,体积相对单反小,有丰富的镜头群,画质高,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索尼A7系列全画幅相机和A6000系列的C画幅相机、富士的XT系列相机。

卡片相机,体积小,画质适中。代表性的设备是索尼的黑卡系列。

运动相机,这种设备体积 Mini,防抖好,可以长时间开启录视频。代表性设备:大疆口袋灵眸系列,GoPro系列。

手机,这个是我们最最常用的摄影设备。

日常生活摄影的本质

摄影摄像.004.jpeg
了解完这些设备以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买摄影器材,或者用手机拍摄,本质是”记录美好生活的一瞬间“。记录这美好生活的一瞬间也就是记录美好生活的“人”、“事”、”物“。
摄影摄像.006.jpeg

既然是日常记录,超高专业级的设备当然不适合我们日常使用,原因有三:
摄影摄像.007.jpeg
1、太沉。背着2、3斤重的设备,已经懒得带出去;
2、设备贵重,考虑设备的安全性。
3、专业的设备搭配专业的技术,类似于打光暗光,影棚拍摄,黄金三角构图,S形构图,白平衡,lightroom 调色等等,不适合我们普通大众。

这些不适合我们日常记录,我们记录只需要拿出自己的设备,调好一定的参数,很快的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瞬间。基于这些条件,目前最适合日常记录生活的摄影设备推荐:手机、卡片相机、微单相机
摄影摄像.010.jpeg

日常拍摄的人事物

有了设备,带入到日常拍摄的种类:人、事、物

首先人——最为常见的一种摄影主体,拍家庭、拍孩子、拍闺蜜、自拍等这都是对人的拍摄,拍摄人最为主要的是突出人,突出人这个主题就要弱化人周边、前后的物体。所以手机相机里面出现了专业的人像模式,例如:iPhone 的人像模式、华为小米手机的人像模式。手机人像模式的原理就是稍微拉长焦距,对准人的半身,焦点定位在人的脸部,凸出人像,利用算法把人前后的物体模糊虚化。

这种虚化其实就是景深的表现,那么到底什么是景深呢?继续往下看。

什么是景深

当你拍摄一个照片,照片当中最近的物体和最远的物体之间,能清晰成像的部分,就是景深。当然,这部分是逐渐发生的,也就是说由不清晰到清晰的一个范围。

截屏2021-05-23 13.29.11.png

比如上面两张示意图,图片中清晰的部分就是景深。在上面的那张图里,景深较浅,我们用 narrow 表示,下面的这张图里,景深较大,我们用 large 表示。无论是浅景深,还是大景深,都是画面中清晰的那一部分。

关于景深的三个小技巧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数值越小光圈越大,例如:光圈0.8是很大的光圈值,光圈5.6是很小的光圈值)
2、镜头焦距:焦距更短,景深较大,下面这排焦距更长,景深较小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说人话就是:镜头的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拍摄主题与后面的背景越远虚化越大。

拍摄人

手机拍的背景虚化是算法算出来的,在人的边界可以看出算法的痕迹,对于稍微有些要求的同学来说有些不自然,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微单相机拍摄人像。关于镜头首选一个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不能调节焦距,只能调节光圈的一种镜头类型。)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测量好人与镜头的距离,例如:使用35mm的定教头,拍摄半身像,镜头距离人2.5M为佳;拍摄全身,镜头距离人4M为佳。在目测差不多的距离下直接拿起相机就可以拍摄,方便快捷,背景虚化很好。

定焦镜头拍摄有些不太方便,毕竟不能调节焦距,只有靠摄影机位的移动调节,这时候也可以用变焦镜头。例如:18-55,这个镜头的意思是:最小焦距是18mm,最长为55mm,镜头可调节的焦段在18mm-55mm之间。拍摄的时候调整好焦距,人距离后面的背景远一些,这样拍下来虚化就好看。

总结下来就是:要拍摄唯美的人像一般都追求背景虚化的效果,要获得更多的虚化,调大光圈,凑近拍摄对象。如果要获得更大的景深,调低光圈,远离拍摄对象。

拍摄事

拍摄”事“更多的是一件事件的记录,例如:摄影师的扫街行为。扫街摄影,我们追求的是对某件事情的记录,这时候需要尽可能拍摄完整整个事件,国际上很多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都是拍摄某件事情的作品。事更多的是一瞬间的事,这时候要保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这样才保证照片没有糊掉。一般情况下白天,快门速度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光线比较暗的场景,快门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成像画质差,这时候需要我们调高一些ISO感光度,或者把光圈调大一些,拉高感光值,保证足够的成像条件。

拍摄物

拍摄物,这种我大概分为”静物“和”风景“两大类。静物的拍摄技巧和人一样,我们更多的是为了突出主体。

那么风景主要的是把足够多的场景给收录进来,简单来说就是手机上的广角模式,当开启广角以后,我们可以拍摄到更广、更多的风景;在变焦相机中,焦距越小,拍摄的风景越多。需要注意的是,白天拍摄风景,太阳光比较强烈,曝光比较强,为了保持风景原有的色彩,尽可能的把感光调低,控制好白平衡。

白平衡的英文名为White Balance,指的是在任何拍摄场景的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的物体还原为白色。相机的白平衡控制,就是相机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中把白色的物体拍出来的相片尽可能还原为标准的白色,其实就是为了使相片不发生偏色的过程。

相机不像人眼,白色就是白色,在某些场景下,在日落场景下,白色拍出来的照片偏黄,在蓝天白云下,拍摄出来的照片偏蓝,这时候为了保证风景的真实性,我们要调整一下白平衡。一般相机都是默认自动模式,也有钨丝灯模式、荧光灯模式、晴天模式、闪光灯模式、手动调节色温等模式,如果发现拍出来的照片颜色不对,可以尝试在相机里面调整对应的白平衡参数。例如:在白天拍风景的时候把白平衡调整到日光模式。

总结

以上就是简单对人事物拍摄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其实最简单朴素的技巧就是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只有按了足够多的快门,就掌握了足够的技巧。夏天来了,树木茂盛,花也开了,希望大家都能陪着孩子、父母、爱人、男女朋友、闺蜜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

最后推荐3个北京摄影好看的场景。
1、故宫的红墙。
故宫很多很空旷的红墙,配上温暖的阳光和桑老的树木,拍出来的照片很有质感。
摄影摄像.013.jpeg

2、将府公园。
早年郭碧婷曾在将府公园拍过照片,还发到了微博上。将府公园内有一条废弃的铁路,而且树很多,人比较少,春夏拍出来的照片满满的绿色植被,特别舒服。
摄影摄像.014.jpeg

3、松美术馆。
摄影摄像.01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