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么?
事实是什么?
如何行动?
读书《原则》.我的历程,记录总结:
「1949-1967年」探险召唤
**
作者1949年出生在长岛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社区家庭中,父亲是一名职业爵士乐手,母亲是标准的家庭主妇。小的时候和大多数小男孩一样,喜欢踢足球、打篮球,稍大后喜欢追女生,早期的枯燥教育没有让他产生兴趣,加上是家里的独子被母亲宠爱,学习成绩较差。
基因决定了自身的优缺点:机械记忆能力差,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指示。同时好奇心很强,喜欢把事情弄清楚。遇到不喜欢做的事时他会抗拒,而当乐于做什么事时,又什么都阻挡不了。
从8岁起,在没有父母鼓励下就自发地打起零工,开始送报纸,给别人家的车道铲雪,做球童,在餐馆擦桌子、洗碗碟,在百货商店做理货员。幼年期就有了这些工作,并有了一些可以独立支配的钱,更得到很多宝贵经验,这些是无法通过上学和玩耍学到的。
年轻时正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处于极盛期:经济占全球的40%,美元是全球货币,又是军事大国。大环境下,所有人都豪情万丈,要实现伟大和高尚目标。这些促使作者肩负上在一切方面快速进步的使命。
书中作者第一次讲述到内心想要的:
“我一直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为赢得奖赏而甘愿冒险—-不仅是在市场上,而是几乎所有方面。同时,与失败比起来,我对乏味和平庸的恐惧要严重得多。对我而言,很好的事情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_
在16岁时,他发现了一件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探索市场。
他描述这个过程叫探险召唤。
这个成长过程属于作者在幼年受时空、家庭、文化、环境的塑造过程。
「1967-1979年」跨越门槛
**
书中作者记录了,带着基于自身经历以及周围人影响而形成的偏见。1967年开始经历了成长以来第一次市场大幅波动,经济变差,社会情绪恶化后认识到:股价反映了人们的预期,所以实际结果比预期好时,股价上涨;当实际结果比预期差时,股价下跌。而大多数人会因为近期的经验而产生偏见。
在长岛大学C.W.波斯特读书时,开始拥有独立性的离家生活。也因为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开始喜欢大学。
对市场感兴趣的作者,在大学了主修金融学。同时坚持通过学习冥想,拥有了平静的开放思维。对市场和交易的好奇推动着持续的成长变化,开始在市场上用自己的思维开始交易,并学着了解。
美元和黄金脱钩后,目睹了政府和总统的言行,从中学会了,当政府决策者承诺他们不回允许货币贬值发生,不要相信他们,他们越是坚决地做出这样的承诺,局势也许越严重,因而货币贬值即将发生的概率也越大。美元和黄金脱钩并贬值,之后股市大涨是他当时完全没有预见的,这在以前都发生过,而且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使这一的事态发展成必然。作者这里传达了很重要的一个常见的逻辑偏差:“之所以未能预见到,是人们往往会对出生以来未曾发生过的而之前发生过很多次的事情感到惊奇。最好弄明白其他时间、其他地点、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事,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不知道这些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将不知道如何应对”。
1971年秋天,入学哈佛大学商学院,接受到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师发放真实的案例研究,让学生进行阅读与分析。然后学习者分成小组自由讨论,让自己的视角和案例中的视角放置在一起后进行推演学习。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是“情景再现”:以前,几乎所有事情都以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不断发生过。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事情正在重演,并理解背后的因果关系,对于在参与中的人依然是困难的。回头来看,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必然的和符合逻辑的,但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就绝不是那么清晰明了。
政治和经济交织在一起,通常经济因素先起作用。恶性循环导致人们变的悲观,于是人们卖掉股票,股市继续下跌。情况并不会变的特别糟糕,当时所有人都担心会这样,人们的共识是错误的。当人们极度悲观时,他们就廉价甩卖,价格通常会变得非常低,同时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改善经济形势。
学习了很多理论和案例后,在市场上尝试做股票及期货交易摸索。期间结婚生子,因疯狂而离职并创办桥水,一边用自己的账户交易,一边和朋友一起帮客户交易。
设计机械化的市场模型,把复杂的系统设想,发现其内部的因果关系,把处理这些因果关系的原则输入计算机,从而让计算机“决策”。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定的:总是存在会给你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即使在看起来最安全的也如此。这些教训改了作者做决定的方式。犯过许多其他错误后,彻底改变了行为方式,就像程序代码一样,修订完善后循环执行。
赚钱很好,但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要比赚钱好得多。有意义的工作是指一项可以全身心投入的使命;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指既深深关心对方,对方也深深关系自己。
想想:把赚钱作为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金钱并没有固有价值,金钱的价值来自他能买到的东西,但金钱并不能买到一切。更聪明的做法是,先确定真正想要什么,真正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想想为得到这些目标需要做什么。金钱只是人需要的东西之一,但当已经拥有了实现真正想要的东西所需的金钱时,金钱就不再是唯一需要的东西,也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1979-1982年」低谷
**
通过目睹好友邦克(当时全球首富)在看到债务危机和通胀风险后把财富转移到白银市场,最终在1980年3月银价暴跌后破产。从中记住一个永不磨灭的教训:时机就是一切。在对未来的期待与真正发生的情况不符时,你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巨大的机会还是灾难性的错误。
每个人的在当下做出的判断都属于滞后判断,而市场是由人和机构组成的。用滞后判断指导了投资决策,而让作者经历人生低谷,桥水的员工只剩下一人,他面临了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之一。
为克服顽固难治的投资问题,作者找到一种方法。
1、过度自信,并放纵自己被情绪左右。无论知道多少东西,无论多么勤奋,都不能自信地做出绝对的断言。
2、再次领会到研究历史的价值。当时发生的不过是“就是重演”。
3、把握市场的时机是多么困难。即便估计足够可靠,从下注到估计变成现实(如果真的会发生),其间会发生太多事情。
凝视到这些失败后,客观地看待自己,并做出改变。
想象一下,为了美好的生活,必须穿越一片危险的丛林。可以安全地留在原地,过着普通生活;也可以冒险穿越丛林,过着绝妙的生活。如何对待这一选择?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出的一个选择。
作者在当时一败涂地之后,内心还是依然选择追求伴随着种种风险的精彩生活。因此问题是如何“穿越这片危险的丛林”而不再途中被杀死。
并为自己总结了能够成功的唯一途径:
1、找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
2、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由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
3、逐步归纳永恒和普适的原则,对其进行测试,将其系统化。
4、通过平衡风险来保持较大的回报,并降低下行波动。
这样执行后,逐渐发现,人们的最大缺点与其最大优点互为正反面。例如,一些人倾向于过度冒险,而其他人的风险规避性过强;一些人过度注重细节,而其他人的思维过于宏观。大多数人都是在某个方面过度,而在另一方面不足。通常遵循自己的自然秉性做事时,可能考虑不到自身的弱点,这将导致失败。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怎么做。成功的人改变他们的做法,这是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不成功的人不会这样做。需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只有能承认甚至接受自身的弱点时,才能做出对自身有益的改变。
「1983-1994年」试炼
**
经历低谷后,不再对自己的大脑过于自信。作者引用的一句话:“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吃了足够多的碎玻璃,懂得了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如何针对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回应。
每当在市场上开始一笔交易,就会把自己用来做决策的标准写下来。然后,每当结束一笔交易,都会回顾那些标准的效果。然后开始用计算机模拟把那些标准转化成算法,然后用这些算法计算历史数据,检测吧算法运用到历史交易中的效果。利用最久远的历史数据(通常超过一个世纪)检测设定的系统。然后通过得到的教益,引导改进辨准,使之成为永恒和普适的标准。
在同时“思考”很多因素方面,计算机比大脑有效很多,而且计算机做起来更精确、更快、更不易受情绪干扰,并且计算的记忆力高超,能更好地把自己的知识和团队的知识积累起来。
剧烈的市场动荡塑造了作者,以及看待生活和投资的方式。从早期的失败经历中,懂得了不管我在进行押注时多么有信心,依然可能是错的,而要降低风险又不降低收益,合理的多样化是关键。
在不断发错误,但错误都在预期范围之内。而后会尽最大可能利用错误,因为这已经养成了习惯,把错误看作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这个逻辑循环一直改进。
同时,用一套程序确保问题会摆在桌面上,同时确保问题根源会得到剖析,这样才能实现持续改进。把问题和分歧摆到桌面上的文化造成了很多不适和冲突,尤其是在深入探讨人们的弱点时。
必须从两种看上去都极为重要但彼此不相容的选项中作出抉择时,需要耐心思考如何尽最大可能兼顾二者。几乎总有一条道路时存在但还没有找到的,所以应该努力寻找直到找到,而不是凑合着接受那个看起来明显的选择。
1、把真实想法摆在桌面上;
2、存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歧,但人们愿意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更改观点;
3、如果分歧依然存在,拥有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决策方式(如投票或者拥有清晰的权威),以便能够不带情绪地分歧留在身后。
作者在和神经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交流。总结: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两部分—-层次较高的逻辑部分与层次较低的情绪部分。作者称之为“两个你”。他们会争夺对于一个人的控制权。管理这一冲突的方式,时行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大脑的逻辑部分可以轻易理解了解自身弱点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克服弱点的第一步),但大脑的情绪部分通常讨厌这么做。
「1995-2010年」终极恩惠
**
作者探险的市场,经历了试炼过程,利用计算机和算法持续改进,使其不必再盯着市场的实时变动,可以从更高层面思考问题,从而创造出新颖的、有创意的联系,为客户进行创新。
其中作者认识到,如果管理者不知道员工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就不知道员工将如何处理不同的情况,就像一个工程领队不知道他的设备将如何工作一样。在这一深刻认识的引导下,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心理测试了解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
作者讲述了一个关于他的儿子保罗的故事:
从纽约大学的帝势电影学院毕业后,保罗去了洛杉矶工作。到了之后,他要找一个公寓,所以暂时住在酒店里。有一天他走到酒店前台,把人家的计算机给砸了。保罗被捕入狱,并遭到狱警痛打。最终,他被诊断患有双相障碍,被释放后交由我监管,并被一架医院的精神病房接收。
作者和保罗、芭芭拉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反复折腾,保罗时而出现极度的躁狂,时而陷入极深的抑郁,在复杂的医疗系统里来回奔波,并与当时执业的一些最聪明、最有同情心的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和神经科学家讨论。痛苦和迫切的压力最能激发人的学习动力,而我正在承受这样的压力。有时作者觉得保罗好像正在悬崖边摇荡,快要跌下去了,而只能用手抱着他。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坚持。作者频繁和看护保罗的人交流,以便弄清楚他的状况,以及应该怎么办。由于保罗得到的帮助和他自己的优秀个性,他度过了这场磨炼,而且这段经历让他变得更优秀了,因为他培养出了一些他过去没有但很需要的优点。保罗曾经很野,深更半夜才回家,做事一团糟,吸大麻、喝酒,但他现在老老实实地吃药、冥想,早早上床睡觉,拒绝毒品和酒精。他曾经充满了创造力,但缺乏自律,而现在他两方面都做得很好。最终,他比过去更有创造力了,快乐地不如婚姻生活,养育了两个儿子,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电影制作人,并投身于帮助双相障碍患者的事业。
保罗在自己患有双相障碍这件事上极度透明,而他在自己患有此病的同事仍然帮助其他人,这些都给作者以启示。他饱受欢迎的第一部剧情片《触火之恋》,让许多生活可能被双相障碍毁掉的人既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前行道路。
这段走出地狱的历程,让作者对人们看待事物是如何不同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了解到,他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例如保罗躁狂和抑郁的交替,是因为他大脑中的多巴胺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分泌不稳定,所以控制这些化学物质,控制影响其分泌的活动和刺激因素,就可以改变保罗的状态。他了解到,富有创造性的天才和疯子可能只有一步之隔,能给人带来洞察力的化学反应也能造成扭曲,而一个人被自己的大脑困住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当保罗处在“疯狂”状态时,他总是相信自己不合逻辑的说话,无论这些说法在别人听来是多么奇怪。尽管这在双相障碍患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极端,作者在几乎所有人身上都能看到过类似的迹象。作者学到了,人们可以控制大脑的运行,以带来比过去好得多的结果。
「2011-2015年」回报恩惠
**
认识塑造者,他们有很多共性,都是独立思考者,不会让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妨碍自己追求大胆的目标。对于事情应该怎么做,他们在头脑里有十分坚定的规划,同时又始终愿意在现实中检验这些头脑规则,调整做法,从而使规划效果变得更好。他们都极为坚韧,因为相对于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的痛苦而言,他们实现梦想的决心更强烈。他们关于未来的视野要比多数人宽广,或者他们自己就有这样的视野,或者他们善于从能看到更多东西的人那里学习。他们都能同时看到大图景和小细节(以及中间的层次),并能综合在不同层次上总结的观点,而大多数人通常是见此不见彼。创造性、系统性、现实性在他们身上合二为一。他们及时坚决的又是开明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对变现一般的手下不能容忍,同时想给世界带来巨大、有益的影响。
经历了深渊才会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