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980年,市场大潮平稳涨落,债务、通胀率与增长率也随之涨落。宏观市场波动的幅度一次比一大,尤其是在1971年金本位制结束之后。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三次这样的宏观波动。第一次发生于1971年,是美元贬值的结果。第二次发生于1974-1975年,在此期间通胀率上升到了“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收紧了货币供应,利率攀升到创纪录的高水平,从而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股市下跌和经济下滑。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宏观波动发生于1979-1982年,也是自1929-193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市场涨落之一:利率和通胀率先是猛涨,然后猛跌;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外汇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动荡的是时期之一:失业率达到了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无论是对于全球经济、各个市场,还是我本人而言,这都是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

    1978-1980年(与1970-1971年和1974-1975年一样),不同市场开始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因为它们更多地
    受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长速度波动的影响,而不是受各自内部供求平衡变化的影响。伊朗巴列维王朝倾覆后,石油危机爆发,加剧了这些宏观变化。石油市场的这种波动性催生了史上最早的石油期货合同,这给了我交易的机会(当时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市场也都已经存在了,而我对这些市场均有所涉猎)。

    因为所以市场都由这些因素驱动,所以我一头扎进对宏观经济和历史数据(尤其是利率数据和外汇数据)的研究中,以增进我对发生作用的“机器”的认识。当1979年通胀率开始上升时,我觉察到美联储可能采取行动收紧货币供应。1979年,通胀已经明显失控,吉米.卡特总统任命保罗.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几个月后,沃尔克宣布美联储将把货币供应增速限定为5.5%。根据我当时的计算,5.5%的货币增速将打破恶性通胀,但也将扼制经济和各个市场,并有可能造成一场灾难性的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