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于创意择优需要按照以达成共识的原则来操作,并且应当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平等的讨论,而不是简单地服从CEO及副手给出的不容置疑且随心所欲的命令。领导者不应凌驾于原则之上,他们影视经过评价、遴选而确定的,如果需要的话,还呢个基于规则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被替换掉,其地位与机构里的其他人相比没有差别。与其他人一样,他们的强项和弱点都被考虑在内。这时,搜集关于所有人的客观数据至关重要。而你还需要适宜的工具把数据转换成大家认同的决策。进一步,通过这些工具,人和系统作为一种共生关系可以相互促进。
a.**为了促进真正的行为改变,必须内化学习或养成习惯。**幸亏有技术的存在,使得内化学习在今天变得比以书本为载体的过去更加容易。别误解我,书是一项强大的发明。约翰内斯.古腾堡的印刷所让知识扩散变得容易,是人们可以相互学习长进。但是,经验学习具有更强大的力量。既然科技使得经验/虚拟学习变得如此简单,我相信我们即将面临一次新的学习方式和质量的提升,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古腾堡当年的贡献。
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桥水努力推行内化学习,我们的做法已经过了很多的演变。由于每次会议我们都录音、录像,我们能够制作一些虚拟案例教学,便于让每个人都参与讨论而不必实际出席会议。人们能感受到会议的氛围,然后暂停案例介绍,问他们对正在讨论的问题有什么想法。在有些情况下,他们在观看讨论的过程中就实时提供了反馈意见。他们的意见也被记录下来,并通过专家系统与其他人的意见进行比较,使我们都更加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这个信息,我们能够让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与其思维方式更加契合。
这仅是我们制作用于帮助人们学习和实践原则的一系列工具和计划中的一个例子。
b.**利用工具搜集数据,经过处理形成结论和行动。**设想一下公司里几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能以数据形式记录下来,你可以设计一些算法引导计算机运行,就像指导别人工作一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你的方式加以运用。通过这种方式,你和代表你的计算机就可以记录每个人的信息,观察所有人的行为,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如果GPS,掌握了所有的交通规则和路线,为你提供导航服务。你不必要求大家必须遵循计算机的指导,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要求。一般而言,系统的作用就像一个教练。教练要了解队员的情况,搜集关于队员行为的数据,当队员表现很好或表现不佳,就成为有用信息,可作为完善下一步工作的参考。因为每个人都了解算法背后的思想,大家就能对其逻辑性、公平性进行评估,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
c.**把原则阐述清楚,运用各种工具和行为准则来推进实施,形成信任、公平的氛围,使任何结论都可以通过跟踪其背后的逻辑和数据来加以评估。**一些被判定为低效的员工会为自己辩解,认为判断有误,这种情况在所有机构都很常见。此时,运用基于数据和规则,标准明确的系统,就可以让辩解者哑口无言,展示系统的公平性。尽管系统不可能做到完美,但与大权在握的个人用强权进行不甚具体、不太公平的决策相比,他毕竟降低了判断的随意性,也更容易检验出判断是否存在偏见。我心目中理想的情况是,建立这样一个程序,每个人都可以为正确决策提供一些标准,再合理指定一些(具有可信度的)人对这些建议的标准进行评估和选取。如果人们能再开放心态与果断决策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明白他们是否在某些决策上具有可信度,那么针对员工评价和管理标准进行的公开讨论,将会发挥强大的作用,能够促进创意择优的形成和深化。
我们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还比较初级,尚在努力进行完善,以使我们的员工管理系统能像投资管理系统一样高效运转。
我们运用基于实证的方法对员工进行了解、指导、筛选的系统,尽管并不完美,但比很多机构那些随意、主观的管理系统要有效的多。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演进,很多机构都会被迫转向把人的思想和计算机智能很好结合的系统,以便把工作原则形成算法,大幅提升决策的质量。
在附录部分,我详细描述了一些创意择优提供支撑并强化员工一致实施的工具和行为准则。这些工具的推出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员工的状态;(2)分享员工的状态信息;(3)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方案;(4)提供具体情况下的指导和监督;(5)帮助管理者基于员工的能力和工作要求,在用人上各尽其才,或者解聘员工。
你的公司若要推行创意择优,你不一定也要使用与桥水一样的工具和行为准则,但是你应想办法在公司推行该机制所需的内化学习。桥水的方法已经发展演进了很久,而你的方法不必过于花哨或太强调自动化。例如,设计一张表格或一个模版,指导公司员工按所要求的步骤来管理工作或执行程序,产生的效果就会优于靠员工自己硬记或推算出的效果。
怎样使用工具和行为准则由你自己决定。我在这里想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说它们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