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位家里父辈讲过,「能成大事者,无非能把大事做小,小事做好罢」。
    而达到这两者,需要两种能力:一、将大事切割成若干小事;二、如何判断什么叫小事(自己有把握做好的事)——也就是郭敬明提到的,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
    第一个能力,实践下来,通常运用的就是结构化思维。把事情结构化的好处就像是船舱隔断一样,将每件小事独立出来。一来每件事情都容易了很多,提高了整体结果的成功率;二来即使某件小事失败了,也不影响其他事情的进展,类似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概念。

    image.png
    为了防止船舱进水,模仿竹子做的隔断

    虽然结构化思维有诸多益处,但设计师却都不怎么重视。结构化思维在职场上几乎是一个必备的基础思维。但由于设计师从事创作型工作,谈的更多是散发、创意、开放式的思维。结构化思维很少被提起——似乎它是个不值得一提,或与创意风马牛不相及的理工科思维。
    但我却常常遇见设计师因为缺乏结构化,导致的种种不堪。最简单便是汇报问题,因为不懂快速把事情说清楚,领导总回复再改改,再试试。而设计师不检讨自身的表达问题,却认为是对方不懂设计。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一次面试。对方给出的作品集中的概念设计异常精彩。而为了继续探讨落地时的经验,我会习惯性提出看看APP上线的效果。奇怪的是,APP却与概念稿完全不一样,非常粗糙,见不到一丝概念稿的影子。对方解释到,因为概念稿比较超前,开发能力有限,所以实现有难度,排期一延再延。
    我问,是否有哪些是开发实现起来不难的,可以先行实现?对方不清楚。再问是否能再做一份可以落地的,不那么超前的设计?对方说,没必要在设计时考虑那么多开发的问题。我感到非常可惜——如此概念设计,本来可以一步步帮产品升级体验的。

    为什么需要结构化思维
    可以来玩一个游戏。记住以下的数字。快速告诉一个朋友,让他算出这些数字的总和。思考,如何让算出时间更短。
    设计元思维:结构化思维 - 图2
    既然如此,我们会如何表达呢?快速说?貌似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对方也更容易记不住。有些人可能会用将这些数字分组。这里就用了结构化的一种做法:
    设计元思维:结构化思维 - 图3
    还有更优的结构,比如…这种:
    设计元思维:结构化思维 - 图4
    甚至对应表达也会变成,请快速算出1到9的总和。如果我碰巧遇到一位数学记忆高手,他会直接告诉我,45。
    所以这就是结构化的优势。结构化利用的是,大脑处理信息时候的两大规律 :

    • 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会让大脑负荷过大。
    • 容易记忆重复有规律的信息 。

    总结:大脑短时间处理不了太多零散而无规律的信息。
    工作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跟这两大规律相关的问题。比如:

    • 一直想要开口,却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
    • 我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但老板(合作伙伴、客户)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觉得我还没想清楚。

    可以预见的结果是:我们通常会捶足顿胸,要不怨对方业务理解力差、不识人才;要不怨自己表达能力差,明明有很多见解,为什么就是说不清楚?
    我们往往会以为是表达问题。但根本原因是,想法本身就不清楚。因为思路非常清晰的人,很少有表达不清晰的——表达就是思路的一部分。只有我们将信息结构化,自我梳理验证一遍信息的正确与否,表达出来才能让人信服。比如举个例子:
    image.png
    经过结构优化过的汇报
    我会觉得第二种表达的人,自己是想清楚了的,所以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后续的行动。第一种只是把事情讲出来,是否正确他不清楚,所以交给我帮他验证是否正确。


    结构化思维的价值
    结构化思维的价值主要有4个:

    • 更全面更系统的思考,避免思维盲点。
    •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对方理解与记忆。
    • 方便讨论提取重点,让真理越辩越明。
    • 容易复盘,自我改进观点。

    可喜的是,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科学技能。与骑单车、游泳、语言类似:

    • 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习得。
    • 伴随人生一辈子。
    • 越早学会越好。

    如果说按价值大小和可培养度来划分的话,结构化思维属于价值大,而最容易培养的一类。
    image.png

    结构化思维的三个方法
    结构化思维通常有框架法(自上而下)、归类法(自下而上)、线索法(故事维度)三类方法。

    框架法(自上而下)
    框架法要求我们先思考一个框架,然后将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框架里。
    比如我们讨论问题时就可以用自上而下的结构:

    1. 抛主题:我们的任务有什么背景,要达成什么目标?
    2. 定框架:为了达成目标,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问题范围和分类逻辑是什么(满足MECE原则[1])?
    3. 讲论点:这些问题的事实、逻辑、方案、优劣是什么?

    image.png
    框架法适用的场景是,上下层信息完整,专业能力足够的领域——即你的熟悉领域。
    框架法的价值是,让议题全面、理性、可供讨论:

    • 一般缺乏结构化,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主观,拍脑袋的。
    • 容易有遗漏被忽略的地方,而且因为大家都不清楚结构,日后很难被发觉。
    • 而且因为有了结构,我们不会过度去纠结结论,而是不停考察框架、事实与逻辑是否正确。

    日常可以操练框架法,比如:你会如何安排你本周的工作?
    但有时会出现超越自己领域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当前所处的宏观大环境?」、「未来体验设计的趋势是什么?」,这时框架法就不适用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归类法。

    归类法(自下而上)
    归类法要求我们在不清楚用什么大框架时,先把自己知道的事实收集归类一下。这里一共有三个步骤:

    1. 收集事实:事实必须是客观,可证伪的。
    2. 事实归类:按某种规律分类(MECE原则)。
    3. 讨论事实:继续补充新增的事实,讨论归类是否能满足事实。

    image.png
    归类法适用的场景是,仅拥有部分信息,专业能力尚无的领域——即你的陌生领域。
    归类法的价值是,不追求一步到位的正确,而是快速从零开始,一步步迭代并接近正确。
    日常可以操练归类法,比如:HR每天做的工作有哪些?
    但不管是框架法或归类法,都需要有段时间来整理和思考,如何解决突然被问,由需要快速回答一类临场发挥的问题呢?这时就需要线索法了。

    线索法(自然维度)
    线索法要求我们在突发情况时快速,先不管框架如何,先快速把自己拥有的信息按某个人们能理解的自然维度讲出来。通常来说有三个步骤:

    • 确定线索:先快速确认按自然维度,符合发展规律的一种线索,比如时间、位置、体积等;
    • 围绕线索:按这种线索分类(满足MECE原则)。
    • 展开话题:依次在每个类别里,对话题进行诠释。

    比如「如何看待抖音与微视的竞争?」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快速选用时间这个线索,按每1年作为划分,分3年前、2年前、1年前、现在和未来一年来分别阐述。
    image.png
    线索法适用的场景是,临场发挥,或沟通时要求快速反应的时候。
    线索法的价值是因为线索是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所以比较容易被接受,也容易引发受众的同理心。所以也常常被设计师所运用。Story Tell [2] 便是线索法的一个变形,用于讲述设计方案,或者设计师自我验证体验的可用性。
    日常可以操练归类法,比如: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陈记
    结构化思维作为底层最基本的一种思维,日常训练有一些方法。
    首先是积累一些通用的结构。在聊天时随时随地累积,比如时钟法、环球法、三角法等。
    另外在口头沟通训练。不管是开会、聊天或谈判。
    最后是写作时训练。可以是邮件,会议材料或项目总结。
    当结构化思维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人也会变得开放,不再拘泥于结论,沟通会更吸收大家的长处,更倾向与大家讨论架构、流程、规则(逻辑)。


    [1] MECE原则。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2] Story Tell 叙事设计。设计不单单是在形式上找到一种新颖,而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也指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设计,以便在讲述过程中,引入听众的同理心,更容易发现体验的机会点与盲点。

    原文作者: 青年老陈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