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后台管理系统是一种管理工具,用来帮助企业高效、稳定的管理、运营、协作,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因此,在产品体验上更强调效率和理性。
界面色彩设计要遵循这个目标,为产品传达信息做好服务,视觉效果上保证界面整体风格协调、符合审美标准即可。过于花哨的界面,虽然让用户可以眼前一亮,但会影响细节信息的识别,最终走向“审美疲劳”。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色彩体系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1. 色彩分类
  2. 构建色彩体系
  3. 色彩应用

#01 色彩分类

不同于C端产品的运营、营销场景,要求设计的多样性,紧跟设计流行趋势。B端需要相对稳定的色彩体系,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设计的高效可控。
色彩和布局、字体都是底层的全局样式,因此需要适配各种应用场景和组件设计。纵观各个大厂的设计系统,通常会将色彩划分为4种类型。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1

1、主色

主色是产品最核心的颜色,使用频率最高,可以说是构成产品风格的关键要素。常用于突出信息、引导操作、功能状态表达等。
中后台管理系统的主色通常首选品牌色,可以更好地传递品牌价值,构建统一的界面风格。例如TDesign 以腾讯蓝(Tencent Blue)作为主色;公众号管理后台采用的是“微信绿”,飞书后台管理系统采用“蓝绿”品牌色。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2
图片来自TDesign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牌色都可以用作主色。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工具类产品的属性比较强,更强调产品的科技感、稳定性,需要帮助用户沉浸式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以蓝色为代表的冷色系应用更多。
而过多的暖色调则会让人兴奋,应用相对较少。例如阿里云在框架层面、概览信息中采用了品牌橙色作为主色,功能页面还是以蓝色为主。华为云只是将品牌红色用在了主按钮上,其他内容配色仍然选用蓝色。

2、功能色

B端产品还需要借助色彩,向用户反馈操作结果、系统状态等信息。最典型的就是成功、失败、提示/警告、错误、链接等,这些都属于功能色。
功能色系需要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例如一般都是以绿色代表正常或者成功、橙色为警告、红色为错误、蓝色作为链接。用户不需要阅读文字信息,就能直观地了解信息背后的状态。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3
图片来自TDesign

3、中性色

中性色主要是黑白灰三种颜色,由于没有冷暖,也没有色相,又称为无彩色系。常用于文字、背景、图标、边框和分割线等元素。
中性色非常重要,在页面中应用最多。由于是无彩色系,只要控制得当,可以大面积使用,不会增加界面的信息负担,反而有利于形成内容层次和区域划分,让界面更加有序,内容结构更加清晰,还不会影响界面风格。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4
图片来自TDesign

当然中性色使用时,需要有比较明确的色彩对比关系,否则可能模糊一团,影响信息的可读性。

另外在某些场景下,中性色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品牌色,让中性色带有品牌倾向。在TDesign中,将品牌色的混合比例定为 20%。
品牌中性色的计算公式如下:
Average(r,g,b) = 0.2(r1,g1,b1) + 0.8(r2,g2,b2)

4、扩展色

在B端产品中,还会有更多颜色需求的场景,例如数据可视化、插画等场景中。为了保证界面的协调,扩展色可以由主色或者功能色扩展而成,主要考虑页面整体风格的美感和用户体验。

#02 构建色彩体系

在确定基础颜色后,需要通过灰度或者透明度,衍生形成色彩体系,满足各种场景的颜色需求。这就需要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理论。

1、HSB色彩空间

我们最开始学习色彩的时候,必然会提到三原色的概念。
光学三原色(RGB):红、绿、蓝。三原色混合后,组成显示屏显示颜色,三原色同时相加为白色。RGB是从颜色发光的原理来设定的,当它们的光相互叠合的时候,色彩相混,而亮度却等于两者亮度之总和,越混合亮度越高,即加法混合。
当三色灰度数值相同时,产生不同灰度值的灰色调,即三色灰度都为0时,是最暗的黑色调;三色灰度都为255时,是最亮的白色调。
在设计调色时,RGB模式并不好用,我们优先选择更容易理解的HSB模式,也就是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明度(Brightness),通过这三个维度更便于色彩调整。

1)色相(Hue)

色调就是颜色在色轮的位置,标准色轮是0-360°的圆环。在日常使用时,色相用颜色名称标识,比如红、绿或橙色等等,黑色和白色无色相。

2)饱和度(Saturation)

饱和度可以理解为颜色的强度或纯度,表示色相中灰色成分所占的比例。通常以“%” 来表示,范围是0%~100%。饱和度越高,颜色更加鲜艳;饱和度越低,颜色就会越灰暗。

3)明度(Brightness)

明度是颜色的明暗程度,通常也是以0%(黑色)~100%(白色)来度量。
将这3个维度集合起来,可以搭建出HSB色彩空间。调整3个参数,就可以选择我们想要的颜色。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5
不过在Figma、Sketch、Photoshop这些绘图软件中,色彩面板都是以平面的方式出现的,并且增加了透明度参数,形成更容易调节的HSVA色彩空间。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6

2、搭建色板

确定好基础色后,可以通过HSVA模型生成一系列的色板。包括2种方法:

1)透明度调整法

可以设定一系列的透明度系数得到浅色梯度,或者叠加黑色透明度得到深色梯度,借助吸色工具就可以得到对应的色值,最后根据视觉效果微调即可。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7

2)饱和度/明度参数调整

在保证色相数值不动的情况下,直接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浅色系一般是要降低饱和度,提高明度。而深色系则需要降低明度,根据视觉效果调整饱和度。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8
除了设计师自定义之外,有些设计系统还提供了算法工具,自动生成色彩梯度。
例如Ant Design、Acrodesign都提供了色板生成工具。并且Ant Design 还提供了主色参数建议:饱和度和明度不低于70。
Ant Design色板工具地址:
https://ant.design/docs/spec/colors-cn
Acrodesign色板工具地址:
https://arco.design/palette/list

#03 色彩应用

一旦建立了色彩体系,正常情况下,选择规范颜色就可以了。不过由于设计规范中,我们定义的色值默认是应用在白色背景中的。
实际使用时,字体或者图标应用的背景色会比较复杂,例如背景色可能是不同色阶的主色、功能色,或者带有遮罩层的场景中。不同的背景色会对视觉显示产生影响。但是我们又无法穷尽定义所有可能性,这样既增加了设计师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开发的工作量。
为了满足这些场景的色彩需求,除了固定色值的方式,还可以增加透明度梯度。让内容可以与背景色融合,带给用户更好的阅读和视觉体验。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9图片来自Ant Design

写在最后

归根到底,色彩规范只是为了让设计更有章法和依据。B端产品界面设计,还是需要谨慎克制,要在规范内合理使用色彩,**善于利用色彩清晰区分和传达信息,引导操作,不要让色彩成为了界面的干扰因素。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XcVUDSzn_xtTpoqBqGuhg
转载时间:2022.7.5


————-
————-

设计师需要了解什么是WCAG色彩对比度

这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
最近在学习大厂设计系统时,发现了WCAG标准。这个概念之前也听说过,但是没怎么当回事儿,这次沉下心来了解了一番,发现里面包含了不少科学的方法。我觉得B端设计师还是有必要了解下这块内容。

#01 什么是WCAG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Web内容无障碍指南)是业界公认的指导标准,简称WCAG标准。其目标是为满足国际个人、组织和政府需求的 Web 内容可访问性提供单一共享标准。2018年6月发布了2.1版本,并成为W3C推荐标准。WCAG 2.2 草案计划于 2022 年 9 月完成。

1、4项原则

WCAG解释了如何让残障人士更容易访问 Web 内容。该标准有 12-13 条准则,分为4 项原则:

  • Perceivable(可感知)

信息和用户界面组件必须以用户可以感知的方式呈现,用户必须能够感知所呈现的信息(不能对他们的所有感官都不见)

  • Operable(可操作)

用户界面组件和导航必须是可操作的。用户必须能够操作界面(界面不能要求用户无法执行的交互)

  • Understandable(可理解)

必须让用户能够理解信息以及用户界面的操作(内容或操作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

  • Robust(稳定耐用)

内容必须足够强的适应性,可以兼容包括辅助技术在内的各种用户工具。不管技术的进步,还是用户工具升级,内容都应该保持可访问性。

2、成功标准

WCAG是面向残障人士的,包含了视力、听力、运动和智力等诸多方面的标准条例。但是符合该指南的产品必然有助于用户体验的提升。每条准则都有可测试的成功标准,分为三个级别:A(最低),AA,AAA级(最高)。
我们在B端产品设计中,可以参考颜色对比度的无障碍标准,提升界面信息的易读性。
产品设计阶段和实际的使用场景还是有差异的,同一个颜色在不同终端设备受到色域、分辨率等影响,显示效果也不相同。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与设计师的办公环境也可能有很大不同。如果用户存在视觉障碍,对设计的要求将会更加苛刻。

#02 颜色对比度的无障碍标准

虽然很多可用性原则都提到易读性,但是到底该如何做呢?或许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设计师不能仅从自身出发,而需要一个相对科学的标准,去检验颜色对比度的可读性。
WCAG中就有专门的颜色对比度要求。

颜色对比度是基于亮度或发光强度,计算出来的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对比范围为1-21。通常写为 1:1 或 21:1,颜色中对比度的最大值为21:1(纯黑与纯白)。两个数字之间的比值越高,颜色的相对亮度就越大。

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要,WCAG制定了两条色彩对比度条例,对比度最低标准(AA级)和对比度增强标准(AAA级)。
AA级对比度要求如下:

  • 文本和文本图像的视觉呈现具有至少 4.5:1 的对比度
  • 大文本(加粗的14pt/普通的18pt及以上)和大文本图像的对比度至少为3:1

AAA级对比度要求更高,要求如下:

  • 文本和文本图像的视觉呈现具有至少 7:1 的对比度
  • 大文本(加粗的14pt/普通的18pt及以上)和大文本图像的对比度至少为4.5:1

参考Material Design和 iOS人机交互规范,基本都是以满足AA级标准为主。特殊情况下要求满足AAA级标准。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10

当然上述的两条标准并不是对所有页面文本信息的要求。以下情况的文本,并无最低对比度限制:


1. 未激活的(inactive)用户界面组件的一部分(按钮或菜单选项)。
2. 表单字段的占位符 (placeholder) 或 ghosttext。
3. 只是纯粹的装饰。
4. 对任何人都不可见的内容。
5. 文本作为「包含其他重要视觉内容图片」的一部分。
6. 文本作为 logo 或品牌名称的一部分。

#03 颜色对比度

标准有了,我们该如何确定我们选择的颜色对比度呢?
通过阅读性能评估,色相和饱和度对可读性的影响其实很小,甚至没有。真正影响阅读体验的是颜色亮度造成的对比度。所以在WCAG标准中,颜色对比度计算公式是基于相对亮度的。
公式如下:

  • 对比度 = (L1 + 0.05)/(L2 + 0.05)「L指颜色的相对亮度」
  • 相对亮度L = 0.2126 R + 0.7152 G + 0.0722 * B其中 R, G , B 取值为:若 XsRGB <= 0.03928 则 X = XsRGB/12.92 ;否则 X = ((XsRGB+0.055)/1.055) ^ 2.4XsRGB 在此指代 RsRGB, GsRGB, 或 BsRGB,取值为 XsRGB = X8bit/255 「X8bit 指R、G、B通道各自在8位/通道下 0-255 的取值」。

这个公式很复杂,我也没怎么搞懂。在实际应用过程,设计师可以选择方便的色彩对比工具,测试对比度是否满足 WCAG标准。

工具一:WebAIM’s Color Contrast Checker

这是一款可以对比度是计算工具。只要设定好前景色、背景色,自动计算出对比度结果,并判定是否满足WCAG的标准。
地址:https://webaim.org/resources/contrastchecker/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11

工具二:Color Tool

Color Tool 是Google Material Design 提供的一款配色工具,基于WCAG标准,自动计算出黑色文本在选定背景色上的最小透明度数值。
地址:https://material.io/resources/color/#!/?view.left=0&view.right=0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12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借用Material Design的颜色对比度工具,可以得出在白色背景下,符合WCAG标准的颜色范围:

  • 大文本可以用的最浅纯灰色是#949494
  • 普通字本可以用的最浅纯灰色是#757575

B端-色彩体系 / WCAG色彩对比 - 图13
我们在做基础规范时,就要考虑到WCAG标准,将色彩控制在可用性标准之内,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阅读体验。

写在最后

B端产品设计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清晰,既要能够清楚地传递信息;还要保证界面的易读性。设计评审时,我们听到比较多的就是“界面没有层次性”。在我看来,这个层次性就是界面的整体对比度。重要信息是否突出显示,次要信息是否可读。
有些设计师在大面积白色背景上,信息整体平铺,没有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进行内容空间划分,第一眼效果就是信息的堆砌,毫无层次感。加之文本用色的随意性,最终导致页面就是“惨白一片”。
所以设计师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修正自我的认知偏差,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的成长和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