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今日科苑》2021年第2期
作者: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情报库 智库 RAND 知识管理 组织结构 矩阵式管理 多元化建设 旋转门机制 成果质量把控 成果推销机制
引言
智库是可针对国内和国际问题开展政策性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使决策者和公众能够就公共政策做出明智的决策的机构。智库可为附属或者独立机构,以常设机构而非特别委员会形式建立。这些机构通常作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国家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以其独立声音服务于公众利益,将应用和基础研究转换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所可理解的、可靠的、可接受的话语体系[1]。
科技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科技智库是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科技发展走势,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判,提出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2]。James McGann将科技智库的内涵概括为:在创新、远程通信、能源、气候、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创新型研究和战略分析的组织[3]。从职能上看,科技智库是以科技战略政策研究为主要职能,以科技战略政策决策咨询为主要功能的专业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4],并且具有研究领域跨界化、研究技术体系化、组织模式网络化的发展趋势[5]。
兰德公司概况
兰德公司始源于1946年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独家资助的一个名为“兰德计划”(Project RAND)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妮卡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究与发展部负责。1948年5月14日,道格拉斯研究发展部成为独立实体,仍以研究与发展为名,将两个英文单词复合而成为RAND,即兰德公司。作为一家独立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兰德公司旨在促进科学、教育和慈善事业,以促进美国的公共福利和安全[6]。
与此同时,兰德公司发展了独特的风格。它将谨慎的无党派与严谨的基于事实的分析相结合,以解决社会最紧迫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德公司组建了一支独特的研究团队,他们不仅因各自的专业技能而闻名,还因致力于跨学科合作而闻名。到了20世纪60年代,兰德公司将其标志性的经验主义、无党派、独立分析模式引入到许多紧迫的国内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在后来的几年中,兰德将其重点扩展到美国以外地区,以使个人、社区和国家更安全、更有保障、更健康和更繁荣为目标。作为无党派组织,兰德公司因不受政治和商业压力的影响而受到广泛尊重。兰德的两大核心价值是质量和客观性。兰德公司的客户包括政府机构、基金会、高等院校、私营企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每年发布一次《全球智库指数报告》,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兰德公司在全球顶级科技政策智库榜单中均列排名第5。
兰德公司运行机制分析
治理体系
兰德公司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现任理事长为《华尔街日报》前出版商、道琼斯公司前高级副总裁Karen Elliott House,总裁办公室负责整个机构的日常管理。从表1可以看出,兰德公司理事会成员主要来自美国政界、商界、媒体和学界的知名人士,也有美国之外的人士,如瑞典前首相Carl Bildt。政界人士主要为政府和军队前高级官员,占比约为1/3,其余2/3成员主要为商界领袖、媒体人士、学界人员等。
组织结构
理事会领导下的兰德公司,整个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总裁办公室负责,研究与分析(Research and Analysis)则是兰德公司组织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
兰德公司组织结构[8]
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
多元化建设
兰德公司现有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1950名员工,包括1200名研究人员,研究人员涉及学科广泛,其中53%拥有博士学位,36%拥有硕士学位,11%拥有学士学位[9]。
兰德公司的人才来源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吸收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二是通过旋转门机制引进具有政界、商界等工作经验的人才;三是其他智库组织引进人才。
(注:“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思想界、政界和商界之间一种通畅的人员转换机制,治理美国的精英人士在智库、政府、企业之间有规律的流动,研究人员、政界名流、商界大佬的角色可以不断转换,就好比走旋转门一样。 具体到美国智库而言,往往是指学界和政界人士的身份转换。)
矩阵式管理
在人员和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上,兰德公司最主要的特征是二元矩阵式组织管理。
在人员管理上,所有研究人员都纳入全球研究人才管理库,内设不同的研究学部,研究人员根据教育和学科背景分属不同的学部,学部主任向行政副总裁汇报,负责人员的招聘、考核、提拔、培养、警告或解聘,以及学科的业务建设,同时也审查课题安排、研究进度、人员工作情况和经费开支情况。学部主任会以普通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研究项目,但不再担任研究部门的负责人,其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寻找、聘用合适的人才。目前全球研究人才管理库设有行为和政策科学部;国防和政治学部;经济学、社会学和统计学部;工程与应用科学部四个学部。
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项目,兰德公司现有国土安全运行分析中心、陆军研究部、教育与劳工部、健康研究部、国家安全研究部、空军项目、兰德社会和经济福利部共7个研究部门(中心),外加兰德欧洲和兰德澳大利亚分公司。在研究项目的运作机制上,各部门(中心)设有不同的研究项目组,项目负责人根据课题的性质和需要,去不同的学部招聘调配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集中工作,待课题结束后研究人员再回到各自的学部去按照项目重新组合,形成了内部流动的劳动力市场。项目负责人负责研究工作的进展和课题的经费管理。负责研究部门的副总裁,不仅要掌管科研经费的使用,组织协调科研活动,有时还要直接牵头进行某个重大项目的研究。各研究部门负责人直接对总裁负责,同时也要接受分管研究部门的副总裁的领导[10]。
通过二元矩阵式的组织管理,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各学部研究人员与各研究部门柔性结合,既在内部形成了流动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又能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跨学科合作优势。
成果质量把控和成果推销机制
兰德公司广泛的影响力来源于很多因素,但关键因素离不开两方面,一是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二是良好的成果推销机制。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取决于兰德公司研究成果的高标准与质量管理机制。兰德公司的每一份报告、文章、数据库和简报,在公开发表前都经过审慎的同行评审。为了确保研究工作的质量,1997年兰德公司首次制定并在内部网上发布了《高质量研究和分析标准》,根据研究人员、客户等的反馈,先后于1999、2003和2009年对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和更新[11]。
兰德公司十分重视对其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采用的方式主要有:(1)定期出版刊物及发表著作;(2)向相关部门提交或公开发布研究报告;(3)举办研究成果发布会或招待会;(4)举办研讨会、公开演讲或通过媒体发表声明;(5)出席国会听证会等等。近年来,兰德公司尤其注意突出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来加强对外宣传。近年来,陆续推出了针对智能手机用户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方便用户实时掌握其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开通了中文网站,进一步扩大了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通过上述做法,兰德公司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决策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效吸引了更多的项目及捐助。
研究方法的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库情报研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如何突破传统的研究分析方法并不断创新与发展是一个突出问题。兰德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创新研究方法,形成了兰德公司独特的情报研究方法。兰德公司还首创了许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如德尔菲法、系统分析法、模型和预测、博弈论方法、路线图、行动热点法、专家棱镜系统等。
丰富多元的数据库
兰德公司按照不同内容类别建有自己的数据库,每个类别下面又包含数十至上百的不同方面内容的数据集,部分数据库也有偿面向全球的机构和研究者开放。兰德公司还提供来自顶尖智库的超过200个社会科学统计数据库的免费或有偿订阅及使用服务[12]。
启示与建议
创新智库治理结构,构建现代科技智库治理体系
科技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智库也应该适应新形势,有创新和发展。创新智库治理结构,建立符合现代科技智库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会成员可由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专业背景的政界、学界、媒体、企业人士组成,既要避免虚置,也要避免行政化,切实发挥理事会在科技智库发展中“掌舵把方向”的作用。多数科技智库都有自己的学术委员会,要真正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学术委员会既要围绕科技智库建设,真正发挥在学术规划、学科建设、学术审议、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更要积极拓展和吸引外部资源,推动科技智库学术网络建设和外部学术交流合作。
建立我国人才“旋转门”机制,加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是我国科技智库面临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着科技智库的成果产出。目前我国科技智库人才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对政府决策过程并无实际了解,且过分强调研究人员的学历与学科背景,人员结构比较单一。建立中国科技智库的“旋转门”机制,既可以推荐科技智库的研究人员到政府部门任职,更可以吸纳具有科技政策、科技战略研究理论功底,又了解政府决策过程的战略科学家从事智库研究工作。科技智库可以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特设(特聘)岗位”,不受本部门本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以畅通科技界、学界、政界、企业、媒体等之间的人才流动,调整现有科技智库人才的单一结构,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智库人才队伍。
增强议题设置能力,提升研究成果质量
议题设置能力决定了科技智库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我国一些科技智库在开展研究时,一直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或者紧跟热点,却缺乏前瞻性和预测性研究。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智库在设置议题时,一是应当面向全球,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出发,主动聚焦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树立全球视野,议题设置应具有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二是应当面向未来,培养战略科学家,加强前瞻性和预测性议题设置。三是应当面向自身,既要关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要紧密结合科技智库自身的职责定位和特色优势,注重研究的连续性和积累性,提升研究的专业性,讲好中国故事。
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科技智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科技智库不仅要建立全流程研究项目管理机制,更要制定研究成果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成果评审机制,狠抓研究成果质量,靠“产品”说话。
树立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理念,加强数据库建设
“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大数据技术在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1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智库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科技智库研究者要改变传统的研究模式,树立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理念,面对一些复杂问题,决策者既要通过海量数据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也要对海量数据进行价值提纯,并能对多类型数据进行处理。科技智库需要根据自身使命定位,注重数据的跟踪积累,建立专题数据库。除政府部门公开的各类统计数据之外,科技智库还应注重研究领域内数据的积累和开发,加强科技智库自身的数据库建设,形成丰富多元的数据库,同时积极提供跨领域、跨机构的数据资源协同共享服务,为科技智库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基础更全面更有效的信息。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智库影响力
我国智库整体实力不断上升,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中国科技智库在全球科技治理和多边外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科技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但同时也要意识到,科技智库整体发展还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绝大多数科技智库以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研究,最终成果形式主要是科研项目的结题报告,科研项目课题报告主要是学术话语体系,与政府决策的政策话语体系存在着一定差别[14]。这也导致一部分研究成果难以直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科技智库一方面要改进当前的成果评价机制,培养熟悉学术话语体系和政策话语体系的人才,促进学术话语体系和政策话语体系良性互动,并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学术圈”,转化为可直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智库成果;另一方面,应积极畅通科技智库成果内部报送渠道,提高智库成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拓宽成果的外部传播渠道,与大众媒体加强互动交流,引领公共舆论和社会思潮,提升科技智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McGann J G. 2017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R].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8.
[2] 白春礼,发挥科研机构优势建设高端科技智库[N].光明日报,2015-01-29(2).
[3] McGann J G. 2015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R].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6.
[4] 万劲波,智库的基本属性与范畴界定[N].中国科学报,2015-12-11(2).
[5] 丁明磊,陈宝明,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智库体系的思路与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6(5):10-13.
[6] RAND Corporation. [2020-08-31]. https://www.rand.org/about/history.html.
[7] RAND Corporation. RAND Corporation Annual Report 2019[R].American.2020.
[8] RAND Corporation.[2020-08-31]. https://www.rand.org/about/organization.html.
[9] RAND Corporation.[2020-07-30]. https://www.rand.org/about/staff.html.
[10] 王继承,兰德公司人力资源“矩阵式”管理经验,中国经济时报,2012-09-07(10).
[11] RAND Corporation [EB/OL]. [2020-07-30]. https://www.rand.org/about/standards.html.
[12] RAND Corporation [EB/OL]. [2021-01-07].https://randstatestats.org/us/statistics.
[13] 夏婷,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SWOT分析[J].今日科苑,2020(10):65-72.
[14] 夏婷,科技智库需完善成果转化机制[N],经济日报,2019-06-11(13).
(原文链接)